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忠稱投資利潤將向消費領域尤流通環節轉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4日 17:04 《新財富》 | |||||||||
謝國忠/文
過去5年,出口、基礎設施和原材料領域收獲了來自中國經濟成長的絕大部分利潤。隨著投資熱降溫,利潤將向消費領域轉移,特別是流通環節,可能捕獲這一領域大部分的利潤。在此方面,西方公司可能占主導地位,而本地企業擅長的是在利潤并不豐厚的生產環節取得成功。 中國居民的消費,將成為企業穩定的利潤源泉。今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可望達到6250億美元,美國可能達到36700億美元。10年前,兩國的數字分別是1900億美元和21560億美元。如果這樣的趨勢再持續十年,到2014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可能達到2萬億美元,美國則為6.2萬億美元。中國零售絕對增長額在下一個十年中可能是美國的一半,過去則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 識別那些會在中國的消費增長中取得成功的行業,對想要從中國得益的投資者是一項重要任務。中國的消費經濟正達到相當的規模,足以令涉足其中的企業在市場中建立霸業。而影響力最持久的商業品牌,往往存在于消費領域。 消費 VS 投資 消費受經濟周期的影響比投資少得多,投資固然可以刺激經濟增長,但它們并不像看起來那么有利可圖。強勁的投資增長夸大了短期的利潤,因為企業從相互的投資中獲得了利潤。當經濟周期到頂時,投資的收益則會迅速下降。在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中,其平均收益常在資本的成本之下。 本人相信,基礎設施和出口為投資者創造利潤需要5年。基礎設施領域的收益主要緣于政府對市場的保護。電力和公路就是明顯的例子。因為政府需要確保它們財務健康以繼續基礎設施投資,在這一領域的資本回報務必高于資本的成本。下降的利率也使這一領域對投資者更有吸引力。 中國的出口領域為資本提供高回報已經20年了。在這期間,中國的出口規模增長了18倍,今年將達到5000億美元,該領域的資本回報則在百分之十幾或二十出頭,明顯高于資本的成本。在如此長期的增長中,資本回報之所以能夠維持,是因為勞動力的嚴重過剩。沿海出口工廠的工人工資已經10年沒有增長了。 本人曾經認為,消費領域的投資回報有限,因為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較低,依靠銀行貸款支撐的企業之間也存在過度的競爭。三大原因正在改變本人的觀點:首先,從規模經濟的角度看,中國的消費市場已經夠大,這有助于企業的差異化發展,從而制造有效的市場準入門檻;其次,由于假冒產品對消費者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品牌變得越來越重要;最后,日益壯大的白領階層愿意為消費的差異化埋單。中國的消費領域已經相當成熟,足以產生舉足輕重的大企業。盡管這一領域曾因為一再爆發價格戰而成為價值殺手,但將來看起來會有所不同。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