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國:來自傳媒的力量》簡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5日 20:24 中華工商時報 | ||||||||
前言:張揚激情 高揚旗幟 中華工商時報社社長 沈建國 從1989年到2004年,是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和推進市場經濟建設的15年。15年來的偉大成就和巨大變化,世人共睹。中華工商時報正是追尋共和國這一偉大變革的親歷者。
從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十四大、十五大到十六大,中華工商時報始終如一地去為中國的改革鼓與呼,堅定不移地以推進市場經濟建設為價值取向,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同中國的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同呼吸、共命運。敢追潮頭,敢立新言,為民主、文明、富強的中國展現了“第四種力量"的獨特魅力,這成為時報人為之付出全部智慧、思想、激情的偉大事業。 激情來自思想的迸發。15年前,中華工商時報正是聚集了有著新聞理想的、充滿著激情和才干的一批人,迅速地在千報一面中,異軍突起,成為中國報林的一彪新軍,隨之而后的業績,成為至今也令傳媒羨慕的“佳話"。而今,隨著中國傳媒市場的激烈競爭,尤其是國際財經媒體的嬗變,時報已不再是“新軍",但理想仍在,激情又重新點燃,思想在激蕩中噴發。 張揚激情,生產思想,勇于面向未來,這是時報人的精神。至于時報在觀念、形態、生產方式、營銷模式等方方面面,時報已深深地覺醒,到了必須變更的重要時候,時報的今天已不僅僅是時報人自己的期待了。我們在時報15年創刊之際編輯這本書,并作為奉獻給全社會的禮物,其出發點,正是我們張揚激情、噴發思想之所在。旗幟就是方向,就是力量。中國26年的改革開放歷程,是新舊體制的碰撞和轉換,是利益格局的重新組合,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全面轉軌的過程。在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尤其是在1989年之后,中華工商時報高揚著為中國改革鼓與呼的旗幟,見證著15年來中國改革的進程。應該說,20世紀的最后10年,中華工商時報所高揚的旗幟正是時代發展的主題。同時,15年來,以市場經濟的價值理念,站在時代的前沿,去推進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完善,成為時報人的歷史使命。 在新世紀里,高揚什么樣的旗幟去開創未來,成為時報人的新選擇。從中共十五大到十六大,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市場經濟建設對中國來說還是一個發展時期,尤其是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應該使時報更加明確高揚什么樣的旗幟;仡欀腥A工商時報15年來所留下的歷史“刻度",時報人會堅定不移地確立時報不負時代的新使命。 明天的中國,只能取決于我們對昨天的理性認知和思考,從中梳理出昨天對今天的昭示。中華工商時報的新使命,就是要高揚“為完善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秩序而服務"這面旗幟。 張揚激情,高揚旗幟,再創新的輝煌。這是時報人和關心時報的社會各界人士及本報忠實讀者所共同期待的。 時報人將會再一次去證明自己。 2004年9月16日 序一:堅持正確的方向 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黨組書記、第一副主席 胡德平 報紙、電臺、電視及各種輿論媒體對一個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革命黨有一句名言: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據此林彪在文革中說“筆桿子、槍桿子,奪取政權要這兩桿子,鞏固政權也要這兩桿子",他把“兩桿子"最后都概括為鎮壓之權。此話一時風靡天下,人們朗朗上口,什么經濟建設了,國計民生了,人均國民收入了,統統不在話下,從而使中國人民喪失了寶貴的十年黃金時光,國民經濟幾乎走到了崩潰的邊沿。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明確了我黨我國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路線,才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煥發出新的活力和生機。 文革中“兩桿子"決定論說的也是一種執政能力,但這完全是錯誤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對筆桿子、槍桿子的作用一點也未貶低,“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建設一支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是黨執政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這些作為上層建筑的一部分都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但它們都不是可以獨立存在的,而是要為經濟基礎服務的,要為人民服務的,要為社會發展服務的。正如十六屆四中全會所言,全會確定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和各項部署,首要的一條就是“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 中華工商時報的15年,正是見證了中國發生深刻變革的15年。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每一個中國人都親歷了中國的改變。 我在10多年前,就接觸了時報人,他們意氣風發,使我的思想也變得活躍和年輕。而15年來,時報人能始終如一堅定自己的辦報方向,以改革開放為主線,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堅持正確的輿論方向,不媚俗,不炒作,在市場經濟的建設中,尤其是在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過程中,中華工商時報傳達了正確的聲音。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華工商時報積極地推動市場取向的改革,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紛紛在時報上表明自己的觀點,在小平南巡講話前后,中華工商時報給當時媒體所帶來的一股清風和活躍,至今,還令人念念不忘。 對于時報這樣一批有理想、充滿激情的知識分子來說,他們以其特有的方式,去記錄、去參與、去推動,為改革開放鼓與呼,為推進市場經濟建設而服務,這實在是應記上一筆的。 記得20世紀90年代初,我和中央統戰部其他同志送霍英東先生上飛機時,一個時報記者勇敢地跑來請霍先生提筆留言,霍先生稍一思索,便寫下“一紙風行"四字。要想風行天下,時報還應從政經角度更加關心中國的民營企業發展、市場經濟的完善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的成長。 2004年9月21日 序二:堅定的聲音 四通集團董事長 段永基 中國民營企業的生存、成長,正處于中國社會經濟體制發生巨大轉軌變型的過渡時期。 上個世紀的80年代之前,中國是徹底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她最基本的經濟特征之一,就是政府幾乎掌握全部的生產要素資源,且只向體制內企業,即國有及少數集體企業分配這些資源。而伴隨非公經濟的誕生、發展,要素資源的分配制度,卻并未改變。所以就發生了以下的狀況: 在20多年的改革大潮中,多數民營企業并沒有長大。長大的只有兩類企業:一類是,不需要或基本不分享國有企業專享的生產要素資源的企業。如造紐扣的、做鞋襪的,制衣的,開飯店的,等等;另一類是,早早地跑到境外上市,以從境外獲得在國內根本無法得到的資本支持的企業。但10多年、20年后,伴隨這些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在得到國家更多的重視、更多的政策鼓勵之后,他們便想著進入“國民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便企望能做他們有能力做,且“法律不限制(他們)進入”的事業。但由于生產要素分配制度仍然沒變,企業家們的大半精力,就只能投向掌握這些資源分配大權的政府主管部門的主管官員們,對他們公關。公關的,被公關的,不全是馬列主義武裝起來的活雷鋒,特別是當兩邊的人都越來越清楚這些資源進入市場所帶來的巨大財富效應后,種種權錢交易的事就接二連三地發生了。這時候,一邊是那些因用小錢換來了大利(或用權力換來了大利)的人,他們用行為扭曲了社會、扭曲了改革、扭曲了人們的靈魂;一邊是那些活的全雷鋒、半雷鋒們不斷扼腕嘆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熱情減退…… 就在這種混沌之中,我們常常能聽到一個聲音,雖然小,但很清晰,它傳達的是一種信念,傳遞的是一種信心。而這種發展經濟、富民強國的信念,這種堅持改革開放一百年不動搖的信心,又是來自我們國家的最高層,它給所有的建設者們以光明和鼓舞,當然也暗含了某種警示。這個聲音,就是我們工商界的“時報”。 中華工商時報作為輿論喉舌,已用非公經濟的蓬勃發展,用非公經濟實力的飛速壯大,物質地體現了她過去的價值。 今后她的價值何在?我想,會更大、更艱巨、更光榮。走到今天,我們的市場體制改革任務完成了嗎?應該說沒有。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剛剛走到攻堅階段。計劃體制的核心指標———政府主導生產要素資源分配這個制度的改革并未完成。企業界、輿論界都要在中央的統領下打好這個攻堅戰,把改革事業進行到底。在這場更為艱巨的工作中,我仍然熱切地期望,能時時聽到來自時報的,那雖然小,卻很清晰、也很堅定的聲音。2004年9月6日 序三:生于變革時代 中華工商時報總編輯 黃文夫 我們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 中國的變革,是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轉變開始的。 這場變革經歷了一個痛苦而又漫長的過程。若從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算起,迄今已有26年。 變革的初期,并不是通過把原有的計劃經濟轉變為現實中能夠運轉的單一公有制的市場經濟或平均主義的市場經濟。比較能夠說清楚問題的一個關鍵詞是“雙軌制”。這種對已有的存量經濟實行計劃經濟,對增量經濟實行市場經濟的雙軌制改革方法應該被看作是中國特色。20世紀70年代末,計劃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是陳云先生“鳥籠理論”中鳥和鳥籠的關系。計劃就像一個鳥籠,經濟活動像是鳥籠里的鳥,鳥籠里的空間就像市場,鳥籠應該足夠大,使鳥能夠在里面飛,但根本的底線是:鳥必須關在鳥籠里。 進入上世紀80年代,改革的決策者們小心翼翼地提出,經濟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個由政府管理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個提法被普遍接受,因為它看起來和陳云先生的“鳥籠理論”一致,由計劃者限定“鳥籠”的空間。就像市場是“看不見的手”一樣,計劃也是看不見的“鳥籠”,計劃者不得不依賴“鳥兒”告訴他們需要在哪里將“鳥籠”加細。但是“鳥兒”不愿提供信息,因為他們想從“鳥籠”中出來。結果是,大部分的“鳥”都發現出口從“鳥籠”中逃出,留在里面的只是那些有病的或者被剪掉翅膀的“鳥”。事實上,市場和計劃在雙軌制下存在著很豐富的互動,而中國經濟到底是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爭論此起彼伏。 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中國才開始正式進入了“轉軌經濟”。當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四大宣布:“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此時,長達10多年的關于計劃和市場問題的論爭基本上宣告結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終于得到確立。 實踐表明,經濟轉軌是一次深刻的變革,它包括從經濟到社會的全面重構,涉及機構、基礎設施、法律體系、金融系統、破產機制和競爭政策、民間資本的保護和創造等等。轉軌帶給中國經濟體制中最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兩個變化是:指令性計劃的消失和非國有部門的擴張。資源配置方式從根本上由計劃配置轉向市場配置,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調節作用。作為市場的主要組成體,中國的私營企業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壯大起來。 中華工商時報就誕生在這個時代。15年前的1989年,當計劃與市場爭論最為激烈的時候,當改革徘徊在十字路口時,一張全新的經濟報紙問世了。作為大眾傳媒,她不由自主地目睹了這場人類有史以來前所未有的變革,經歷了轉型時期的艱難和痛苦,也體驗了成功的喜悅。本著傳媒的職業天性,她忠實地記錄了這場變革,并不由自主地參與了這場變革。有人說,中華工商時報是因變革而生,是為推動變革而在。 15年來,先后有近500人服務于這張報紙。《改革中國:來自傳媒的力量(1989-2004)》所收錄的,是他們的親歷,是他們的所思、所想。15年來,中華工商時報在記錄變革、參與變革和推動變革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收錄于本書的這些篇章,并非編者刻意的選擇,而是5000多天5萬萬言的濃縮。無論你細品或粗略了解一下本書的內容,還是不惜耗費你寶貴的時間,去瀏覽那數以億計的文字,就不難發現,中華工商時報始終有著自己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 她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新聞、報道新聞、評論事件和引導輿論。比如,她始終不遺余力地倡導改革、支持改革、推動改革,為市場取向的改革吶喊、助威和鼓勁;始終堅持以市場為中心、改革為主線、民營經濟為重點組織新聞報道;始終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方針,為民營企業取得合法地位、維護社會公正,從不間斷地呼號并開展積極的輿論監督。她把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系、新秩序的建立和發展,作為自己的辦報理念,同時大力倡導和反映與此密切相關的民主精神和法治精神。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在中華工商時報10周年時作了如下題詞:講真、爭新、求深、倡短。這八個字既是對未來辦報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對過去10年辦報精神的高度概括。 當前,中國經濟轉型進入攻堅階段,不斷收縮的計劃經濟內核和仍然脆弱的市場經濟框架體系,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征。未來的經濟轉軌將更大程度上依賴于計劃經濟內核的縮減和市場力量的增強。市場力量在一些領域已經十分成熟,而在另一些領域還十分脆弱或基本沒有力量。傳統體制已退出很多領域,但還在統治著很多領域。市場力量發育的內在要求,迫切需要政府力量在一些領域的讓位,但政府有時似乎對市場力量不大放心,政府力量的慣性仍然很大。由于對市場力量認識不充分,適應不夠,時而影響了政府對市場的駕馭能力。 中華工商時報清醒地看到,在經濟轉型的新階段,政府和市場的博弈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政府主導的經濟轉軌過程中,政府既是改革的推動力量之一,又是改革的對象。有人斷言,如果說前20年的改革取決于如何改企業的話,那今后20年的改革將取決于如何改政府。 作為傳媒,中華工商時報還清楚地看到,市場經濟也有好壞之分,并不是只要實行了市場經濟,資源配置就可以自動優化,社會福利就可以自動增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原來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在向市場經濟的轉軌中,如果搞得不好,很容易陷入不規范、低效的市場經濟中,難以自拔。 以記錄變革、參與變革和推動變革為己任的中華工商時報,深感任重而道遠。 2004年9月8日 后記:堅 守 □張志勇/文 一 今年10月是中華工商時報創刊15周年。 出版這本書的動議是在今年5月26日社長沈建國到沈陽參加全國工商聯九屆四次常委會期間。當時她談了很多關于“小平百年"報道的一些想法,以及時報15周年報慶的一些打算。我們主要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尤其是對中國15年來的改革開放和市場化進程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還從時報的辦報理念、核心價值觀、價值取向等等,談了時報所要肩負的新使命,并達成很多共識。不知為什么,交流的話題都很嚴肅,過后想來,在沈陽那幾天和老沈談的話題有些沉重,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沒給她帶來一點輕松,實在有些過意不去。 今年正值“小平百年"和“建國55周年",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我們自然而然就把時報的15年和中國這15年來的改變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了。老沈對這本書的總體想法是,要有思想性,要有所創造,是時報奉獻給全社會的一個禮物。最后商定搞一本“15年,我們記錄了什么"這樣一本書。同時全國工商聯宣教處的劉建也為我們這本書談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 6月中旬,我把編輯和出版這本書的“文案"通過電子郵件發給老沈。我主要談了出版這本書的思想出發點,并很快得到老沈和報社一些同仁的認同。 二 在老沈對這本書總的思想框架下,我個人的基本判斷是,這本書不能搞成時報15周年的“自娛自樂",不是時報15年來的優秀新聞作品集。那應是什么?是時報15年來所發表的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起到影響和推動作用的文章。以市場為中心,以改革為主線,充分體現時報民味、商味、海味的風格。以“市場經濟"為價值取向,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尊重“看不見的手"的力量,面向未來,高揚時報的旗幟。 正是基于這樣一個思想出發點,使我們在編輯這本書時充滿了興奮和激情。在國華的帶領下,陳雪根、譚俞雄和我翻閱了時報15年來出版的全部報紙,從中初選出上千篇文章。擇選的標準,就是時報15年來“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起到影響和推動作用的文章"。沒有考慮作者是誰,只要是在本報發表的,能符合我們這一標準和價值取向的都在篩選之列。在上千篇中又選出600多篇,最后確定目前書中這近200多篇文章。200篇文章,無法涵蓋時報15年來的全貌,只是力求從一點窺全貌。由于時間倉促,難免有這樣和那樣疏漏,同時有很多好文章,在當時還產生很廣泛的影響,但由于明確了“標準",使得很多好文章沒能入選,這實在使我們感到很可惜。 既然這本書是奉獻給全社會的,就要走向市場。作為一份財經媒體,記錄的是中國15年的改革和實踐。從這本書來見證中國15年的改革和社會發展史,這實在又顯得太沉重、太嚴肅,但在我看來這仍是得有人要堅守做的。顯然我這是無形中給自己上了“砝碼",更何況我的功力還不夠,我只能盡力。雖然常常工作起來是通宵達旦,勞神費力,但對編輯、出版時報15周年這樣一本書,對我個人來說,最大的回報莫過于在時報走過15年時我擁有了這次機會。對每一位為此書付出勞動的人來說,都是一次機會,一次重新梳理時報15年思想的機會,一次和每一位時報人在本報所發表文章的對話機會,一次重新感受時報脈搏和激情飛揚的機會,一次重溫中國15年改革發展史的機會。比起同仁,我們是幸運者。 三 中華工商時報社,15年來不知為中國的傳媒輸送了多少人才,外界稱中華工商時報是中國新聞界的“黃埔軍校"。當年時報云集了一批有著新聞理想的人,意氣風發如周瑜周公謹。雖然相繼有很多“才子佳人"離開時報,活躍在今日中國的很多媒體之中,但他們仍愿稱自己是“時報人"。我雖然只是時報一位很普通的記者,但我一直以自己是時報人而驕傲和自豪,在我前面有那么多榜樣可使我自勉。 2000年的一個夏天,在上海衡山路上一家名為“時光倒流"的酒吧里,我與好友何力和李國軍談的是記者如何轉型的問題,那次談話是我那一時段令我想得最多的問題。一年以后,何力先生離開了時報,去創辦了《經濟觀察報》。在2000年前后,我的一些兄長鳳山、大明、惠民等離開了時報,和我肩并頭的好友瓊林、劉堅、祥林、李揚、云鵬、亞杰等也離開了時報,對每一個好友的離開,我都勸說其留下,但他們又都有很多離開的理由,只能使我“戀戀不舍"。還好,時報還有文夫、國華、水皮、劉杉、國軍等等一批有才華的人和我交流,讓我感到時報的“氣場"還在。 2000年后,我想明白一件事,作為一個財經記者是可以干到退休的,作為一個職業記者,應沒有年齡的界限,做一個職業記者所需要的是獨特的判斷和價值取向的確立。2002年秋,我、李揚、云鵬和原社長老丁(我們愿意這樣稱呼丁望先生,我們對他的敬佩發自心底)在一起吃了頓西餐,沒有想到這是我和他最后的一面,但他當時對我說的話,我至今一字不差都記著:“你別看他們(指離開時報的人),你已寫出來了,只要堅持寫下去,會和他們不一樣的。"可以說,正是從那以后,我淡化了一切對我的誘惑,只埋頭采訪、寫字,堅守著我內心對一個“職業記者"的追求。我想時報還有一批和我一樣“堅守"的人。在我編輯這本書時,我時時都感受到時報人在堅守著屬于每一位時報人對時報未來的希望。 四 時報5周年時,我們仍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對未來充滿憧憬。10周年時,我們已深深地感受到未來的挑戰。15周年到來時,15年來的中華工商時報在我們指間滑過,在翻閱中如穿梭在時間隧道里。不知為什么,15年,讓我們有了歷史感,使我們透過15年這厚厚的報紙,更加感受到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思想、有追求的傳媒人的使命感。報人不能沒有追求,一家媒體不能不高揚屬于自己的旗幟,去影響和推動社會的發展。這是我們編輯這本書感受最深的,傳媒的力量可能也就在于此吧。 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編輯這樣一本書,我仍帶著很多遺憾,惴惴不安。 60多萬字的編輯工作,得力于現在報社和已經離開報社的新老同仁的支持和幫助,資料室、照排、校對、技術部、辦公室、攝影組、發行處、行政后勤等很多部門同仁的參與,以及高初建兄長對離開報社人的組稿,劉建仁兄的多次過問,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的幫忙,祥林、云鵬、小魏等朋友的友情奉獻,等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謝。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能完成該書的順利出版,其功勞都是大家的。 在中華工商時報15周年到來之際,出版這本書,其寓意正如社長沈建國在前言所說,“張揚激情,高揚旗幟,再創新的輝煌。這是時報人和關心時報的社會各界人士及本報忠實讀者所共同期待的。"編完此書,使我想起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的最后一句話:“我已說了,我已拯救了自己的靈魂。" 2004年9月17日凌晨于北京 《改革中國:來自傳媒的力量》目錄 上冊 第一部 改革沒有浪漫曲(1989-1994) 推進市場取向改革 適度發展私人經濟的政策不會變 廠長收入十萬 書記獎金千二 劃清思想界限 穩定私營政策 不采取世界公認的辦法不行 通過產權買賣擠進國際市場 吳敬璉主張推進市場取向改革 稱“市場經濟”何妨 何為市場經濟新體制 權力不能進入市場 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啟程 “搞市場經濟要敢于蛇吞象” 中國的私有和公有 舉起另一個拳頭 鄉鎮企業股份制改造的重大意義 破產法前景看好 小議“資本收益” 一張桌子四條腿 難說誰去“補充”誰 市場不相信眼淚 “肯德基”兵敗上海 上海貨,你怎么了? 六商場逐鹿鄭州 做生意不能撞大運 膠合板企業進京控告走私 證券市場沖擊波 初識股東大會 證券市場將為中國帶來什么? 經濟專家為股份制健康發展出謀劃策 中國股市第一波 一億元B股在滬面世 上海股市連爆“一號新聞” 深圳股市出事了 上證指數直撲1500點 國債承銷一錘定音 資金扼腕心悸猶存 破冰之旅 臺灣大陸工業考察團明日抵京 海峽兩岸記者初踏歐亞中國大陸橋 八千里路云和月 本報代表團抵臺北 市場力量引導兩岸經濟互動 改革沒有浪漫曲 進一步調整國民經濟的一點想法 重提計劃與市場——深化改革的訊號 尋求“計劃-市場”準確答案 改革是一場革命 膽要大 心要細 我贊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這個提法 走出周而復始的怪圈 “全國第一”喜憂交加 全面改革會不會引起社會震蕩 1994:改革沒有浪漫曲 16城市改革向高難度沖刺 皖活化農村土地使用權 制度變遷理論與中國改革實踐 尊重中國企業的改革實踐 第二部 歷史在這里拐了個彎(1995-1999) 金融開放不可原地踏步 “萬國”是否會步“巴林”后塵? 首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掛牌 金融改革重要一步 海南“私彩”何以泛濫成災? “中國銀行”扎營倫敦 外資銀行在滬試辦人民幣業務 國際金融首次參股我銀行業 讓個人債權變成股權 金融開放不可原地踏步 目睹歐元誕生 吳敬璉要革股民命 投融資體制還有計劃色彩 外資不是民族產業對立面 不忙著給引進外資打分 外資不是民族產業對立面 連鎖超市來了“超級巨無霸” 豫國企首次被外資收購 維護“什么樣”的權益 “紅帽子”戴出麻煩來了 岳岐峰請石山麟重返冰城 “我把白條帶來了” 重獎狀元緣何對簿公堂? 中國開始互聯網反搶注行動 暗訪“三亂”五省行 云里霧里看“產地” 原告被告雙雙討公道 股市不是提款機 四川禁設“民企管理局” 鋪天蓋地都是費 還是“脫帽”好 一座橋毀掉一屆班子 靠什么拯救自己 亞細亞緣何兵敗津門 撲滅非法傳銷的野火 濟南“雙差”商品被逐 “長虹”彩電首當其沖 “空手道”能救牟其中? 四川拍賣經理 歷史在這里拐了個彎 變動著的中國階層 走向第二代 產權拆細交易亮紅燈 鼓勵小國企不拘一格大膽實踐 兼并破產靜悄悄 “蘇南模式”翻新曲 警惕右但主要防“左” 保護一切合法財產 沒有不準出生的人 出售國企買賣兩難 放小不易 第三次思想解放實錄 頭足不可倒立 怎樣看待中國的富人 歷史在這里轉了個彎 有恒產,則有恒心 修憲,20年的升華 下冊 第三部 轉型與博弈(2000-2004) 資本:規范與發展的博弈 華信股份編造神話 國有股減持9大難點 創業板是哪個坑 紅光欺詐上市罪不容恕 擴大內需刺激投資從減稅開始 “成都聯益”為何栽了大跟頭 影院邂逅梁定邦 一場沒有對手的爭論 中國銀行紐約分行發生了什么 洋媳婦擇婿攀高枝 亞洲央行面對新麻煩 神話:從這里開始在這里結束 金融恐私癥是一種過激反應 讓市場決定資本意志 銀監會鼓勵民間資本入股銀行 中國股市:規范與發展的博弈 聯想國際化拔苗助長? 海外上市亂花漸欲迷人眼 中小企業冷對中小企業板 社會發展進程的理性判斷 無產者變成有產者 發展非公經濟的建議 溫州無模式 中央政府非常磨合七十天 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上! 公有制主體地位的路越來越寬 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 “一號文件”的變遷 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實踐 經濟增長不能保證迅速減貧 “點剎車”和“急剎車” 宏觀調控下的民企困局 鄧小平:讓老百姓富起來 有產者生存狀態探詢 個人老板新鮮出爐 首要問題是保護私人財產 中國民企三十六大預警 8位私企老板榮任黨代表 歷史又一次讓人記住廣東 富人不是貧富差距的根源 企業家與社會的關系 蔣錫培:不怕當有產者 一位民營企業家之死 揭開李海倉財富之謎 保護私有財產權與民營經濟發展 2003年中國富豪生死醒世錄 民企“原罪”究竟該如何對待 別了——“不適應” 中國彩電返歐路長 陸強華:宣戰經理人道德底線 鋼鐵反傾銷應訴太慢 且看跨國公司如何應對中國入世 讓我們更成熟一點 彩電業贏得了什么 孫大午為什么會犯罪? 別了,殼牌 國產手機走上彩電老路 展示民營企業家形象 如何應對轉型的挑戰 西部大開發直面七道坎 私企并購國企三道坎 搶救室里五天五夜 給成長型中小企業號脈 房地產開發關緊龍頭 權力不能主導市場 主辦權到底該歸誰 旅游業對內開放邯鄲受阻 刺桐大橋路通心堵 豈能總靠市長“現場辦公” 經濟適用房還要蓋下去 商會也要與時俱進 樹立為公眾負責的政府形象 當排行成為一種娛樂 “新東北”究竟靠什么振興 利潤和以人為本 溫家寶為民企發展清障 從過去走向未來 親歷與回憶 佳作回放 版面歷程 交流 附 錄 中華工商時報在職人員名單 中華工商時報調離人員名單 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