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臨滄市永德縣小勐統鎮班老村支部書記李德仁
圖為:臨滄永德縣班老村
今年,公安部加大了打擊毒品的力度。接下來,我們繼續關注,如何利用經濟手段來禁絕毒品。毗鄰中緬邊境的云南臨滄市被公安部列為禁毒重點整治地區,下面這段畫面,是我們記者在當地采訪時拍到的。今年9月7日,臨滄警方在永德縣小勐統鎮發現了一起武裝販毒案。我們從鏡頭中可以看到,緝毒公安與武裝販毒嫌疑人進行了一場殊死搏斗。繳獲海洛因29塊,重計10多公斤,手槍一支,子彈6發,手榴彈1枚。販毒嫌疑人在逃跑2天后,被抓捕歸案。經過審訊,公安部門發現,抓獲的販毒嫌疑人都來自臨滄永德縣班老村。班老村因為有不少村民用背簍為毒梟運毒品,所以在云南當地有背毒村之稱,那里的農民為什么要背毒、販毒呢?最近我們的記者翻山越嶺,走進了這個神秘的村寨。
班老村狀況
班老村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永德縣境內,記者從永德縣城出發,乘車6個小時,再步行4個小時,來到了班老村村委會所在地班老寨。臨滄市永德縣小勐統鎮班老村支部書記李德仁告訴記者,“我們村與緬甸接壤,從勐統到緬甸一天就到了。所以一些農戶在當時生活貧困思想愚昧,到緬甸去打工,上老板的當,經受不起老板的誘惑,人家給3、500元,1000元就冒著生命危險幫別人背毒品。”
據班老村支部書記李德仁介紹,班老村離緬甸的果敢地區只有40公里,歷史上通往緬甸的古絲綢之路就經過這里,隨著道路的變遷,昔日騾馬喧囂的班老村,逐漸變成了一個被人遺忘的的死角,村民的經濟由此變得越來越困難。在建國以前,村民開始把幫毒梟背毒運毒作為謀生的手段,并在當地形成了傳統。臨滄市永德縣公安局政委李云龍說:“村民主要以馬仔的形式幫境外的毒梟毒販背毒品,再販運到保山等內地去,當時群眾舉報,班老村基本上家家都販毒,成了我們永德農民常常販毒的一種禍害洪流。”
李云龍告訴記者,這幾年永德縣破獲的販毒案件中,屬于農民幫境外毒梟毒販,背毒運毒的就占了85%,僅班老村一個3000多人的村莊,因為販毒被抓的就有90多人。李云龍表示:“ 有的幾百元錢、有的幾千元錢就為毒梟和販毒犯運送大量的毒品,這是貧窮所造成的。”
據了解,班老村在2002年前,人均年收入僅300元,而村民為毒販背毒運毒,一次就能獲利幾百到上千元,對于連玉米飯都吃不飽的村民來說,背毒運毒的價錢無疑對他們充滿了誘惑,于是班老村的村民不惜鋌而走險去背毒謀生,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建國后也沒有改變。那么。班老村究竟貧窮到什么樣的程度呢?臨滄市永德縣小勐統鎮班老村支部書記李德仁告訴記者,“當時我們班老村60%左右的人都吃不飽,老人孩子連車子什么模樣都沒有見過。”
村支書李德仁給了我們這樣一組數據:班老村管轄14個自然村,98%是山地,2003年,人均占有糧食僅259斤,人均年純收入僅380元。是屬于典型的貧困村。
小小的班老村在全國毒品犯罪中,居于什么樣的位置?我們可以根據這樣幾個數字來推算。據公安部門掌握的數字,目前全國有十分之一的毒品來自臨滄,臨滄的毒品一半來自班老村所在的永德縣。而當地最近5年抓獲的販毒分子,又有85%是班老村的農民。班老村的農民之所以鋌而走險,去背毒販毒,當地貧困落后的經濟是一個重要原因。現在當地政府也認識到這一點,并且開始動用經濟手段,來幫助農民盡早脫貧。
經濟發展
記者從班老村村委會出發,往西再走3個小時的山路,便到了班老村的崩龍寨。沿途記者見到的都是郁郁蔥蔥的甘蔗林。臨滄市永德縣班老村崩龍寨村民沙開相說:“現在政府扶持開發種甘蔗,現在種甘蔗收入也提高了,每年收入都是5000、6000元左右。
村民沙開相,家里有4口人,共12畝山地,過去土地都是種的玉米,每畝地收入只有400元,從去年開始,政府扶持他們改種甘蔗,現在每畝地能收入700元。沙開相說:”基本上是翻倍了,現在種甘蔗的都多了,我們寨子有70%、80%的人都種了甘蔗了。”
沙開相告訴記者,崩龍寨村民大部分的收入來源都靠種甘蔗,政府除扶持他們種甘蔗外,還幫助他們發展養牛、養豬等副業,現在崩龍寨人均收入已經從2002年的300多元增加到600多元。2000年前,崩龍寨能有玉米飯吃的人家就是富裕的,而現在大多數人家都有錢買大米吃了。 沙開相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一些了,收入也提高了,這一兩年沒有人去背毒了,有錢用了,大家都不去背毒找死了,哪個都想過好的生活,有錢了就不去背毒找死了。”
在崩龍寨記者見到,有些村民的房頂上已經有了電視接收器,有些村民已經蓋起了樓房。沙開相告訴記者,今年的甘蔗是一個好收成,他將為家里添置一臺電視。沙開相表示:“條件好了,收入一部分就想買一臺電視機改善生活。”
據沙開相介紹,自從2000年云南省把班老村列為全省毒品重點整治村以來,臨滄政府和公安局、扶貧辦等有關部門,多次派工作組到班老村,幫助村民改變靠背毒運毒生存的方式,為村民尋找新的經濟來源,現在崩龍寨再沒有人出去運毒背毒了。李德仁告訴記者,“近幾年通過開發以后,毒品整治的宣傳,甘蔗開發,多方面工作以后,班老的販毒情況逐漸減少。”
班老村支部書記李德仁告訴記者,班老村14個自然村中,現在已經有6個村通過發展地方經濟,人均年純收入從過去的300元增加到了人均600元,徹底結束了背毒運毒的歷史,有些村民還積極參與禁毒。5年來,村民配合公安,共抓獲毒販6名,繳獲毒品100多公斤。臨滄市行署副專員 張中義告訴記者,“政府鼓勵村民依托當地的資源優勢,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然后利用我們縣里的龍頭企業,來鼓勵他們種甘蔗,茶葉,來發展經濟,實現脫貧致富。”
現在班老村有剩余勞動力2000多人,為了徹底杜絕村民背毒,臨滄市政府正在為他們組織勞務輸出,前不久已經向深圳輸出200多人。張中義說:“ 鼓勵他們去打工,減少去境外販毒,公安、扶貧辦合力攻堅。”
班老村的農民從背毒到遠離毒品,離不開政府對他們在經濟上的扶持。最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部地區毒品犯罪研究報告》剛剛完成,報告中也指出,貧窮是導致西部貧困地區毒品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國很多地方,也都和班老村一樣,通過扶貧,發展地方經濟來提高治理毒品的效率。
全國形勢
針對一些販毒情況嚴重的地區,早在1999年,國家禁毒委和公安部就把全國13個縣市列為掛牌重點整治區。把云南的昆明、大理,廣東的廣州、深圳定為毒品集散地和周轉站,四川的昭覺、寧夏的同心、貴州的盤縣、甘肅的東鄉定為外流販毒嚴重的地區;把云南省內通往緬甸木姐、果敢、佤邦的三條陸路通道和福建、廣東、深圳、大連到境外的幾條水路通道列為重要販毒通道,進行重點整治。
據國家禁毒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全國重點整治區,政府有關部門都是把禁毒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層層落實責任。把重點整治與發展經濟、扶貧攻堅相結合,通過發展經濟讓當地百姓脫貧致富,從而達到治本的目的。截止到2004年上半年,全國13個重點整治區,已有8個地區有效解決了販毒問題,不再列入國家禁毒委和公安部掛牌重點整治的范圍。
據國家禁毒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1999年至2004年4月,13個重點整治地區共破獲毒品案件1903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866名,繳獲海洛因272千克,冰毒1113千克。
最近,公安部禁毒局在全國范圍內,加大了毒品重點地區的治理工作。明天,公安部將在云南召開全國禁毒重點地區治理工作會,商討根除毒品犯罪的辦法。從班老村的故事中,我們也看到,販毒雖然是一種刑事犯罪,但是它里面包含了社會經濟上的原因,只有采用經濟手段,改善當地的社會環境,才能更有效地消除犯罪根源,讓老百姓遠離毒品。
記者:曾曉琳 曹莉
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 《經濟半小時》 首播時間:21:30
重播時間次日: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