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與發展報告發布 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引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8日 13:30 新華網 | |||||||||
新華網南京9月28日電(記者姚玉潔)“中國扮演了此輪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的角色。”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九月中旬在北京舉行的“2004年貿易和發展報告”發布儀式上,貿發會議全球化和發展司負責人弗拉斯貝克這樣贊譽中國經濟。 這是《貿易與發展報告》首次在日內瓦以外的地點首發。對此,中國商務部國際司副司長尹宗華的理解是:“它說明中國經濟正更為強勁地帶動著全球經濟增長,也說明貿發會
亞洲銀行的最新報告認為,2003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3%,今年將上升到15%。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魯本斯.里庫佩羅曾公開表示,在世界經濟版圖上,中國正脫穎而出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發動機。 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首先是通過對外貿易發揮出來的。2003年,中國對外貿易額超過法國躍居世界第4位,而中國商務部副部長于廣洲預言,中國今年外貿額將達1萬億美元以上。根據美國摩根士丹利財團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的一份研究報告,2003年中國外貿進口吸收了美國出口增量的22%,德國出口增量的28%,日本出口增量的32%。 “中國經濟崛起本質上和日本戰后的經濟奇跡不同,”摩根士丹利公司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中國經濟的外向型特征讓其他國家更容易從它的成長中獲益。”亞洲被認為是中國貿易迅速發展的最大得益者。據亞行統計,2001至2003年間,東亞發展中經濟體出口增長的50%以上來自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事實上,亞洲經濟復蘇快于世界其它地區被認為正是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結果。2003年,對華出口為韓國、新加坡和泰國的經濟增長貢獻了3至4個百分點,更拉動馬來西亞經濟增長達7%左右。 “中國機遇論”在世界越來越有市場。斯蒂芬.羅奇說,過去10年中,中國出口增長兩倍多,但中國三分之二的出口增長來自發達國家的在華企業及合資企業,這種增長正是美國、日本和歐洲制造商所需要的。德國《經濟周刊》撰文指出,中國的上升早已不再僅由繁榮的出口經濟推動。在中國較發達的東部地區形成了一個具相當程度的購買力、不斷壯大的中產階層,他們帶動了對汽車、房子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需求。這個巨大的市場給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造成了強大而持續的誘惑。《2003年世界投資報告》稱,2002年,中國創紀錄的530億美元流入量使它取代美國成為當年全球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接受國,這也是發展中國家首次成為外國直接投資的首選目的地。 中國市場在各大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許多跨國巨頭將地區總部或研發中心從其它國家或地區移至中國。僅在2003年一年,索尼將大中華及韓國地區業務管理部門移至北京;摩托羅拉公司北亞地區總部在北京成立;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將大中華區總部從香港移至上海;霍尼韋爾也將亞太區總部從新加坡遷至上海;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則在上海設立了第三家全球級的研發中心;諾基亞更將大中國區從原先的亞太區中獨立出來,直接向芬蘭總部負責。中國市場的受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市場在諾基亞的全球戰略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諾基亞將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研發和營銷力度。”諾基亞大中國區高級副總裁趙科林日前表示了他對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手機市場的重視。 截至今年7月,中國的手機用戶已超過3.1億戶。另一家手機生產商摩托羅拉則計劃到2006年將在華投資總額增加到100億美元,并在中國建設世界級的研發基地和生產基地。該公司2004年中國市場凈銷售額已占到全球凈銷售額的10%。 美國著名投資銀行高盛公司2003年發表的報告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07年超過德國,2015年超過日本,2039年超過美國。盡管這個預測的準確性仍有待驗證,但中國的西部大開發和振興老東北工業基地計劃,以及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都讓世界對其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充滿信心。斯蒂芬.羅奇說:“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