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最新報告:中國經濟宏觀調控仍在十字路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3日 07:22 中國經濟時報 | ||||||||||||
高盛公司發表最新研究報告,認為中國的政策選擇應迅速從行政控制轉向市場調節,近期內,政策向利率和匯率等更有效的調控手段轉變的可能性還很大 -本報記者 單羽青 近日,高盛公司中國經濟學家梁紅發表最新研究報告。報告認為,盡管經濟實體及貨
下調對2005年中國GDP增長率的預測到8.1% 報告中,高盛公司再次調低了對2005年中國GDP增長率的預測。今年4月下旬,鑒于2004年第一季度的各項數據好于預期和一些緊縮性政策的出臺,高盛曾將中國2004年GDP的預測從9.5%上調至9.7%,而將2005年的預測從9.2%下調到8.3%。現在,高盛預計明年外部需求將呈減弱趨勢,因此將2005年中國GDP的增長率的預測再調低20個基準點到8.1%。 高盛認為,2005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強勁、穩健的增長,也就是說經濟不會硬著陸,但與2004年初的迅速增長相比會有所減緩。強大的內需仍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與投資相比個人消費所發揮的作用將日益加強。 行政措施被用來調控經濟,風險越來越大 報告指出,四月末以來,大量行政措施被用來調控經濟,政策性風險變得越來越大。但同過去相比,現階段政策調控實施較早,高盛認為,因為政策失誤而導致硬著陸的風險還沒大到讓其改變基本觀點的程度。五月以來的有關數據證實了這種判斷,市場四五月時對于在短期內出現硬著陸的擔憂有些過火。因為中國的進口需求仍然保持旺盛,個人消費也正在拉升,投資過熱已經有所調整并在逐漸減緩。 中國仍處于宏觀調控的關鍵階段。就是說,中國還不能肯定的說現在已經成功地走上一條實現經濟軟著陸的道路。目前對中國而言,減少行政干預,尋求一條以市場為基礎的、能夠切實有效地抑制經濟過熱的途徑已迫在眉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以來的一年里,利率和匯率都沒有任何變動,而結果是銀行信貸的環比增長率由2003年10月份的32%降到現在的不到10%。經濟和信貸的明顯收縮完全是行政干預的結果,這不僅增加了經濟硬著陸的風險,而且犧牲了效率。 報告列舉了這些風險的所在: 首先,行政控制增加了調控不當的可能性。就是說,可能會由于控制過度而導致意外的經濟硬著陸。其次,行政性的緊縮政策可能只治標不治本,即它并沒有解決經濟過熱的根本原因。長此以往,政策的實際效果將大打折扣。最后,從較長一段時期來看,一些行政干預措施的實施似乎與中國全力推行市場經濟的初衷背道而馳,這將導致潛在的資源配置不當,扭曲經濟激勵機制。 換句話說,雖然行政措施已在短期內使政策制定者達到了一些經濟調控的目標然而,既要保持經濟調控又要避免過分挫傷經濟增長動力,必須通過利率和匯率的調整,實施一種更高效的政策組合。 尋求以市場為基礎的、能有效抑制經濟過熱的途徑迫在眉睫 報告認為,要使人們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更為樂觀的態度,中國應采取以下的政策調整措施: 1、應盡快減少行政干預,貨幣供應和銀行信貸增長減速的趨勢必須得以扭轉,以避免過度挫傷經濟增長的勢頭。 2、在貨幣供給和銀行信貸將出現回升的跡象時對利率進行50到100個基準點的調整。同普遍認識相反的是,因為中國是世界上企業負債率最高的國家,利率在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當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3、引入更富彈性的匯率管理體制對確保中國的宏觀調控順利進行意義重大。盡管與今年年初相比對人民幣升值的期望有所降低,但如果仍實行人民幣釘住美元的貨幣政策,隨著中國經濟變得更富有更國際化,中國政府宏觀調控的復雜性在短期和長期都會加大。 4、2005年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 投資者應該關注的幾個數據 報告建議投資者,未來的幾個月,密切關注中國每月公布的數據。 高盛預計,今后幾個月經濟活動數據同比增長率進一步放緩,而環比增長率趨穩。廣義上的貨幣供應量和銀行信貸的持續減少值得關注。這是在調節銀行信貸方面行政干預過度的表現。目前貨幣供應和貸款增長率已經遠遠低于年初中央銀行定下的目標。如果在今年第四季度,貨幣供應仍繼續減少,明年下半年出現硬著陸的風險將會大大增加。因此,有關貨幣供應和銀行信貸方面數據的變化將成為關注的焦點,因為它們標志著收回行政手段的成效如何。 在評估通貨膨脹對整體經濟所帶來的壓力時,CPI和生產價格指數仍然是非常有價值的重要參數。過度的依賴行政手段的調控使得政策傳導的機制和力度都很難準確估量,這些都將繼續給短期內通貨膨脹的預測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即使貨幣供應可以有效地得到控制,迅速攀升的貨幣周轉率依然可能導致短期內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由于國內居民是銀行存款的主要持有者(中國廣義貨幣的儲存量約占GDP的190%),并且他們規避通貨膨脹風險的手段非常有限,如果實際利率長時間為負,通貨膨脹的預期可能進一步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