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轉型:疥癬之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4日 15:23 《全球財經觀察》雜志 | |
薄熙來上任以來,聽到最多的詞,大概就是反傾銷了。然而,管理者和企業家在這個問題上獲得的信息并不平等。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公布的2003下半年反傾銷統計報告,盡管中國出口產品被實施反傾銷措施的達23項,列世界第一;但是,在薄熙來看來,中國入世之后不久,全世界反傾銷案例同比數據有所下降;而從相對數量來看,2003年反傾銷涉及的貿易額約為100億美元,而2003年出口總額約為4300億美元,不到3%。正所謂疥癬之疾。 然而,同樣的問題,對林坤德來說,卻是不能忍受的。林坤德是汕頭粵興企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2004年7月6日,美國商務部(DOC)對中國蝦類產品傾銷案作出初裁,認定傾銷行為存在,并將對從中國進口的蝦類產品征收7.67%至112.81%的反傾銷稅。最后,53家應訴的企業,僅有21家獲得了49.09%的平均稅率,粵興也是其一。對林坤德來說,這是個令人失望的結果。 林坤德的另一個身份是汕頭水產加工協會的副會長,按浙江舟山出口水產協會副秘書長周正海的說法,廣東的汕頭和湛江正是這次美國商務部集中調查的地區。 在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蝦類產品總量里,廣東排在第一,浙江排在第二。而美國市場上的蝦有90%有賴進口,來自中國、巴西、厄瓜多爾、印度、泰國和越南等6個國家的蝦占據了美國蝦進口總額的75%,總價值約為24億美元。 “49.09%的稅率也不能接受。”初裁結果出來一個星期以后,林坤德和汕頭水產加工進出口協會的會長陳耀廣一道,帶上30多家企業到商務部尋求支持。 與此同時,湛江國聯公司總經理李忠卻顯得沉穩許多。應對美國的反傾銷指控,李忠早就有所謀劃。早在2003年3月,國聯就開始和美國“黃金海岸”水產有限公司談判購買美國本土商標。結果這次初裁結果作出的第二天,國聯的蝦就貼上了美國“黃金海岸”水產有限公司的“好日子”商標上了飛機銷往美國。國聯公司2002年就遭遇過類似的貿易壁壘,當年6、7月份,中國一條蝦也沒能銷到美國。李忠當時一邊花重金把產品送去權威機構檢測,一邊寫了封信給當時的副總理溫家寶。 蝦類企業的遭遇只不過是最新的例子而已。紡織、服裝、電子、玩具等,這些中國成長最快、最具競爭力的行業,在入世兩年后,第一次遭遇到反傾銷高潮。1994年的時候去美國,見到地攤上賣的盡是鄉鎮企業的產品;“我們國內賣200多塊錢的夾克襯衫,到了美國只賣5美金。”江蘇紡織(600981)的董事長陳樹楊告訴本刊。在國內市場經過數輪價格戰之后,“中國制造”正以自殺式的出口走向國際市場。“3個月后紡織品配額取消最可能帶來國內企業對海外市場的無序進入,導致我們有把柄可抓,對方會不斷通過反傾銷指控和設置貿易技術壁壘來反擊。”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的一位分析師表示。 遭遇反傾銷,他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找政府。找政府到底有什么用?只能是利用有關WTO的規則和慣例。遺憾的是國內沒有相關的法律。9月16日,商務部反壟斷辦公室成立,能夠為涉案企業提供法律支持的《反壟斷法》尚在審議中。WTO上海研究中心主任汪堯田表示,我國現有應對反傾銷的法規一是WTO的反傾銷法,一是2001年底由原外經貿部出臺的《出口產品反傾銷應訴規定》。這兩份都是規范性文件,事實上只是從側面給企業起到參照作用。正如舟山出口水產協會副秘書長周正海所肯定的,連律師都要企業自己花錢來請,企業才是應對反傾銷的主體。 寄希望于國家交涉的林坤德來到北京,和商務部公平貿易局的王世春局長碰了面,表示不能接受初裁結果。商務部對此很重視,專門為此開會討論。 反傾銷的原因以及應對措施,在薄熙來公布的15個課題中,唯一與此有關的是第六個。占到了1/15。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