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素史克中國變身 掌控在太極集團旗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2日 15:11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肖可 北京報道 葛蘭素史克(GSK)與西南藥業(資訊 行情 論壇)維持了16年的“婚姻”近日告吹。9月3日,西南藥業發布公告,公司以1.06億元的價格買走了葛蘭素史克GSK在葛蘭素史克制藥重慶有限公司的88.37%的股權,葛蘭素史克制藥重慶有限公司將掌控在太極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旗下。
2003年葛蘭素史克中國區的銷售增長率在集團內名列第三,其中處方藥和疫苗業務均達到兩位數的增長,分別為13%和20%。 盡管如此,葛蘭素史克仍然選擇把生產處方藥為主的重慶公司股權轉讓。這是跨國醫藥公司近年來第一次主動出售其在中國的合資公司。 重慶工廠撤資 葛蘭素史克撤出西南生產基地重慶公司的計劃醞釀已久。 2004年4月,傳聞作為太極集團三駕馬車之一的西南藥業有意收購葛蘭素史克在合資公司的股權,但是由于雙方在定價上的問題難以達成一致,懸而未決。直到8月30日,雙方簽署了《關于轉讓葛蘭素史克制藥重慶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此案終于塵埃落定。 葛蘭素史克重慶公司由當時的英國葛蘭素威康出資495萬美元(占50%)、西南制藥三廠(現西南藥業)出資371.25萬美元(占37.5%)和中國醫藥對外貿易總公司出資123.75萬美元(占12.5%)組建,主要為中國市場生產治療呼吸道疾病所用的吸入類藥物,主要生產治療哮喘、鼻炎病的藥用氣霧劑產品:萬托林、必可酮、伯克納,1991年10月正式投產。 該工廠是葛蘭素史克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后經股份變更,葛蘭素史克的持股比例上升到88.37%,西南藥業和中國醫藥則分別降到8.31%和3.32%,且總注冊資本金也增加到1490萬美元。 之后,葛蘭素史克重慶工廠的生產經營管理,由葛蘭素史克全權負責,而中方投資者的管理人員則全部撤出。但在葛蘭素史克的管理之下,重慶公司投資回報并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 “葛蘭素史克在中國的業務主要有處方藥、非處方藥、疫苗。其中重慶公司主要負責生產處方藥,而營銷是由一個專門的處方藥部門總負責的。”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經理蕭韋群介紹,在GSK,生產系統是個獨立的管理層,因此GSK撤出重慶廠不會對原有產品在中國的供應產生任何影響。重慶公司撤資并不意味要放棄西南市場的供應。 但不可回避的是,重慶公司的產品營銷并不順暢。 有知情者透露,葛蘭素史克制藥重慶有限公司的產品市場銷路不暢,而其生產能力利用率至今僅40%。由于開工不足,收入不能維持公司成本支出,因而公司處于虧損,葛蘭素史克不堪其累。 為了避免日后由于生產力過剩而導致關閉,葛蘭素史克公司不得不撤出重慶工廠以備不測。 天津地位提升 葛蘭素史克是最早在中國成功興建合資企業的外國制藥公司之一,其旗下的中美史克和重慶葛蘭素都是全國“雙優”企業。 但如今,這兩家企業的發展已經大相徑庭。一方面,葛蘭素史克將其擁有的重慶工廠88.37%股權出售給西南藥業;另一方面,葛蘭素史克計劃在天津建立1個大采購中心,同時設立2家專門開發新產品的研發中心,另外,公司正與天津醫藥集團協商建立一家合資企業。 此次股權轉讓所獲得的1.05億收益去向仍是一個謎。“葛蘭素史克在中國的投資已經很大了。暫時沒有考慮下一步投資。”蕭韋群告訴記者。 而且,“撤離重慶和在天津方面的合作根本是兩回事。重慶工廠只負責生產,是生產部門統一管理的,天津方面的合作負責部門都不一樣。”蕭韋群解釋。 但還是有敏感人士察覺到全球制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在中國的戰略布局發生的變化。“這將是葛蘭素史克在中國進行的一次業務資源大調整。” 在進入中國的近20年間,葛蘭素史克已成立了7家公司,其中5家為合資企業,注冊資本共計2.78億美元。 現在除去重慶廠之外,GSK在中國仍然擁有4個生產基地,其中2個基地設在天津,分別是生產OTC產品的天津中美史克和生產處方藥的葛蘭素史克天津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3月下旬,以天津市委書記為首的天津市代表團受邀赴GSK英國總部考察。之后曾透露出一系列關于加大天津合作的消息。 葛蘭素史克將在天津建立兩家專門開發新產品的研發中心。“盡管還只是一個宏觀上的意向,尚沒有具體的時間表,不過只要條件許可,GSK未來肯定會兌現這一承諾。”該公司內部人士承認。 同時,GSK與天津醫藥股份公司簽訂了進一步在天津投資和合作的意向書。雙方將就建立一家合資企業進行商討,由天津方面提供員工和廠房,GSK提供專門技術。 關于建立采購中心,葛蘭素史克的計劃是將天津建成GSK亞太地區的生產、采購和銷售中心。此外,未來1-2年,GSK還計劃把兩個已在境外上市的OTC產品拿到天津中美史克來生產。 資源重新配置 葛蘭素史克制藥重慶公司的遭遇并不是意外,知情者透露,不僅是重慶工廠,葛蘭素史克在中國的生產一直都沒有滿負荷運轉。 2000年12月,葛蘭素威康和史克必成兩家公司完成全球性合并,2001年初,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注冊成立。葛蘭素史克成為英國在中國最大的投資商,總投資超過2.6億英鎊(約合36.4億人民幣)。 然而葛蘭素史克在中國的產能過剩也從此開始。 在合并前,葛蘭素威康和史克必成都在中國大規模投資。合并雖然使葛蘭素史克在世界醫藥市場的占有份額從原來的4.6%上升到7.3%,在華的業務也實現了互補,但也讓葛蘭素史克在中國的產能嚴重過剩。這使得葛蘭素史克不得不選擇瘦身,首當其沖接受手術的當然是投資相對較小的葛蘭素史克重慶工廠。在葛蘭素史克中國5家藥企中,重慶公司是第一家,也是投資額最小的一家。GSK一位部門負責人認為,重慶廠現有設備和規模已經不適合公司整體發展,改造費用及難度甚至比新建廠房的成本還要大。 在公開的全國2004年5月份呼吸系統用藥銷售金額排名中,重慶工廠的產品萬托林、必可酮分別排名第五和第九,而銷售數量排名上卻名列前十名之后。很明顯,是高價格支撐了銷售額。 “在開工不足的時候,消費者所支付的藥價也相對較高。”葛蘭素史克無奈之下的決策是用某些區域的瘦身,換取某些區域的重點發展。天津似乎在重點區域之內。 “葛蘭素史克不會放棄西南市場,原重慶工廠的產品將由葛蘭素史克天津公司生產。”蕭韋群介紹。而重慶工廠的產品之一伯克納2003年7月進入OTC(非處方藥)目錄,從2004年開始,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銷售已經由天津中美史克全面負責。 外資藥企亟待瘦身,已經是跨國藥企在華投資的通病。一般來說,外資廠總部將藥物出口到其他地方,達到一定銷量,才實施本地化生產。而在中國則相反,在并不了解市場需求量的情況下,近年來大型藥廠投資速度不斷加快。 這里面主要原因是政策上的擔心。藥品進口許可證每3年重新審批一次。3年中,仿制藥就可能上市了。讓外資擔心的是,如果中國國內有了足夠的生產能力,他們再想設廠就晚了;第二,以前的公費醫療報銷制度優先考慮國產藥,其次是合資藥,最后才是進口藥。另外,關稅高也導致外資為降低成本而盡快實現本地化。 但是在市場培育準備不足的前提下,高速投資的最可能結果就是產能過剩。葛蘭素史克為其呼吸道類產品找到了新的生產廠家葛蘭素天津工廠,但是更多人認為,在葛蘭素史克全球資源重整計劃中,中國地區的戰略調整、資源重新配置僅僅是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