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日本降為我第三大貿易伙伴 歐盟第一美國第二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0日 14:32 環球時報

  據中國海關最新統計,今年前9個月,中歐雙邊貿易總額達1280.2億美元,歐盟躍居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美雙邊貿易額為1222.3億美元,美國成為我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日雙邊貿易總額雖然高達1217.8億美元,卻在排行榜上屈居第三,這也是多年來日本首次從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降為第三大貿易伙伴。

  結果出來后,人們不禁想問,這一排名變化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

  歐盟:“狀元”受益新鮮血液

  歐盟成為我第一大貿易伙伴,得益于歐盟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容。5月1日,歐盟成員國由15個變成25個。擴大后的歐盟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語。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海關總署提供的今年前5個月貿易統計表明,歐盟已由原先的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一躍而成為老大,與此同時,日本降為第二,美國變成第三。

  歐盟擴大標志著中歐貿易一次質的飛躍。首先,歐盟擴大后釋放出了巨大的市場能量。擴大后的歐盟擁有4.5億消費者,市場規模超過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總和。歐盟對外貿易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20%,25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占了世界的1/4。

  其次,歐盟統一大市場的形成,降低了中國與歐盟的交易成本,因為原中東歐各國的貿易壁壘已被歐盟統一的貿易政策取代,關稅同盟的優勢開始顯現。

  還有,擴大后,歐盟對新成員國財力上的補貼和政策上的扶持,改善了這些國家的貿易環境,也間接為中國企業進入這些國家提供了機遇,創造了更多的貿易和投資機會,促進了中歐雙邊貿易的增長。

  美國:“榜眼”潛力不容低估

  美國超越日本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體現出了中美貿易的巨大潛力。1979年,中美貿易額不足25億美元,2003年已達1263.3億美元,增長速度令人矚目。這和美國在華投資的增長、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的興旺、中國出口產品的多樣化、中國政府的大規模采購等因素密不可分。

  隨著美國經濟的進一步復蘇和國內投資需求的拉動,中國對美出口有望實現更大的增幅。但是,美國對華實行的高技術出口管制和反傾銷等貿易保護主義手段,使美國對華比較優勢難以發揮,雙方產品的優勢互補也難以充分體現出來。不過,中美貿易蘊含的巨大潛力是不容置疑的。

  日本:“探花”還有榮升機會

  對于日本來說,排名變化并不意味著日本已經從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的寶座上永久跌落。

  首先,從數字上來看,盡管近年來對日貿易在中國總體對外貿易中的比重連續下降,但是,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表明,中日雙邊貿易總額與中歐、中美貿易額相比,差距甚小。

  其次,近年來,日本制造業等優勢產業向中國轉移的幅度和規模正在加速,很多企業在中國投資設廠,實現產品部件的本地化,并將產品在中國市場直接銷售,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國從日本的直接進口需求,而這部分貿易額是無法反映在雙邊貿易數字中的。以日本的汽車產業為例,日本的本田、豐田、馬自達等企業已基本完成了在中國的生產布局,有的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其銷售定位直指中國快速發展的汽車市場。

  第三,加工貿易在中國對日貿易中占54.1%,中日雙邊貿易中大約有42%屬于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由于當前日本經濟低迷、內需不振,通過跨國公司內部貿易渠道返銷日本國內的銷售額時有波動,屬于正常情況。

  第四,日本國內彌漫的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情緒、反傾銷手段和市場準入限制等因素,也是影響中日雙邊貿易增長的重要原因。

  過去10年中,中日貿易的重要性相對下降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中日雙邊貿易互惠互利也顯而易見。中國對日本的電氣設備、機械設備、化纖、塑料等資金、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進口集中度較高,依賴性較強,而日本對于我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農產品的需求量也很大。一旦日本經濟走出低谷,國內需求重新煥發活力,日本奪回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的“寶座”并非難事。 (劉超)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貿易伙伴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超俱樂部醞釀大變革
阿里漢下課幾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聽證報告
考研大講堂 報考指南
2004中華小姐環球大賽
京城劣質樓盤備忘錄
調查:南方周末創富榜
安妮寶貝筆記連載
全國萬家餐館網友熱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