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另一種資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5日 13:55 瞭望東方周刊 | |||||||||
文/孫大勝 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9月,國家環保總局發出公報稱,綠色GDP核算框架已初步建立,年內可能選北京、陜西等6個省市作為試點。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說:國際上實施綠色GDP的國家很多,主要是
事實上,改變單純以GDP來反映各地乃至全國的發展速度的做法,一直有人在強烈呼吁。2000年,當時的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曲格平就曾說:“我認為國家應該改變國民生產總值按GDP統計的方法,因為這種統計方法沒有扣除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損失,是一種不真實的統計。如果實行包括生態環境的統計,會使我們的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人大吃一驚,會看到很高的國民生產總值,因扣除自然資源和環境污染破壞損失而大大減少,這就會促使人們認識到: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不能再推行下去了。” 如果日本是一個農業國 曾經有一種說法:在20世紀40年代,日本即將被打敗時,美國人曾設想,徹底解除日本的工業能力,使之成為一個徹底的農業國,專門為日本提供糧食、水果……這樣,日本就永不再有發動戰爭的能力。 設想一下,今天的日本如果是這樣一個農業國,那日本無疑將是全世界名聲最好的國家,他的政客不會屢屢對其他國家發出咄咄逼人的叫囂;日本民族的謙恭本性會發揚光大——人們在這里會聽到連空氣中都彌漫著的“哈依”聲。絕不會有人強烈要求修改和平憲法;絕不會有人聲稱隨時可造出核武器;絕不會把自衛隊派到伊拉克。全世界的人們都會樂于來這個風景優美沒有污染的地方旅游。日本人也會像那個著名笑話里的懶漢一樣:不用奮斗就能直接過天天在海灘曬太陽的日子。 中國人曾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過著類似的日子。但那個時候日、英、法、俄、美等強盜還沒有完成原始積累——不像后來錢掙夠了不打家劫舍了穿上西裝開銀行裝紳士了,所以都跑到中國來打家劫舍。兩個日本兵扛枝步槍就能把一個縣的中國人攆得滿山跑,而一個縣的人想找個回擊的武器,除了鋤頭鐵锨也沒別的好使。中國有識之士從此就明白了,在完成了工業化的國家面前,農業國就像沒有骨頭的病人一樣,看著肥肥大大,可一個侏儒一指頭也能捅倒你。而完成了工業化的國家如美國,骨頭硬,即使冷不防被日本人偷偷一悶棍打翻,可一個鯉魚打挺,翻身還能把日本人掐個半死。 對于到21世紀的今天還沒有完成工業化的中國來說,這根弦絕不能松。但要推進工業化,污染就必不可免。把這之中的利益糾葛梳理清楚,十分重要。比如,在一個縣,一個農民要辦一個煉焦廠,他的舉動符合國家、民族實現工業化的大利益;他個人能獲得豐厚的利潤;縣里的領導能增加業績;但附近的村民從此用不到潔凈的水、聞不到正常的空氣了;企業主投資小,用的是最落后的設備,所以每天浪費著大量的煤炭;環保局要求企業主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可要真達標這個煉焦廠就只能關門,所以企業主給環保局交點排污費,排污費多了環保局就能蓋大樓提高職工生活水平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資源大量浪費又損害長遠的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 中國的環保事業就是在這樣的現狀中推進著。要解開這各種利益交織在一起的線團,需要提綱攜領,一步步來。 配置資源要像打麻將 對于如何在高速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好環境和自然資源,曲格平認為:中國要抓的一個機遇是,在發展循環經濟中,推動環保和經濟的發展。 他說:“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所構成的物質單向流動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人們以越來越高的強度把地球上的物質和能源開采出來,在生產加工和消費過程中又把污染和廢物大量地排放到環境中去,對資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過把資源持續不斷地變成廢物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導致了許多自然資源的短缺與枯竭,并釀成了災難性環境污染后果。” 曲格平認為:“與此不同的是,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的模式,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物質反復循環流動的過程。就像打麻將一樣,上家的廢牌可能是下家的急缺。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以德國為例,在GDP增長兩倍多的情況下,主要污染物減少了近75%,收到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的結果。” 由此,曲格平說:“中國必須緊緊跟蹤這一新的動向,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 換一種眼光看垃圾 在國家環保總局最近集中發布的信息中,“綠色GDP核算框架初步建立”和“中國不能成為國際垃圾場”都引起了一定的社會反響。其實,這兩個問題的實質是一致的。廣義的“國際垃圾場”概念,是指中國不能成為世界最大的污染源。與此相對應,就狹義的垃圾概念而言,按循環經濟的目光看,錯誤配置了的資源就是垃圾。 目前,垃圾在中國幾乎所有城鎮乃至農村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處理方式基本上以掩埋為主。既占用耕地,又污染環境。而且在以驚人的速度增加。僅以上海市為例,每天的城市垃圾總量達20000噸左右,而且每年以7%的速度增加,每年用于處理垃圾的費用超過1億元。全國668座城市,年清運垃圾1.13億噸,糞便2915萬噸。垃圾糞便的有效處理率為58.5%。 中國目前的垃圾年生產量已占到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沉重的國家。大量未經處理或只做簡易處理的垃圾堆積在城市周圍,許多地方已經出現了垃圾包圍城市并逐漸向農村蔓延的趨勢。截至1997年,城市垃圾的累積堆存量已達60億噸,占地約75萬畝。這些垃圾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造成著水體、空氣、土壤的二次污染和疾病的傳播。 在發達國家,將垃圾進行焚燒處理并用來發電是比較普遍的做法。如日本的垃圾焚燒量占垃圾總量的74%。如今許多國家又有了更加先進的處理方式。德國政府1996年10月頒布了《循環經濟與廢物管理法》,通過嚴格的法規規定在生產階段就要避免產生廢物;無法避免而產生的廢物要加以回收利用,實在無法利用時才允許作無害化處理。 在德國有一家私有的公益性企業,被稱之為“雙元系統”,生產包裝物的企業要交納包裝廢物處理費,交費后可在其生產的包裝物上打上標志,包裝物使用之后,“雙元系統”把這些帶標志的包裝廢物回收后運往全國各地的中轉站分揀打包,再運到資源再利用廠家進行循環利用,環保部門對整個過程進行監督。這樣一家企業回收利用了全國包裝廢物的64%。 1997年底,澳大利亞堪培拉提出了“零垃圾”計劃,計劃到2010年實現所有垃圾的回收和利用。不但要把新產生的垃圾全部回收利用,而且以往已經掩埋的垃圾也要挖出來進行回收處理。 中國的城市垃圾大部分是廚余垃圾,如能妥善回收利用,其實是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廢電池掩埋之后,帶給水源和土壤的污染極其嚴重,全國每年廢棄的電池達數億節。其帶來的污染是驚人的。但換一種目光來看,廢電池經過回收開發后,可從中回收到金、銀、鋅、鋰、鎳等金屬;廢玻璃,再用來生產玻璃,一噸廢玻璃可以生產2萬只啤酒瓶或相當于一個籃球場那樣大面積的窗玻璃;被稱為白色污染的塑料袋,可用來提煉汽油、柴油。 換一種眼光看垃圾,如果措施得當、得力,它將不再是給城市帶來污染和臟亂的廢物。初步計算的數據是:中國城市垃圾中的有用物質如果得到回收利用,每年可創造2500億元的財富。在變廢為寶的過程中,又將產生多少就業機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