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全年超收5000億元 財政巨額存款為難央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6日 09:52 《財經時報》 | |||||||||
今年3月末,財政在央行的存款余額達到3416.0億元,6月末,存款余額高達7755.6億元;1-7月,財政存款累計增加3952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273億元。按慣例,對于財政超收收入的使用,一般會到11月做出支出安排,12月開始支付。因此,未來的幾個月,財政支出壓力巨大,是否會“突擊花錢”?央行擔心 本報記者 王長勇
上周二(10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公布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稅收收入累計完成192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3%,增收4014億元。而2004年年初,財政預算的預期增收數據為:全國財政收入23570億元,增長8.7%,增收1879億元。 距2004預算年度結束還有3個月,財政收入超出預計已達2135億元,其中還未包括非稅收入。有關政府部門及專家認為,今年全國財政收入總體增加規模達到5000億元已無懸念。全國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約占94%,因非稅收入統計難度較大,包括非稅收入在內的全部財政收入數據,通常較晚公布。 雖然自7月1日起,東北地區部分行業開始擴大增值稅轉型試點,但據有關部門測算,這項稅改所造成的財政減收不過100多億元而已,和5000億元的增收相比,這樣的減收規模已無礙大局。專家認為,增值稅轉型對投資的刺激作用明顯,因此,只要投資規模因此而擴大,財政這100多億元的減收很可能會被對沖。 按慣例,對于財政超收收入的使用,一般會到11月做出支出安排,12月開始支付。因此,未來的幾個月,財政支出壓力巨大,是否會“突擊花錢”?央行擔心。 財政存款干擾貨幣投放 “未來幾個月內,央行將密切關注財政存款變化對央行基礎貨幣投放的影響,要注意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對沖財政存款變化的影響。”顯然,在政府各部門中,惟有中央銀行,難以輕松享受分享財政超收這塊“蛋糕”。 央行專家分析認為,今年貨幣信貸增幅下降,除了商業銀行控制信貸外,財政存款增加較多也是主要原因,因為政府投資減少,銀行配套貸款自然相應下降;貨幣供應增幅下降主要和基礎貨幣下降有關,而財政存款的增減,將對基礎貨幣的收放產生顯著影響。 今年7月,中央銀行共投放基礎貨幣451億元,但由于財政存款增加1254億元,實際共回籠基礎貨幣803億元。這實際說明,財政存款的增加而引起的貨幣回籠,對沖了央行的基礎貨幣投放。 7月末,貨幣乘數僅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比6月末高0.06),而在貨幣乘數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基礎貨幣的回籠必然導致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同樣,8月財政存款增加占基礎貨幣回籠的66%。8月上旬,財政存款減少436億元,占當旬基礎貨幣投放的61%;中旬財政存款增加639億元,占當旬基礎貨幣回籠的73%,完全對沖了當旬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投放。 同時,財政存款增幅波動較大,給央行基礎貨幣操作帶來較大難度。今年1月,財政存款增加316億元,而7月增加了1254億元,差距達938億元。據財政部專家介紹,這兩年財政存款表現出明顯的季節變化特征,是由于財政收支的季節性特點和國債發行的時間安排兩方面因素造成的。 他說,每年1、2月通常很少發債,因此存款余額較低;從3月起大量發債,而且全年財政增收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致使該季度存款余額較高。在此情況下,財政部通常在第三季度放慢發債進度,以免存款余額過高。但是,由于近兩年第三季度均出現發債不順的現象,而全年發債計劃又必須足額完成,因此第四季度發債較為集中,導致11月末存款余額升高。 今年上半年,為配合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在財政收入增長30.6%的情況下,財政支出控制較緊,僅增長11.8%;國債累計發行3860億元,比去年同期多發行720億元,國債發行收入一部分只進不出;預算內基本建設支出撥付進度也逐月放緩,4、5、6三個月,全國基本建設支出連續負增長。這些加快資金入庫、減緩國庫資金流出的政策措施,導致財政存款增加較多。 10月9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呈現“雙順差”,國際儲備保持快速增長。其中,外匯儲備資產較上年末增加了673.88億美元,達到4706.39億美元。 外匯儲備的增長,使得央行被動投放基礎貨幣,一方面,央行發行大量票據,對沖外匯占款、回籠貨幣;另一方面,又要關注財政存款的變動,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對沖財政存款變化的影響。 接近年關,當政府各部門盤算著如何分得一塊甜甜的“蛋糕”時,央行官員卻繃緊了神經。如果財政存款在12月大幅減少(即財政大量花錢),意味著當月大量投放基礎貨幣,央行該如何應對? 在央行存款財政也虧 “應加快國庫現金管理的研究”,央行專家建議,對于存在央行的財政資金,近期可考慮用在商業銀行開辦“協議存款”的方法,將部分財政存款轉存到商業銀行,財政在央行的存款保持一個相對固定的數額。這對政府來說,可增加財政資金的利息收入;而對央行來說,可以避免財政存款變化對央行基礎貨幣投放的影響。 2003年1月1日,央行開始對存放于國庫的財政資金余額支付活期儲蓄利息,這標志著中國國庫現金管理正式起步;同年11月,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明確提出國庫現金管理的設想。 財政部專家認為,盡管央行向國庫存款支付活期儲蓄利息,但財政部其實并不合算。首先,央行對國庫資金支付利息,減少了央行贏利,這就意味著央行年終向財政上繳的利潤相應減少,所以財政等于沒有獲得好處;其次,在央行國庫保持較高的存款余額的同時,財政所發大量債務,其成本遠高于央行給付的利息,所以,財政把錢存在央行國庫實在不合算。據了解,近兩年,財政支付的債務利息約占當年赤字額的1/3。 據財政部統計,2002年,財政在央行的月末存款余額有9個月超過1500億元,最低的2月末也達到886億元;2003年,月末存款余額超過2500億元的有9個月。 今年3月末,財政在央行的存款余額達到3416.0億元,6月末,存款余額高達7755.6億元;1-7月,財政存款累計增加3952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273億元;僅7月當月就增加1254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165億元。 財政部官員也認為,財政在央行的存款余額發生變化,會對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貨幣市場穩定造成不利影響。他們建議:可將財政存款余額分兩部分,一部分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入中央銀行,數額基本不變,主要用于應急支出;另一部分則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入商業銀行,其數額隨實際收支狀況發生變化,主要用于滿足日常支出需要。 為確保資金安全,財政部及央行可要求商業銀行為國庫存入資金提交優質足額的抵押品;此外,還可引入資金拍賣、買入剩余期限較短并于年內到期的債券、債券回購和信用拆借等貨幣市場操作方式,盡可能提高國庫資金收益水平。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國庫現金管理應當堅持市場化原則,充分發揮資金供求決定利率機制的作用,做好與貨幣政策操作的協調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