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浮動 我們準備好了嗎(4)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8日 18:59 《全球財經觀察》雜志 | |
加快內部金融改革是匯率機制完善前提 在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監管體系、交易規則和金融工具還不健全和完善的時候,尤其是銀行體制改革正處于關鍵的時候,人民幣增值只能弊多利少。因為,首先在資本管理的有效性不斷降低的現實環境中,會引來大量的資本涌入,由此很可能帶來和東南亞一樣的資產泡沫現象,造成短時間的虛假繁榮,結果會掩蓋銀行的脆弱性,一旦外資感到“無利可圖”之際,就有可能導致金融體系的崩盤。另一方面,即使資金是看重中國中長期經濟發展的潛力流入的,但他們也會選擇在現階段質量明顯好于我們的外資金機構和企業,對中國自身的改革不會帶來實質性的變化。其次,我國央行幫助國有銀行改制注入的外幣資產(如,為充實核心資本而注入建行和中行的450億美元),也會因為增值而縮水,剛剛達到上市條件吸引外資戰略伙伴的最低條件,卻因人民幣增值而“泡湯”。第三,資本市場在沒有為企業提供很好的規避匯率風險工具的情況下,一旦國際外匯市場上匯率出現波動,企業就會蒙受不可忽視的損失,銀行的新增不良資產就有可能增加,最終會影響銀行的信貸能力,從而破壞以銀行為主導的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最后,中國的資產價格體系還沒有完全市場化的前提下,尤其是利率沒有市場化的情況下,人民幣增值所帶來的資本流入會增加投機的色彩,擾亂脆弱的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總之,金融體系的崩盤對整個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 鑒于以上的觀點,為了加快中國匯率制度的改革,我們提出如下幾點政策建議:首先,大力促進資本市場,尤其是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發展。資本項目逐步開放,國際資本流動趨向自由化,特別是匯率由固定轉向較為靈活的匯率制度——如一攬子貨幣制度,必然增加了匯率波動的風險性,內外投資家迫切需要必要的金融衍生工具(至少是外匯的遠期市場等)來規避外匯風險,衍生金融產品市場的配套發展和完善,已成為當務之急。其次,克服匯率制度調整后有可能帶來的隱患,關鍵還在于解決內需的調整,這也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是,我們的民間消費卻表現得軟弱無力。民間消費的無力表現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還不夠高,更關鍵的是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如保險業、養老金、失業基金、教育基金、住房基金等社會保障制度發展得還不成熟等)導致消費者的收入效應和財富效應都無法充分體現——人們擔心自己的未來而拼命儲蓄,資本市場的低迷又無法給消費者創造財富。第三,央行和有關政府部門要保持透明的、協調的政策體系。這次,周小川行長在美國詳細闡述了我國在匯率制度改革過程中所做的七個方面的努力,從中國內外的投資者和決策者和經濟學家都能清楚地認識到中國方面所作的切實的努力和向市場化方向邁步的姿態,更主要的是看到中國匯率制度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特殊問題和我國政府所采取的協調性強的改革策略。周小川行長這些觀點和信息的披露為我國匯率制度的有效過渡起到了確立良好的外部環境的作用。 最后,我們想以周行長對匯率改革的認識結束我們的這篇評論。“這項改革是涉及多方面的系統工程,要綜合考慮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社會發展和國際收支的狀況,考慮銀行系統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進展,還要考慮周邊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的因素,要從多方面采取措施,穩步推進這項改革。” 孫立堅觀點 1.目前不完善市場機制下人民幣升值將造成資本“非理性”繁榮 2.外匯占款加劇通脹風險挑戰央行貨幣政策 3.能源價格難以影響作為制度安排的匯率機制 4.外需型增長方式要求穩定匯率 5.避險工具完備之后的金融體制是匯率浮動基礎 (孫立堅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證券研究所常務副主任,匯率問題專家 )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