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 外資規模令人矚目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0日 08:56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陳墨

  商務部的最新數字說,截至2004年8月底,全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94025個,合同外資金額10369.21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450.29億美元。

  近年來,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跨國投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
依然保持較高水平,連續11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位居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首位。

  目前,中國仍是世界上對外商投資最具吸引力的地區之一。聯合國貿發會議最新公布的《2004年世界投資報告》稱,2003年,排除盧森堡的特例(盧森堡主要是中轉性投資——記者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資接受國。

  事實上,外資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吸引FDI(外商直接投資)早已和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問題,如何評價我國吸引外資的合理規模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外資規模令人矚目

  也引起爭議

  2004年初,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一份會議紀要稱,“我國改革開放早期資金短缺,銀行貸款大于存款。但到2003年底銀行存款大于貸款49059億元人民幣,比1994年放大了近13.2倍。我國目前的外匯資金也比較充裕,2003年外匯儲備為4032.5億美元,外匯存款1487億美元,中資金融機構外匯資產2748億美元,合計的外匯資源近7000億美元;境內外匯貸款1301億美元。”

  這份會議紀要的有關結論是:“我國為彌補資金短缺而引資的現實基礎已經改變,引資理論亟待修正。”

  2004年7月,有學者撰文說,“FDI總量占中國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40%,大大高于發達國家和亞洲國家和地區。例如,流入美國的FDI比流入中國的大得多,但美國對FDI的依賴程度并沒有中國那么高;日本的FDI只占其GDP的1.1%。

  2003年,外商投資企業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55.48%。在同樣是出口導向型的國家中,這個比例分別是:馬來西亞45%、新加坡38%、墨西哥31%、韓國15%。與此同時,外資公司還占據了中國60%的進口份額。”

  文章作者認為,中國經濟對FDI依賴過重已經成為事實。

  2004年8月中旬,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常務副部長于廣洲,以及另外兩名副部長、20多位司局長,邀請10多名外經貿方面專家齊聚煙臺,就官員們關心的15個問題分別作專題報告。

  報告內容涉及國際宏觀經濟形勢、中國的外貿形勢、中國對外經濟、內外貿一體化等。

  出席報告會的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關于外資問題,官員們關心的是,目前中國的外資是多了還是少了?對中國而言,合適的外資規模究竟是多少?

  資金富裕只是表象

  外資是外匯儲備重要來源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桑百川,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中國儲蓄和外匯的“雙缺口”已經消失,中國的資金似乎十分充裕。但稍加分析,就會發現,中國資金富裕只是表面現象。

  桑百川的理由是:

  首先,我國個人儲蓄存款規模龐大是在特殊的經濟社會條件下形成的。

  一是在經濟體制轉軌加速、改革全面進入到攻堅階段后,人們的風險預期上升,為了防范未來的風險,不得不被動儲蓄;

  二是1994年新的財稅體制改革加大了對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力度,打擊“小金庫”,實行預算外資金“收支兩條線”,控制預算外資金膨脹。因此,很多地方政府部門便采取了“公款私存”的對策。目前個人儲蓄存款額中大量屬于公款私存的部分;

  三是商業金融機構夸大儲蓄存款余額,虛報儲蓄數字。為了達到銀行監管機構規定的控制金融風險,降低不良債權比重和資產負債率等指標,獲得上級銀行的獎勵,商業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的分行、支行、儲蓄所和農村信用社人為夸大存款規模,為了應付上級金融機構的檢查,掉借其他金融機構的儲蓄資金,表面上顯示儲蓄規模大而且壞賬率低,實際上并不存在那么多的存款。

  至于外匯儲備,桑百川認為,這本身就與利用外資直接相關。正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資企業的產品大量在國內市場銷售,能夠滿足部分投資和消費需求,替代了進口產品,節約了進口所需要的外匯,才使得外匯儲備大量增長;如果沒有大量的外商投資企業產品在國內市場銷售,我們就不得不動用外匯進口更多的投資品和消費品,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就必然減少。

  另外,外商投資企業本身的投資和進出口活動也增加了我國的外匯儲備,外商投資企業貿易和投資“雙順差”,是外匯儲備的重要來源。

  外資絕對數量可觀

  但引資水平不宜被夸大

  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葛順奇博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從FDI流入的絕對量來看,中國在利用外資方面取得了優秀業績,但是,中國利用外資的水平不宜被夸大。

  葛順奇說,外資流入存在多種形式,包括FDI、證券投資、銀行私人信貸、官方援助及雙邊與多邊轉移支付等。證券投資在全球資本跨境流動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中國是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但絕不是利用外資最多的國家。例如,2002年中國各項外資流入接近600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是FDI(527億美元)。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利用外資的規模都超過中國,特別是發達國家以證券投資為主要利用外資的形式。

  即便是FDI,中國的成績也不值得過分驕傲。

  葛順奇說,聯合國貿發會議曾在《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中采用業績指數,剔除了因為經濟規模差異所造成的偏差,用以比較客觀地反映一個國家吸引FDI的業績。

  根據該項指數,1998-2000年,在140個國家與地區參與的排名中,中國的業績指數值為1.2,名列第47位。從這個意義上講,相對整體經濟規模而言,中國FDI規模不能算大。

  衡量FDI規模的其他尺度有:FDI流入量占當年GDP的比重,FDI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以及FDI人均水平。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投資研究中心主任盧進勇,對于前文提到的7月份那篇學者文章中所謂“FDI總量占中國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40%,大大高于發達國家和亞洲國家和地區”的說法不以為然。

  盧進勇說,用FDI存量與GDP相比是沒有意義的:

  首先,存量是表明我國對外開放25年的FDI總水平,用此與1個年度的GDP相比,沒什么可比性;

  其次,存量數字本身的計算也不科學,它沒有考慮到25年來許多外資企業倒閉、撤資,以及資產折舊的情況。據商務部統計,至2004年8月底,全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約49萬家,而2003年真正在冊運營的外商投資企業只有23萬家,也就是說,有近50%的外資企業已經有名無實。據此計算外資存量有所不妥。

  從FDI流入量看,2003年我國FDI流入量占GDP的比重約為3.79%。

  葛順奇說,無論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與發展中國家相比,這個水平都不算很高。不少亞洲、非洲與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與東歐轉軌經濟國家在吸引FDI方面都很成功,FDI與GDP之比值高于中國的國家比比皆是。除日本與意大利外,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在引進FDI方面也是業績優秀。美國經濟規模雄居全球第一,其2002年FDI與GDP比率為2.9%,英國與德國2002年FDI占其GDP比重竟分別達到了9.5%與10.1%,遠高于中國。

  在FDI流入占固定資產形成方面,2003年,中國的FDI流入額占國內總投資約為7.95%。葛順奇說,這與其它國家相比并不高,FDI在總固定資本形成中的比例,發達國家平均占25%,發展中國家平均為13%,其中,亞洲平均為12%,非洲8%,拉丁美洲21%,非洲8%,中東歐18%。

  從人均利用FDI來看,2003年,中國人均實際利用FDI為40.7美元,居于全球中下游水平。據2002年數據顯示,全世界人均吸引FDI有57個國家在9美元以下、28個國家在10美元至49美元之間、28個國家在50美元至199美元之間、23個國家在200美元或以上。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外資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NBA中國賽打響
協處罰國安罷賽事件
北京新交法聽證報告
考研大講堂 報考指南
2004中華小姐環球大賽
京城劣質樓盤備忘錄
調查:南方周末創富榜
安妮寶貝筆記連載
全國萬家餐館網友熱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