圖片由CCTV《經濟半小時》提供
歷史鉤沉:金沙江
1935年五月,紅軍的主力部隊紅一方面軍一軍團、五軍團和三軍團大部,以及軍委縱隊、中央機關3萬人到達了金沙江畔的皎平渡,準備從這里度過金沙江。92歲的張朝滿老人當年在紅軍渡江時曾為紅軍擺過渡,他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當年紅軍渡江的情形。張朝滿說,“中午到達的,讓我們去找船。”
張朝滿老人告訴我們,這塊石頭名叫將軍石,當年劉伯承就是站在這塊石頭上指揮紅軍渡江的,當時由于后有敵人的追兵,紅軍不分晝夜,緊急渡江,在36位船工的幫助下,歷時9天9夜,順利度過了金沙江。
在金沙江的對岸,至今完好地保留著這些洞窟,毛澤東,周恩來等過江后,就是在這些洞子里住下來,指揮渡江的,據說,這第一個洞窟就是當年毛澤東住過的。
當年紅軍走過這里,改變了整個中國的命運。而70年后,助學長征慈善活動的志愿者也將要走過這里,他們更希望能給這里的孩子帶來一些命運上的變化。
剛才我們提到,紅軍長征經過的云南祿勸縣,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山區貧困縣。方圓4300多平方公里,主要是海拔兩三千米的大山,人口只有40多萬。我們的記者在金沙江邊采訪時,就遇到了這么一個孩子,來認識一下。邱光能,在祿勸縣撒營盤鎮康榮小學念2年級,他今年雖然已經8歲了,但個頭很小,比一般同齡的孩子要矮半個頭。從小光能的身上,我看到了孩子的天真,同樣也看到了貧困留下的印記。我們的記者也用鏡頭記錄下了這個孩子平時的生活。
新聞特寫:小光能和學校
在學校,小光能不太愛說話,但他的學習成績很好,小光能的家離學校有三、四公里的路程,還要翻過一座大山,每天天不亮他就要起床上學,在放學后,他還要匆忙趕回家,幫爺爺奶奶干一些力所能盡的家務活。小光能表示:“喜歡上學。”
小光能的家地處山區,一家人全靠種一些玉米,大麥為生。家里唯一可以換錢的是爺爺種植的一些烤煙,盡管如此,爺爺奶奶唯一的愿望就是讓小光能多上一些學,長大后能走出大山,有一份領薪水的工作。
由于家境貧困,小光能比別的孩子要早熟一些,回家后幫奶奶做完家務活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寫當天的作業。奶奶告訴記者,小光能做作業很自覺很認真,從來不需要人管。當記者問小光能長大后想做什么時,小光能羞澀地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小光能說:“想當老師。”
劉校長告訴我們,由于普9工作和一些社會支助,在學校5公里范圍內已經沒有輟學的孩子,但是這個學校的孩子絕大多數來自貧困家庭,其中有十幾個孩子家庭特別貧困,每學期80元的學費都交不起。學校的老師經常要給這些學生買一些學習用具,還經常要為他們墊付甚至交納學費。現在學校里有8個孩子已經得到希望工程和一些好心人的支助,還有十幾個特別貧困的學生需要支助
每天早上,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康榮小學都要舉行一個升國旗儀式,這個習慣已經持續了很多年,校長劉正武老師告訴記者,這樣做是想讓孩子們每天都有一種榮譽感。康榮小學建于1945年,解放前是一所私立小學,解放后一直沿用到現在。北邊這排校舍建于上世紀40年代,其余的這幾間教室都建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日曬雨淋,大部分墻的墻皮已經脫落,教室低矮擁擠,每間教室要容納40多個孩子,有的班級連過道都沒有,由于采光不好,教室里光線陰暗,有時白天也要開燈才能上課。老師告訴記者,“電燈不開無法上課。”
由于校舍太老,山上又經常下雨,在雨季時孩子們只能在四處漏雨的教室里上課。校長說:“每年雨季下大雨時漏雨,每次下雨都要翻蓋。”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