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商務周刊》2004 > 正文
 
廈門的新世界:“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1日 14:26 《商務周刊》雜志

  作為“五大經濟特區之一”,廈門曾經以龍頭的姿態把福建從“戰爭前線”帶入到“經濟前沿”,讓這個處處橫亙大山的省份有了“中心”的感覺。然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一個空前的階段,廈門的先發優勢卻在弱化。許多內地和沿海城市也早已和廈門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它們憑借著廣大的腹地和便利的交通,占盡了地利的優勢,尤其是福建南北兩個“肥沃”的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它們的發展猶如雙龍出海,對喪失了政策優勢的廈門形成了夾擊之勢。

中行抵債資產網上營銷 讓眼鏡成為歷史
新浪彩信 幽雅個信 你的放心來自我的用心

  對于廈門而言,避免被邊緣化是一個非常現實、非常迫切的議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福建開始走向區域經濟發展的道路,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目標,而定義為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廈門,也因此迎來了一個在二次創業中再造輝煌的機會。2004年,廈門市政府正式把“特區行政區內發展路線”轉移到“經濟區域發展路線”。但是,該不該發展工業?如何拓展已顯狹窄的廈門發展空間?如何增強集聚和輻射能力?以及如何與整個經濟區協調發展,與其他中心城市在協作中展開競賽?廈門都必須——回答

  廈門的戲該怎么唱

  時值鄧小平誕辰100周年,記者走在廈門特區發祥地——湖里區的2.5平方公里的街道上,已經感受不到當年“福建前線”的情形。這里除了路邊的商業櫥窗和高樓,就是濱海大道上滿眼的綠色。

  這個時候,全中國的眼睛都投向了萬里之外的雅典,那里正在舉行4年一度的奧運會,而整個廈門,則忙于為每年一次的“9·8”做最后的沖刺,8月12日上午,廈門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全市動員大會,可以看作是沖刺的沖鋒號——自1997年以來,每年的9月8日—11日,只有100多萬人口的廈門都會一下子涌進上萬名來自國內外的客商,參加一次名為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的商務盛會。這幾天,是廈門一年中最繁忙的日子,當然,也是廈門的商人們最眉開眼笑的日子,冠蓋云集,熙熙攘攘,以至于廈門市人民政府不得不于7月5日發布今年第八屆投洽會期間客房價格實行最高限價的通知。

  “9·8”的歷史,實際上是中國對外開放20多年歷史進程的濃縮和折射。1987年,作為最先享有“特殊”政策地區之一的廈門,開放意識已經彌漫開來,有人策劃設計了以“招商引資”為主題的洽談會。當年9月8日,廈門、泉州、漳州、龍巖4個地市聯合主辦的“閩南三角區外商投資貿易會”在廈門開幕,這就是今天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最早的發端。

  對于長期只有一個廣交會的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來說,這個創舉在當時顯然令人眼前一亮。第二年,福建省政府匯集了全省9個地市的經貿項目和人力、物力,在廈門召開“福建投資貿易洽談會”。結果無論是與會客商人數,還是利用外資數額均有大的飛躍。

  1991年,國家外經貿部批準廈門作為舉辦口岸級貿洽會的國際招商城市之一,福建投資貿易洽談會也因此再次升格,由省內區域性的洽談會演變為口岸洽談會,主辦單位亦由福建單家擴大到數省聯合。至此,福建投洽會開始以“滾雪球”般的速度發展,國際知名度、外商與會人數、簽訂及投資金額都與日俱增。

  1997年,福建省投資貿易洽談會再上臺階。國家外經貿部將之升格為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CIFIT),每年召開一屆,并作為主辦單位傾入更多的人力和心血。

  今天的“9·8”投洽會,不僅成為國內惟一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為主的國際投資招商平臺,而且除國家商務部這個主辦方外,4家國際性經濟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WAIPA)、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國際金融公司(IFC)也先后被吸引來參與協辦。

  “投洽會走向國際投資博覽會的趨勢已經日益明顯。”兼任投洽會會務部副部長的廈門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黃河明介紹說,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國家有關部、委、辦、局、商協會都以成員單位身份共同參與大會組織工作,并組團參會參展,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瑞典、立陶宛、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政府也已確定將在大會期間舉辦投資環境說明會。另外,今年的第八屆投洽會期間,除最高規格的“國際投資論壇”外,還將舉辦30多場投資熱點問題研討會,其中中國商務部將就“引進來”和“走出去”為主題舉行近15場相關研討會,圍繞外資并購、服務外包、直銷、知識產權保護、貿易權與分銷權、汽車零部件產業合作等多方面的內容展開研討,組委會則將與中國國務院僑辦、中國貿促總會、中國對外友協、中國工商聯、農業部等部門共同主辦6場論壇和研討會。

  “投洽會的舉辦無疑會為中國吸引更多的外資,但投洽會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它也成功地為其他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如何吸引外資提供了范例。”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副主席Arvind Mayaram說。這可能是能夠給予廈門“9·8”投資貿易洽談會最高的評價了,更多的與會者,則為廈門提供了一個與眾多潛在合作伙伴交流的絕佳場所而表示感謝。比如日中經濟貿易中心會長谷井昭雄所說:“在上一屆投洽會上,接觸了中國各個省市自治區代表團,結識了很多朋友,我們吃驚地發現這里商機如此之多。”

  盡管“9·8”投洽會這張城市名片如此成功,盡管在這里完美演繹了“引進來”和“走出去”的中國改革開放之路,但曾幾何時,一些廈門人心中有著一個疑問,廈門集全市之力為國內外的招商引資搭起了這個越來越漂亮的舞臺,成全了別人唱戲,廈門留下了什么?

  繼《深圳,你被誰拋棄?》后,互聯網上也出現了一篇《廈門,你被誰拋棄?》,文章將廈門與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的GDP相比,發現2002年時長三角15個城市除湖州和舟山外均超過500億元,超過1000億元的城市有6個,珠三角地區9座城市中有6個超過500億元,而號稱“五大經濟特區之一”的廈門,在2002年時GDP不足650億,即使到2003年也才達到760.12億元,“也就是說,把廈門拿到長三角和珠三角去,僅僅只能排在中游水平”。

  文章還提出,即使與投洽會招商引資方面,包括對與廈門有淵源的臺商和閩東南華商的吸引力,廈門也落后于珠三角的東莞、中山、順德等二線城市,落后于長三角的蘇州、無錫。像與廈門相比不具血地緣優勢的蘇州,就成為臺商投資地的新寵,臺資企業目前在蘇州就有3900多家,投資超過1億美元的項目有19個。

  事實上,特區建設23年,是廈門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GDP年均遞增18.2%,財政總收入年均遞增21.6%。但廈門始終面臨一個根本性難題:廈門太小了。根據國務院2003年5月批復廈門的最新行政區劃調整,只有湖里、思明、海滄、集美、同安和翔安6個區,沒有下轄縣市,共1565平方公里;人口規模也小,戶籍人口137萬,加上外來人口217萬。這樣的城市規模跟全國所有的副省級城市相比是最小的,這就造成廈門的經濟總量太小,對周邊輻射的力度有限。2003年全市760億元GDP,不僅無法與上文提到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大多數城市相比,就是在福建省內也只能排到第三,位居泉州、福州之后,而同為特區、同時起步的深圳,GDP已經達到了2000億元的規模。

  隨著改革的深入,尤其加入WTO之后內地的全方位開放,特區的政策優勢幾乎已經蕩然無存。如何在其他城市呼啦啦崛起的時候,再度創造輝煌,這已經是擺在廈門眼前的嚴峻課題。

  如果把特區時代取得的成就比作一次創業,那么廈門依靠什么實現再度創業呢?《商務周刊》在對廈門的采訪中深切感到:一個“大廈門”的形象有望在廈門的二次創業中樹立起來,這也是廈門政府目前正在上下捭闔、左沖右突所要重新鑄造的“主題”。

  邊緣化的危機

  與特區命運一起沉浮的,還有廈門所在的福建省。改革開放之后,福建作為經濟特區所在地,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一下從一個“戰爭前線,沒有什么經濟活動”的地方變成了全國的改革開放排頭兵。

  但是,《廈門,你被誰拋棄?》一文中強調:“要問誰拋棄了廈門,就要問誰拋棄了以廈門為龍頭的閩南三角洲,更要問誰拋棄了閩南三角洲經濟占據半壁江山的福建省。”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全面鋪開后,福建自然、歷史積累下來的不利因素就越來越凸現出來。文章把這些不利的客觀因素概括為“人口少,腹地小、城市化水平低、地理位置偏僻”,除此之外,福建崇山峻嶺的自然因素就決定它沒有腹地,要發展交通網絡的成本高得驚人,而兩岸局勢的不穩,自然也影響著大量資金的投入。

  在福建的兩頭,就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這兩個經濟發展最快的三角洲被形象地稱為中國的“雙龍出海”,在全國的經濟總量中,“長三角”占22%,“珠三角”加港澳占28%。而福建夾在兩者之間,只占全國總量的4.5%,地位頗有點尷尬。

  在兩個三角洲的夾擊之下,福建經濟怎么發展的問題變得十分惹人關注。在“福建之窗”網站首頁上,一個就叫《福建的經濟怎么發展?》的帖子被福建的網友們跟帖了長長的一串。帖子用數字對比表達著憂慮:“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臺商對福建沿海地區的投資步伐放緩,福建這塊臺商最早的投資熱土正承受越來越多的失落,臺商對福建的投資占全部大陸投資的份額銳減,由1991年的32.13%下降到2000年的3.82%,9年間下降28個百分點。而臺商對江蘇的投資占全部大陸投資的份額從1991年的14.01%上升到2000年的48.01%,9年間增長34個百分點。”

  另外,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最近公布的資料顯示,2004年首季核準對大陸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江蘇省,比例高達54.64%。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廣東省占19.17%及浙江省的9.81%,前三名合計約占本期核準對大陸間接投資總額的83.62%。其中并沒有福建的影子。

  以上數字在記者采訪廈門外資局、經發局等政府官員的過程中,并沒有被否認,他們認為這些數字描述的趨勢是對的。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徐金水教授證實:“2002年左右是福建吸引外資的最低谷,現在外資仍然是在南下北上,大量涌到了上海、浙江南部。”

  對此,福建省委代書記、省長盧展工多次不無憂慮地指出,福建過去的很多優勢正在縮小或失去,和發達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大,和不發達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小。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福建改變了過去20多年主要著眼于本省行政區劃內經濟建設的“行政區自我崛起”的發展路線,致力于走以省際區域對接和區域整合為內容的“經濟區戰略崛起”的發展路線。

  2004年3月“兩會”期間,福建代表團正式提出了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目標。8月9日,福建省委召開七屆七次全體會議,統一思想,原則通過了《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綱要》。當天的《福建日報》刊發社論指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目標,明確了福建在全國區域發展中的定位,力圖發揮福建作為珠江長江兩大三角洲連接點和閩港澳臺兩岸三地結合點的作用,“它不僅凸顯了福建獨特的區位優勢,把我省置于全國區域發展和區域整合的大局中,使我省得以化被動掣肘為主動突圍,化競爭壓力為合作動力,化山海天塹為發展通途,而且突顯了福建在對臺問題上的特殊重要性”。

  廈門市委副秘書長、政策研究室主任洪英士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時說,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提出是順應天時、地利、人和,對廈門來說是一個機遇。他認為,省里定位廈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是對廈門提出“海灣型城市”的深化和提高,也和中央定位廈門是“東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是一致的。

  實際上,國務院1980年代在全國經濟布局時,除了講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個三角洲之外,也有提到“閩南三角區”,后來另外兩個三角長得很高,落差太大,因此“閩南三角區”基本上也就淡化掉了。但是,國務院給廈門的定位是很明確的:首先就是經濟特區,其次就是東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第三就是港口風景旅游城市。

  廈門計委主任鄭柵潔向《商務周刊》闡述了這3個定位的內涵:經濟特區的定位是對內對外輻射的窗口、對臺作用和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東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主要是國家的布局,除了廈門,類似的提法還有大連、青島、寧波;港口風景旅游城市的內涵就是“港”和“景”,“港”是廈門最重要的生命線,主要是海港和空港,“景”是廈門的自然環境。

  現在,福建省要求廈門和福州、泉州一起,建設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并對這三個城市分別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向:福州是省會,泉州主要突出民營經濟,而廈門則要發揮經濟特區的龍頭帶動作用。

  那么,廈門要依托什么來起龍頭作用呢?廈門給自己的定位是“兩個基地,四個中心”,就是建設“高新技術生產研發基地”、“對臺交流基地”、“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金融商貿中心”、“旅游會展中心”、“文化教育中心”。

  在“兩個基地,四個中心”中,第一個基地側重于工業,第二個基地是全面的,而四個中心則全是服務業。

  廈門該不該上工業

  廈門提出的“兩個基地,四個中心”,被認為是比較符合廈門的實際,也能發揮廈門比較優勢的,但這其中的比例和先后,卻是有爭論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二產和三產的比例,以及制造業和“花園城市”之間的矛盾。

  2003年,廈門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分別是2.6%、58.4%和39%。很多人認為對于廈門這樣一個港口風景旅游城市,將近60%的工業比重過高,應該以三產為主。

  但實際上,從1992年開始,廈門服務業比重就一直在下降,從1992年的49%掉到2003年的39%,11年降了10個點。現在還在呈下降趨勢,而工業目前還在以20%的速度增長。

  廈門市經濟發展局李明華工程師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時說,廈門1980年建特區時工業產值還不足10億,發展到現在,工業產值2004年計劃完成165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的工業產值是1583億,24年來平均的增長速度將近20%。

  廈門過去工業的輝煌,從產業結構來說,已經形成了三大行業:電子信息產業、機械工業、現代化工業。這其中電子信息產業就占整個廈門工業產值將近40%,著名的品牌就有戴爾電腦、TDK電子元器件、日本NEC、富士電器等外企,也有廈門自己的民族品牌廈華、夏新、聯想手機等。

  相對來說,服務業則缺少像工業領域里這么多著名的品牌。因此,廈大徐金水教授認為,“兩個基地,四個中心”的提法有利于提升三產的比例。他認為,城市發展的層次越高,三產的比重就越大。

  但很多官員都提醒到,如果現在就放棄工業的話,整個經濟就沒有活力。而從邏輯上說,廈門也只有工業的集聚才能帶動三產的發展,以廈門的物流業為例,最直接的發展就是靠著制造業帶動,比如戴爾公司,2003年出口就達到17.5億美元,而柯達也有2億美元之多。

  另外,二產比例高是一個全國普遍現象,中國還處在一個工業化如火如荼的階段,廈門現在也不可能停下來,因為現在它還是健康的。從廈門的定位看,它要成為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個大區域之間經濟比較活躍,人民比較富裕的區域,注定它的制造業要占相當大的分量。

  “將來一定要大力發展服務業,但現在廈門還需要集聚力量,還需要更多的經濟活動帶動服務業的發展。”據李明華介紹,廈門目前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70%,是廈門第一大支柱,也是財政收入的最大的支柱。當然,從未來看,他認為,廈門工業所占比重應該在45%-50%比較適宜。

  為解決環境和工業之間的矛盾,廈門市從“花園城市”和“港口風景城市”的規劃角度,作了一些工業選擇方向上的考慮:一是發展外向型工業,這在廈門有海運優勢,比如石化;第二,對環保有嚴格的要求,一些傳統工業要搬出本島;第三,考慮到和周邊地區的關系,假如廈門制造業跟周邊高度雷同,那么廈門的土地、人力成本肯定比周邊高,所以在產業上一定要往高端走,廈門將來要發展高科技產業。歸納他們的看法就是:利用“老三大”(電子、機械、化工)中的龍頭企業推動廈門產業生態鏈的完善,向“新三大”高科技方向發展:光電、海洋生物醫藥和軟件。

  島外大轉移

  事實上,廈門大發展與小盤子的矛盾在改革之初就凸顯出來。1980年國務院批復廈門成立特區,特區范圍只有2.5平方公里,到1984年,特區才擴大到全島。但今天的廈門島又趨于了飽和,在全省1.3%的土地上承載了全省14.5%的經濟活動,并主要集中在廈門本島(包括湖里、思明)133平方公里上。

  “現在,廈門連新的住宅項目都已經不批了,除了一些舊城改造項目。”廈門市規劃局副總工程師劉建告訴《商務周刊》,2003年全市建設用地為132.57平方公里,已經超出了原有規劃的范圍——2005年建設用地控制在130平方公里內。同樣突破的還有人口。

  對此,廈門市計委綜合處副處長李曄向記者解釋說,廈門向島外發展和輻射由于受到歷史因素、地理環境的影響,積聚能量發展需要一個過程。

  他說,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埠以來,廈門歷史留下的模式就是整個經濟活動集中在島內,因為島內畢竟有港口,改革開放后又修了機場。另外,島內外不平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過去特區的范圍是在逐步擴大的,從最早島內的2.5平方公里擴大到島內外的1565平方公里的過程中,特區范圍內外在政策上有一定的差別,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城市有兩種體系,一些特區政策法規就出不了島,而在島外,尤其是同安、翔安加起來近1000平方公里的東部地區,就會感覺到這種落差很大。

  到1990年代初,廈門才有條件加快島外的開發,特別是海滄,經過10多年發展,海滄現在的投資環境甚至比島內還好,還有現在的集美區,也被定為新的發展區。海滄和集美現在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得益于打通本島向大陸的西通道(海滄大橋)和北通道(廈門大橋),島內的優勢得以輻射和傳承到島外。當然,這樣大型的基礎設施項目也確實需要具備一個投資能力的問題,畢竟光一個海滄大橋項目就耗去了廈門27個億的資金。

  因此,2000年國務院批復的廈門“城市總體規劃”,到了2003年不得不重新修改。8月9日和11日,記者兩次走訪了廈門市規劃局。在這兩次走訪中,市規劃局提供的各種規劃圖紙,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在廈門“城市空間拓展門檻和時序”圖上,已經標注了一串串由本島向島外拓展的箭頭,透露著一股向上的沖動。

  劉建告訴記者,這次調整使規劃區的面積從原來的560平方公里擴大到全市域1565平方公里,同時城市空間布局上由原來的重點放在西海域(海滄一帶),變成全市域一同規劃,用規劃的術語說就是“優化本島,拓展海灣,擴充腹地”,換句話說,就是廈門未來城市發展空間主要向海灣地區和內陸腹地拓展。

  “廈門向島外發展的態勢其實是一種必然,”鄭柵潔說,無論從區域發展還是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城市層級的移動一定是沿海往內地、低層次往高層次發展,“廈門地域向島外發展的過程,也是廈門產業升級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把一些傳統的產業移到島外或周邊,騰出空間再去發展一些高新技術及其研發,產業上走高精尖的道路。”他向《商務周刊》證實,2004年,廈門市社會事業的發展,相當一部分的投資項目投到了島外,比如醫院、學校、衛生資源的整合、村村通公路、自來水等等,而隨著廈門正在進行的東通道工作的推進,將來打通到翔安的通道,東部的投資環境就會和西部的海滄一樣很快提升起來。

  與此同時,一些專家還提出,廈門要增強自身的集聚和輻射能力,還必須進一步加大口岸建設,做大做強港口。

  “廈門是因港而興,港口被認為是廈門的‘生命線’。”廈門貿易發展局局長熊衍良博士說,綜觀世界城市群的發展,港口對于增強城市的集聚擴散作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始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用這樣一組數字來向記者反映廈門在全省外經外貿的地位:2003年,廈門市的進出口占到全省的53%,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87.1億美元,而廈門市口岸進出口(包括外地企業在廈門進出口)占全省份額更高,達71.6%,進出口總值達252.84億美元。這樣的數字表明,廈門口岸進出口已經超過全省的70%,同時,廈門口岸對全省貨物的集聚力還在增長,從2002年占全省的67.7%上升到71.6%,說明全省的進出口貨物還在繼續向廈門集中。

  熊衍良告訴記者,廈門地小人少,把進出口貿易做那么大,并不都是廈門企業所生產,廈門很大一部分是收購外地產品,或者委托別人生產。這樣,廈門作為出口的集聚地,輻射到世界各地,同時,作為進口地集聚地,輻射到全省甚至全國各地。因此,它的口岸作用非常明顯。

  在熊衍良看來,廈門港有幾個優勢:一是港口的硬件越來越完善,萬噸以上碼頭和集裝箱碼頭的數量一直在增長。2002年,集裝箱的吞吐量是175萬標箱,2003年就上升到233.1萬標箱,居全國第7位,比上年增長32.9%。二是廈門有一個良好的通關環境,建立了海關、動植物檢驗檢疫、稅務等相關機構的協調機制,通關能力強。三是廈門得益于經濟特區時的優惠政策,進出口貿易人才和企業方面比別人早了一步,所以廈門培植了相當數量的進出口企業和人才。

  在最近的一份關于如何貫徹海峽西岸經濟區這一區域戰略的文件中,廈門市政府再次強調了港口是廈門發展的一大資源,從構筑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中心城市的高度看,港口仍然是影響全局發展的制高點。因此,廈門市將高起點推進港口的規劃建設,重點加大港口岸線資源開發和深水泊位建設力度,擴大保稅區范圍,促進港區一體聯動的現代物流園區建設,拓寬港口腹地,進一步增強港口輻射力,同時,提高港口經營管理水平,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和現代服務業,使港口成為推動廈門經濟再次騰飛,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全面繁榮的重要支撐。

  城市聯盟

  大力發展島外和口岸的廈門,要想與珠三角、長三角的城市一較短長,同樣必須走區域合作的道路。鄭柵潔向記者強調:“當前隨著中國進入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國內區域經濟整合趨勢正在加強,廈門必須從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來審視自己的發展空間、發展路徑和發展政策。”

  在福建省提出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構想中,廈門被賦予了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希望以廈門為龍頭,“加快閩東南開放和開發,內地迅速崛起,山海協作聯動發展,簡稱海峽西岸繁榮地帶,積極參與全國分工、加速與國際經濟的接軌”,建立外向型經濟發展格局。

  “這是國家和省里對廈門的要求,也是廈門必須承擔起來的歷史使命,更是廈門自身取得強大競爭能力、服務能力和集聚擴散能力的必經之路。”鄭柵潔說。

  而如何貫徹這一使命和規劃,記者在廈門采訪期間,除了擴展城市發展空間、增強經濟承載能力、做大做強港口以進一步增強城市的集聚和輻射功能、調整產業布局以促進產業積聚、加快體制創新、密切對臺交流和合作等建議之外,諸多被采訪的官員、學者乃至出租車司機都提到了一個名詞:城市聯盟。

  按照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規劃,福建一共提了3個中心城市,尤其在閩南三角,就有廈門和泉州兩個中心城市。這其中的一個微妙之處在于,泉州在整個福建省經濟總量最大,泉州行政區域廣闊,下轄的縣市有十幾個之多,尤其它下轄晉江、石獅的鄉鎮企業更讓它如虎添翼,但它的缺陷是整個城市沒有一個大的中心城區,像一堆小石頭子湊起來的大石堆。而廈門的GDP只相當于泉州或福州的60%左右,但從土地上說,廈門只占整個福建的1.3%,人口占4%,GDP卻占全省的14.5%。

  一個是小而集中,一個是大而分散,泉州和廈門的競爭已是擺在桌面上的事情,如果互相惡性競爭,對整個區域都不利。徐金水認為,往后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關鍵是看福州、廈門、泉州3個中心能否在協調中互相協作進行良性比賽,形成共同發展的城市群,倘若協調不好就會打亂仗,產生副作用。

  廈門市規劃局副總工程師劉建把這種沖突歸納為三點:首先是港口和航線的沖突。現在,同一個廈門灣內就有兩個港口——廈門港和漳州港,它們的航道相同,設施一樣,陸域也重疊,需要協調規劃,避免重復、惡性競爭。同樣,針對廈門“國際樞紐港”,泉州則設了一個“泉港區”,以港口經濟為主。其次,廈門、泉州、漳州三地的陸地交通干線也是相同的,包括319國道、福廈鐵路都是一條線經過,三地距離太近,漳州與廈門海滄比鄰,泉州與廈門翔安接壤。最后,就是廈門由于行政區范圍小,人口少,水、電等一些重要資源已經無法自己保障,與周邊城市存在競爭關系。這些都需要聯合發展,站在區域合作的高度協調解決。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福建省規劃廳牽頭,從2003年開始成立了城市聯盟課題組,對廈漳泉3個城市的規劃進行拼接。目前,課題組提出了3個城市需要協調解決的9個問題:城市空間布局、區域交通建設、區域供水、港口規劃建設和岸線的分配、機場建設、基礎設施走廊的預留、市政設施共建共享、九龍江和晉江流域環境保護、旅游業發展規劃。同時,課題組建議近期搞好8個方面工作:開展廈漳泉城鎮密集區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加強3個城市交界地區的規劃對接、開展基礎設施走廊的預留、加強廈泉向金門供水方案的協調、開展廈門從長泰飲水的研究、推行區域市政建設(包括區域水廠、垃圾污水處理廠的共享)、研究三方交界地區的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控制。

  今年7月30日,由省建設廳牽頭,3個城市第一次召開聯席會議,會上形成了很多共識,草簽了一個“廈漳泉城市聯盟共同宣言”。

  劉建認為,城市聯盟只是在行政區域不變的前提下,解決多方多贏的問題,但要最終解決利益沖突的問題,降低解決問題的內部行政成本,就必須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否則,土地資源、能源問題、空間問題,都會制約廈門的發展。也只有這些問題的解決,廈門才能更好地發揮龍頭作用和對臺作用。

  行政是有邊界的,而經濟是無邊界的。已故的中國改革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經說:“現在的世界是開發的世界。”廈門正在走向這個未來的新世界。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廈門的發展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2004雅典奧運盤點
演員傅彪患病住院
新絲路模特大賽
第61屆威尼斯電影節
北京將更換出租車車型
慶祝第20個教師節
二手車估價與交易平臺
游戲天堂2新增服務器
周而復:往事回首錄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