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完稅憑證缺失 九成納稅人不知已繳多少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0日 07:46 北京晨報 | ||||
作為個人信譽證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完稅憑證在經濟生活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然而,有很多納稅人并不知道可以獲得完稅憑證這回事兒。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復雜的手續也讓想辦完稅憑證的人望而卻步。 困境:九成納稅人不知繳了多少稅 上了10年班,月月納稅,但自己到底繳了多少,中學教師王曉平心里并不清楚。 在現實生活中,像王曉平這樣的人還有很多。記者日前抽樣調查發現,90%以上的納稅人都不知道自己繳過多少稅。單位把職工每個月應繳的個人所得稅直接從工資里扣除,有的單位甚至連工資條也沒有,職工根本不知道扣了多少稅。 因為完稅憑證的缺失,不少公民在辦理出國留學、在國外開設公司等業務的時候遇到了很多麻煩。 3年前,李先生準備在國外開一家公司,在辦理相應手續的時候,國外的審核機構要求他出示在中國的納稅證明。由于是通過單位代扣代繳稅款,他手中哪有什么納稅憑證?他當時根本不知道怎么辦理,等他打聽清楚,跑了無數趟單位和稅務部門,終于拿到這個證明時,誰知又過了審核期限,辦公司的事最終成了泡影。 問題:個人完稅憑證多年缺失 為什么90%以上的納稅人都不知道自己繳過多少稅?個人完稅憑證多年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桓教授表示,20年前剛開始納稅的時候,由于個人納稅額很少,憑證的意義不大。如今,個人納稅額增加了,但是由于成本和勞動力的問題,稅務局沒有給個人開具完稅憑證。“我們采用單位代扣代繳制,稅務局已經給單位開具整體的完稅憑證了”。 那么,單位能給職工開個人完稅憑證嗎?劉桓說,作為完稅憑證,單位自己開具的沒有法律效力。 而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志清則表示,沒有個人納稅明細單和個人完稅憑證,單位存在偷稅漏稅、多收稅款的嫌疑。 政策:北京開辦個人完稅憑證 北京地稅部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北京從今年開始實行個人所得稅的明細申報制度。也就是說,單位在向稅務部門繳稅的時候,同時也要向稅務部門出具單位員工納稅的明細單。其實,這一制度就是給個人辦理完稅憑證準備條件。 北京市地稅局要求,只要達到個人所得稅納稅標準,就要進行納稅明細申報。過去在稅務部門中內定的“重點”納稅人概念已經取消。市地稅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個人所得稅實行全員個人收入明細申報,個人獲取完稅憑證會變得更方便。 此外,從今年開始,如果個人需要完稅憑證,可以帶著單位開具的證明到繳稅所在地的地稅局辦理。但是,現在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已經可以辦理這一業務了。 手續:個人辦完稅憑證還是不容易 既然有了政策,那么個人完稅憑證到底怎樣辦理?記者電話咨詢了單位繳稅所在地交道口地稅所。 “你個人辦理完稅憑證?”接電話的工作人員有點詫異,“你辦了干什么呢?” 記者說是為了出國,對方讓記者直接找業務人員。當記者向業務人員說明情況后,業務人員說,他們只對單位不對個人,如果職工個人要辦完稅憑證,需要單位會計拿著該職工的相關材料,如個人納稅明細單、身份證復印件等,到地稅所來開。如果材料齊備,一周之內就能開出,不需要手續費。 職工個人能去稅務部門辦理嗎?記者又咨詢了西城區地稅局。對方表示,原則上說,個人也可以自己來開完稅憑證,但需要個人帶著單位的財務章、公章、單位稅務登記證副本等等。對方坦言,一般單位不會把這么重要的東西交給一個普通員工的,所以目前還沒有職工個人來辦理完稅憑證的。 看來,個人辦理完稅憑證,還是有點兒麻煩。晨報記者 代小琳 意義:完稅憑證有什么用 堵住繳稅漏洞 出入境、貸款、求學……百姓日常生活中已經越來越多地要用到作為評價個人納稅信譽的完稅憑證。 完稅憑證最重要的作用是讓納稅人做到心中有數。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志清說,現在,人們對于法律文書性的憑證很在意,納過多少稅,為國家做出過多少貢獻,有這樣的證明,納稅人有自豪感。 另外,有了完稅憑證,也有利于信息透明。原來的單位代繳個人所得稅的形式,納稅人和稅務機構不直接“見面”,全部由單位“代理”,有關專家認為這本身就存在漏洞。有了完稅憑證,個人繳多少稅,完全公開,中間人不能從中做手腳。 完善信譽體系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桓教授認為,更為重要的是,有了完稅憑證,有利于建立比較完善的個人信譽體系。因為,目前有可信度的個人信譽證明比較少,個人在辦理貸款、購房、購車等需要信譽證明時,很多出示的個人收入證明僅僅靠工作單位的公章證明,所以不少人利用這個漏洞借機弄虛作假,制作假證明書,使單位出具的收入證明可信度很低。因此,需要一些可靠的個人信譽和財產證明,而個人所得稅完稅憑證是非常可靠的證明書,還可以說明你個人收入的合法性。 “市場經濟是信譽經濟,依法納稅可以給公民帶來最高的信譽。隨著我國金融制度的發展,銀行很可能要根據個人的納稅記錄來判斷個人的經營、信譽情況,這會直接影響個人的經濟生活”。晨報記者代小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