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國的最新動態嗎﹖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眼下卻存在勞動力短缺。
別感到好笑。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Ministry of Labour and Social Security)在9月初報告說﹐作為國內兩大出口基地﹐上海周邊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廠目前存在嚴重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同時招工也變得越來越難了。更糟糕的是﹐這些出口企業難以招募到的是那些來自偏遠農村地區﹑沒有技能的低收入流動勞動力。
上個月﹐投資銀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駐香港的經濟學家梁紅就對此發出警告。在8月中旬的一份報告中﹐她指出﹕“鞋子和紡織品等低文件商品生產商突然遭遇了流動工短缺的打擊﹐而在過去二十年里流動工的供應似乎是無窮無盡的。”她接著補充說﹕“這將給中國和全世界帶來深遠影響。”
勞動力匱乏現象無疑會改變傳統的經濟思維方式。花旗集團(Citigroup)駐香港的經濟學家黃益平表示﹕“大量工資過低的流動打工者一直是中國出口業發展的動力。”
多年來﹐經濟學家們總是認為中國高達9億的農村人口為東部沿海地區的工廠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廉價勞力。他們指出﹐源源不斷的農民工愿意以長時間的勞作換取少得可憐的工資﹐這就確保了中國商品的價格在全球市場上始終占盡優勢。這一他人無法抗衡的競爭優勢將導致外資今后幾年內繼續流入中國﹐并推動中國經濟保持過去幾十年里持續快速發展的勢頭。
可如今﹐廉價勞力資源似乎干涸了。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報告﹐珠江三角洲區域的工廠目前缺少約200萬工人﹐勞動短缺還影響了福建和浙江等一些制造業大省。
輕工業勞力短缺現象的原因之一是工人們的工資太低﹐而工作條件太差。相比之下﹐經過多年的停滯不前﹐國內農村地區的收入有所上升。根據官方統計﹐中國的食品價格在截至8月的過去一年里增長了14%﹐谷物價格上漲最快﹐漲幅高達三分之一。此外﹐政府還提高了農業補貼﹐并削減了農業稅﹐因此農民的收入有所提高。瑞銀(UBS)駐香港的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說﹐月度農業收入在過去兩年里上升了近40%。“農業收入一成不變的時代過去了﹐也許是一去不復返了﹐”他在9月份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原因不止一個。安德森指出﹐人口狀況變化也起了一定作用。近年來在城市打工的約1億農民中﹐大多數人的年齡在18至26歲之間。在農村剩余的人口中﹐許多人不是年紀大了就是拖家帶口。換句話說﹐他們不能充當廉價流動勞力的后備軍。
(稿件來源:《遠東經濟評論》雜志,轉載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