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
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行業專題--石油業 > 正文
 

53美元油價已呈脫韁之勢 中國蔓延油價恐高癥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09日 11:30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陳 挺 李振華 實習記者 曾蓉蓉 北京報道

  53美元油價“脫韁”了。眾生奔走相告,有人喜形于色,有人捶胸頓足。

  美國時間10月7日(周三),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原油期約突破53美元,11月交割的原油期約開盤伊始,一度升至53美元的歷史高點,最后收于每桶52.67美元,漲0.65美元 。

  市場炒作的主要消息有,殼牌石油(Shell)在尼日利亞奈及利亞的石油工人意外舉行了罷工。

  前一日,NYMEX11月原油期約攀上了52美元。主要是因為美國政府公布的原油庫存增幅低于預(EIA)公布,截至10月1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110萬桶,低于分析師平均預估的220萬桶。

  技術分析師稱,油價有上沖60美元/桶的可能性。

  10月8日,記者致電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咨詢國內成品油價格會否同步上調,價格司的有關官員表示,價格上調一方面是根據相關的規定:即根據紐約、倫敦和新加坡三地的加權價格來計算,只有漲跌超過8%才能調價。但他同時指出,調與不調,不僅僅是國際油價問題,還有其它一些因素需要考慮。

  價格管制破冰

  管還是不管?這是個問題。

  今年的“十一”,四川省物價局的工作人員過得一點都不輕松。面對一路狂漲的市場價格,物價局于9月初取消了于今年4月份實行的尿素零售最高限價制度,但仍然保留了出廠價格最高為每噸1400元的限制。然而就這一條,如同捅了個馬蜂窩。

  9月20日,四川省化肥行業協會代表全省尿素企業向省政府遞交緊急報告,請求取消尿素出廠限價措施,或者將限價幅度提高到每噸1600元。這是首個以協會名義要求地方政府取消化肥限價政策的案例。

  據四川省物價局一位人士介紹,報告上交到省政府后,因為沒有及時得到回復,該協會又向省政府遞交了另一份報告,建議有關部門就涉及化肥生產的能源、運輸等價格舉行聽證會,并嚴格執行國家政策,保證氣、電、煤、運的供應。

  這一下,又將四川省政府推到了被動的位置。因為四川省內有8家生產企業、400萬噸左右的尿素是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肥的原料主要為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而天然氣的定價權卻在中央政府。面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價格狂飆,上漲還來不及,下調無異于白日夢話。

  而運輸中的最大項——火車的運輸價格,定價權是在鐵道部,四川省同樣沒有“話事權”。

  漲還是不漲,這確實是個難題,因為化肥屬于三農行業范疇,是國家嚴格控制價格的行業。在今年7月份,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鐵道部、交通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化肥供應工作穩定化肥價格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確要求,“對化肥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仍實行政府指導價以及進銷差率、批零差率或最高限價形式管理!倍诖酥暗4月19日,發改委曾下文明確規定,企業生產的各品種化肥出廠價格,一律“只許下降、不得提高”。

  如果放手市場自己調節,那么化肥價格的上漲將很快抵消今年以來,為了確保農民收入增加,國家所做的種種努力。

  而陜西省物價局已經在9月28日向全省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嚴管化肥價格。這種嚴厲的價格管制不僅僅是陜西一家。還有浙江、安徽、河南河北寧夏上海、廈門、蘇州等地。

  但企業也有應對策略,據河南省城調隊的一位官員介紹,生產企業多采用變通的辦法提高出廠價格,所以實際上價格并沒有得到控制。比如尿素,國家規定每噸1500元,但化肥廠按此價開票后還要另加400元現金,實際價格每噸1900元。

  為此,湖南省物價局在8月中旬,則索性全部解除尿素、鉀肥價格干預:出廠價格由企業定價,不再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尿素、鉀肥的流通經營取消差率控制。

  產業鏈上的財富再分配

  面對因為油價上漲帶來的沖擊,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企業有的笑、有的哭、有的四處叫喚找奶喝。

  為了保證化肥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商務部、鐵道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聯合下發通知,對化肥生產用電實行優惠電價,鐵路運輸繼續實行優惠運價,免征鐵路建設基金,并從今年1月1日起恢復對尿素生產增值稅先征后返50%的優惠政策。

  但別的行業卻沒有如此幸運。如農膜的價格9月份雖然同比上漲20%。但企業卻都笑不起來,因為產品原料的價格漲幅更加迅猛——用于生產農膜的基本原料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37.5%;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上漲了41.4%;乙烯醋酸乙烯上漲了67.4%。為此,中國化學和石油工業協會的人士介紹,國內幾家大型農膜原料生產企業有的停產,有的則轉而生產盈利水平較高的制鞋用產品。

  這幾乎是身處產業鏈下游產業企業的共同無奈——9月25日,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組織上海氯堿、齊魯石化、浙江巨化等十四家產能占全行業50%以上的國內骨干PVC(聚氯乙烯)生產企業的經營負責人在杭州召開緊急市場研討會。

  10月8日,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文雷在接受采訪時承認,這次開會的原因之一是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供應緊張;尤其是原油在漲,而且漲的幅度比較大。但是下游產業——如PVC管材、塑料薄膜、電纜料等生產企業因為直接面對消費者,加上市場競爭激烈,要“提價是很困難!彼,它們的承受能力也比較有限。

  而組織這個會議的目的,一方面是“大家在一起碰一碰情況,希望大家能穩住!绷硪环矫媸菙D泡沫,防止中間商利用這種市場波動拼命造市場、抬高價格,以免市場發生大起大落。

  但處于行業上游環節的企業情況就不一樣了。中石油、中石化的對策是聯合限定“兩聚”(聚乙烯和聚苯乙烯)最低價。9月9日,中石油中石化共同協商,聯合限定最低價:LLDPE和HDPE兩個品種的最低價格不得低于10000元/噸;LDPE最低價格不得低于13000元/噸;PP最低價格不得低于11300元/噸。

  社會的財富,就這樣通過產業的剪刀差,重新進行著分配。

  從今年上半年的深滬兩市的上市公司半年報統計來看,“石油、化學、塑膠及塑料行業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增長64.60%,在所有行業中排名第四。”但在下游的化工環節,卻有7家化工類上市公司明確表示其業績受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影響而導致業績下降50%以上。

  這種財富的重新分配不僅僅是化工行業,而是全方面的。8月底,為了應對北京市的成品油價格上漲,北京市運輸管理局向北京市政府提交了“擬在租價外加收燃油加價”的方案。如果方案獲得通過,今年國際游資通過炒作國際石油期貨市場,從而帶動中國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帶來的一系列價格調整,就最終傳導到終端消費者身上。

  雖然國內幾大航空公司的人士表示,目前機票沒有調價計劃,但這種堅持能夠挺多久還是一個未知數。9月28日,全球快遞業巨頭聯邦快遞對外宣布,受油價上漲影響,該公司將從10月份起把燃油附加費從原來的5%調升至8%(聯邦快遞公司所收取的燃油附加費是根據飛機燃油價格所決定的)。

  “沒有想象的嚴重”

  “毫無疑問,油價的持續走高將會減緩一些中國經濟增長的步伐!苯洕鷮W家袁鋼明說。

  花旗銀行環球金融集團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表示,根據他們的估計,原油價格全年每上漲10美元,中國GDP將回落0.3個百分點。

  而亞行則預測,如果從2004年第二季度一直到2005年第四季度,國際原油價格保持在40美元每桶,中國GDP將回落0.8%;如果保持在50美元一桶,中國GDP將回落1.1%。

  另一方面,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走高,將使目前中國通貨膨脹增添壓力。

  此前,一些經濟學家和官員表示,今年下半年,糧食價格上漲因素消除之后,中國的CPI指數將會掉頭向下,通脹壓力將會大大減輕。袁鋼明則表示“它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他說,石油價格上漲成為推動通脹率上升的新因素,同時其他短缺的因素如煤炭、電力等價格會進一步向市場價格靠攏,這仍將推動CPI的上漲。

  黃益平表示,油價全年每上漲10美元,中國CPI將提高0.4%。而亞行的估計略微不同,亞行報告稱,從2004年第二季度一直到2005年第四季度,國際原油價格保持在40美元每桶,中國CPI指數將增加0.5個百分點,如果保持在50美元每桶,CPI指數將增加0.8個百分點。

  亞行中國辦事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還表示,中國未來的通貨膨脹受能源、運輸等成本的推動影響將大為增加。

  袁還說,中國經濟本身增速在9%左右,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不足以將經濟增速降到很低的水平!案咚僭鲩L的經濟本身對一定水平通貨膨脹具有承受力,只要不超過太大的限度,上漲的石油價格對中國經濟打擊有限。”

  而北大中國經濟中心宋國青教授更是認為,“油價上漲后果沒有想象那么嚴重”。他認為,美元受通脹的影響,兩年內已經貶值了大約30%,因此現在的石油價格以美元計價,才顯得價格過高。

  “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傳導,關鍵看人民幣匯率問題!彼f。

  由于人民幣實質性的緊盯美元的政策,中國將為油價的上漲付出代價。假設2005年原油進口量與2004年持平,每桶平均為50美元,中國為進口石油需要440億美元,將比平均31美元的油價多支付大約160億美元。

  這一現象已經得到政府決策層的主意,一位政府高層官員曾表示:“應研究一下匯率對資源性產品的影響!

  亞行此前也暗示,亞洲各國實行更靈活的匯率政策應對油價上漲大有好處。不過還有其他建議,“中國需要提高石油的利用效率。”亞行中國辦事處克魯斯.莫里說。他同時還表示,節約石油的使用是長期的工作,短期內成效并不會顯現出來。

  亞行統計顯示,中國石油利用率明顯偏低,只及亞洲平均水平的一半。這表明降低油耗,改變目前生產效率將大有可為。(本報記者何華峰對本文亦有貢獻)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油價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國青闖入亞青賽決賽
2004諾貝爾獎
雅爾北京音樂會
最新汽車降價信息
2004中華小姐環球大賽
中國高官參加七國會議
海軍音樂劇《赤道雨》
你最喜愛大學;赵u選
全國萬家餐館網友熱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