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冊新浪免費郵箱,激活1G空間
□文夫
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最近在遼寧考察時指出,二十世紀的最后十年,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關鍵的十年。我們要抓住時機,把經濟搞上去。這是中央確定的二十世紀最后十年的工作重點和戰略目標。
把國民經濟搞上去,是各部門和各行業在關鍵十年的中心任務。這期間,我們在經濟發展方面要實現宏偉戰略目標的第二步,即到本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按照我國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到1988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已經由1980年的4470億元增加到11351億元,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翻了一番多,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提前實現了第一步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這為本世紀最后十年實現第二步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創造了條件。據專家測算,這十年平均每年經濟增長5.5%,即可實現預定的第二步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第二步目標的實現,對于我國在下個世紀中葉趕上發達國家先進水平,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然而,實現本世紀最后十年的戰略目標并非易事。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諸如需求膨脹、通貨膨脹、效益低下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反映出我們現行的經濟增長模式與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存在明顯矛盾。反觀過去成敗得失,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長期實行高度集權的傳統體制,一切依靠行政動員,強化了一種與之相適應的粗放增長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要達到社會財富不斷增加的目標,只能通過外延擴大再生產的方式來實現,也就是說,要有較高的增長速度與之匹配。高速度必然要求高投入,然而高投入卻沒有帶來高效益。如果我們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今后十年的國民經濟發展,困難依然是極大的。因為,我們第二步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是要在一個適當的經濟增長速度的前提下加以實現。這就要求我們只能在適度增加投入的情況下,盡量把“蛋糕”做得大一些。把“蛋糕”做大,實質上就是要改變那種高投入低產出的狀況,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加社會財富。
我們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改變中國經濟只能依靠外延擴大再生產方式實現經濟增長的粗放型模式,使之朝著集約型模式方向轉變。建立集約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客觀上要求深化已經取得顯著成效的經濟體制改革,加快改革進程,這是實現本世紀最后十年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題中應有之意。
經濟改革雖然不是目的,但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只有通過改革,建立起合理、有序、高效的經濟體制,才能為國民經濟步入長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軌道創造最基本的條件。我國在過去十年提前完成第一個“翻番”的任務,毫無疑問是推進改革的結果。本世紀最后十年的經濟發展任務還很艱巨,這對經濟改革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這十年經濟發展的程度取決于經濟改革的進度和深度。
本世紀最后十年的經濟發展要求改革有重大進展,基本實現新舊體制的轉換。達到這一目標,還需要在深化改革的問題上統一認識;實事求是地認清當前形勢,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充分估計現存的困難、問題及其危害性,堅信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克服面臨的困難,解決出現的問題,在關鍵的十年中,把國民經濟真正搞上去。
(本文發表于1990年11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