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登場陷資金窘境 棉市機制面臨考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9日 15:35 《財經時報》 | |
據了解,部分資金緊缺的紡織企業已開始求助民間融資。專家擔心,民間融資利息高會讓企業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加大企業經營風險。此外,紡織企業資金緊缺也會波及棉花(資訊 論壇)經營企業,棉花賒銷情況愈加普遍,三角債形成幾率將大大提高 本報記者 李文科 剛剛參加了山東棉花供需見面會,山東銀岱紡織集團采購部楊經理對記者的第一反映是:“棉花消費照例現在該進入旺季,但今年市場非但不旺,反而像在倒退! 在他看來,最主要原因是涉棉企業普遍資金短缺!斑@與今年以來的宏觀緊縮政策有很大關系”。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中心主任孫淮濱,肯定了上述判斷。 他介紹,在紡織行業中,一些大型的紡織企業,比如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不會面臨資金難題。但是,中國的紡織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其比例大概占90%以上。中小企業融資難,加之上半年宏觀緊縮政策和去年棉價的大幅波動,使得紡織企業境遇更為艱難。 按照歷年的慣例,棉花市場現在應步入一個消費旺季和新棉上市的“非常時期”。但今年市場顯得格外沉寂,不論期貨、現貨還是電子交易市場,都籠罩著強烈的觀望氣氛。 業內人士告訴《財經時報》,新棉上市存在著諸多不明朗因素,如新棉收購定價、國家進口調控政策、一年多以來棉價的大起大落等都在影響目前的棉花行情。 但專家們并未因目前棉花行情低迷看低棉花后市行情。他們認為,棉市平穩對各方都有利,要維持棉市穩定,關鍵的因素是看中央政府下一步的宏觀調控政策導向。 他們同時表示,把棉市穩定的期待,基于國家政策的進一步動向,并非真正的市場行為;棉花市場體制應進一步完善,并促進國內棉市與國際的接軌。 新棉受困資金難題 前段時間,國家統計局對全國3911家重點企業進行的一次資金情況調查,也暴露出同樣問題。調查顯示,半數以上企業反映貸款難度增加,感到流動資金緊張。其中,紡織行業的資金緊張程度占所有調查行業之首。 按規定,去年新棉收購時,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貸款的企業,需在今年8月底即新棉上市前還清貸款。但有數據顯示,截止到6月底,內地棉區還貸率不到50%,許多企業在新棉上市前都面臨還貸壓力,舊債不還,新債難借,這直接影響到新棉上市后企業收購資金的到位。 業內人士透露,絕大多數紡織企業除擁有少量自有資金,此前主要依靠銀行貸款,部分面臨資金緊缺的紡織企業已開始求助民間融資。 專家擔心,民間融資利息高,必然讓企業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加大企業經營的風險。與此同時,紡織企業資金緊缺問題也會殃及棉花經營企業,棉花賒銷情況愈加普遍,形成“三角債”的幾率將大大提高。 棉花市場出現價格波動很正常,但2003年以來的暴漲暴跌實屬異常。孫淮濱告訴記者,紡織企業最怕棉價大起大落。在市場化的環境中,棉價大起大落必然增加企業風險,影響企業正常經營,進而還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在中航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分析師周林看來,棉價定位合理與否,要看市場是否相對穩定,一套合理的定價機制將有利于棉農、棉商、棉紡織三方利益,有利于產業健康發展。 據有關方面對國內一些棉花主產區的調查顯示,內地農民今年植棉的硬成本在9000元/噸左右,加上人工費用,合計約11000元/噸,新疆棉的成本低1000元左右;國家引導棉花市場的價格是13000元/噸。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業內人士普遍預期的價格為12000元/噸左右。 棉市長期看漲 從上面三項數字看,如果棉花市場預期的12000元/噸真能成為貫穿2004年后市棉價運行中軸線,就能對后市行情的發展起積極的作用。 然而現實是,目前棉市低迷,市場觀望心理嚴重。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交割結算部副總經理許諾告訴記者,目前,新棉上市存在諸多不明朗因素。比如新棉收購定價、國家的進口調控政策、一年多以來棉價的大起大落等,都讓市場格外謹慎,為棉花后市行情增加了不確定性。 山東銀岱紡織集團采購部楊經理認為,棉價維持穩定的關鍵,要看國家的下一步宏觀調控政策。對此,孫淮濱也認為,進口調控政策的處理非常重要,如何做到及時、有效地彌補國內缺口,防止進口調控政策的滯后關系重大。 周林告訴記者,目前棉價可能還面臨一輪跌勢,但從長期來看,2004/2005棉花年度的后市行情很可能保持在較高水平。 他的理由是:棉花經營企業庫存漸少,紡織企業庫存也已低于正常水平,急需補充庫存;紡織旺季到來,布機開機率提高,棉紗銷售略有好轉,紡織企業資金偏緊的狀況有所緩解;從價格上看,國內現貨、期貨、撮合價處于一個反復尋底的過程中,市場多方比較活躍,市場信心較前期明顯增強,處在一個逐步恢復的過程當中;紡織配額如能按時取消,也會帶動棉花需求。 另外,政府對棉價的大幅下跌表現出積極調控的姿態,更加注重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政策的扶持,政策性因素表現利好的可能性較大。 體制關鍵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家對市場的調控政策都不過是特殊時期的反映,更關鍵的,是棉花市場體制自身的建立和完善。 德潤林信息有限公司分析師李先生告訴《財經時報》,2003/2004棉花年度出現的跌宕行情暴露出棉花流通體制方面的缺陷:市場預警和風險控制機制幾乎沒有形成,涉棉企業簡單的追漲殺跌行為,讓他們飽受棉價劇烈波動之苦。 孫淮濱強調,促進有序競爭的棉花市場體系的形成很重要。他認為,棉市要“搞活”沒錯,但要有“度”,投機商過度投機炒作的行為應能得到控制。 不僅是現貨市場,期貨市場的規范化運作也相當重要,雖然現在期貨市場還處于低迷期,但作為市場主體的避險工具,期貨市場具有發現價格、套期保值等功能,規范化的期貨市場能給企業提供理性的價格信號。 業內人士普遍呼吁,國家在完善國內棉花市場化機制的同時,要促進國內棉花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使得棉花流通體制、進口配額管理等方面加快適應國際化、市場化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