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人vs溫州人 誰比誰更厲害 更有發展后勁(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09日 14:11 《浙商》雜志 | |
向城市集聚與向農村滲透—— 城市情結與“駱駝精神”的區別 寧波人很自豪。因為寧波人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就占據了大上海的碼頭,成為當時中國的第一商幫。此后,寧波幫大多往香港和臺灣發展,或者是移資海外;等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新生代的寧波幫也大抵是國內的佼佼者,通過留學等途徑去往發達國家。寧波幫的走向正好應了“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的原理。總之,寧波人都有一種城市情結(而且還是港口城市為主)。 而溫州人則更多地體現了游牧民族的性格。溫州人愛家但不戀家,熱愛城市但不貪戀城市。160萬溫州商人遍布全國,創辦3萬多家企業,40萬溫州商闖蕩海外。大西北開發,溫州人率先響應。不但有德力西這種大集團在新疆介入客運與葡萄種植業,近日還有多位在新疆的溫州人投入2億元興建五星級的新疆溫州大廈。溫州人不怕山高水遠,不畏戈壁沙漠,就像耐渴的駱駝,總是穿行在環境惡劣的地方,而當他們經過的地方總會留下財富的種子。溫州人身上有一種精神,一種堅忍不拔的拓荒牛精神或者叫“駱駝精神”。 比較寧波人與溫州人的城市情結與“駱駝精神”,不難看出:寧波人得益于歷史,得益于地利,使得他們一開始就能站在一個制高點上,從航運、金融、制造等產業介入,融東西方文化于一體。這使得他們更方便進入經濟全球化的軌道。但如果不是改革開放,寧波人的城市情結將使他們裹足不前;而溫州人的“駱駝精神”,正是他們早在改革開放之前就已經像“地下游擊隊”似地向中國許多被人遺忘的地方滲透的原因。 “孤軍深入”與“全民炒房”—— 個人英雄與抱團打天下的特征 溫州人的炒房團前段時間幾乎到處遭狙擊,然而這并不能拆散溫州人抱團的行為。溫州人不但是老百姓一起炒房,產業的外遷也往往是“集體行動”。奧康去重慶壁山建立西部鞋都,眾多配套企業跟著走;打火機,整個產業鏈往慈溪市遷移;合成革產業則整體遷往麗水;應對宏觀調控,9家民企一聯合就搞出個中國第一民間財團來。溫州人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有錢大家賺”。追究起來,溫州經濟的原動力,很大程度上是民間借貸立了汗馬功勞,而這,也是與溫州人的抱團精神分不開的。 寧波人也說很團結,遍布各地的寧波同鄉會組織就是一個象征。但是,有人說寧波人往往是在成功之后才會發起或加入同鄉會等組織。寧波的企業,尤其是現在的本土企業,還是單打獨斗的多。比如雅戈爾到上海,只是自己一家“孤軍深入”,據說同是做服裝的杉杉也到了上海,兩家的聯系是少之又少。 推究起來,寧波是誕生世界級工商巨子的地方。世界船王董浩云(香港特首董建華之父)、包玉剛,擁有“東方好萊塢”的邵逸夫、“臺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毛紡大王曹光彪、幸福企業集團董事長的王寬誠等等,這些成功“寧波幫”老板的成功幾乎從來不依靠“群眾運動”,而是靠超前的預見能力,靠的是企業家的遠見卓識。 而溫州的大企業是靠許許多多的小企業“烘托”出來的。正泰集團新聞發言人曾經對筆者說,上海市給出很優惠的政策,希望正泰集團“遷都”上海。正泰對此說“不”,原因是正泰離不開上百家為他配套的小企業。 溫州人的抱團精神還體現在他們的行業協會和商會組織上。有一個例子說明溫州的商會和行業協會有著很高的威望。莊吉集團的創始人陳敏原本是企業的董事長,為了全心全意當好溫州市工商聯副會長、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的職務,陳敏將董事長一職移交給他的合伙人鄭元吉,而他自己在公司里只擔任監事一職。待到幾起反傾銷事件浮出水面,溫州商會的作用就更加彰顯了(溫州打火機打贏反傾銷官司就是在溫州商會組織下獲得的勝利)。 當然,如果溫州人過于沉醉于自己的鄉音鄉情圈子,其抱團行為的負面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浙商》雜志系列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