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拒絕邊緣化 誰來幫助安徽再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0日 09:47 新京報 | ||||||||||
“沿海地區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振興東北”,具有實質性意義的區域改革步伐遍及東南西北,而安徽地處中部,緊靠長三角又不屬長三角之列,希望用泛長三角概念主動融入主流經濟圈 歷史上的安徽人杰地靈。這里曾是中華民族古文化的搖籃和發祥地之一,農耕文化積淀深厚,才子、名人輩出,浩蕩的淮河,俊朗的黃山、婉約的九華山天下馳名。
然而,這些說不盡道不完的輝煌與經濟落后的現狀極其不對稱,在國家公布的各省人均GDP、新經濟指數等經濟指數中,安徽省排名一直靠后。如何再創輝煌,成為考驗安徽歷屆政府的老難題。 8月26日,安徽省迎來了應邀考察安徽的由海爾、青啤、中國重汽等14家山東知名企業,據悉,9月下旬,安徽省委書記王太華、省長王金山將親自率領高規格的黨政代表團和經貿代表團赴山東,促進皖魯經濟合作。 事實上,這種地方政要帶隊,上門找項目的招商方式,今年3月曾到珠三角嘗試過。安徽省政府在守候長三角拋來梯度轉移果實的同時,將招商引資的戰線向南北延伸開去。 然而隨著宏觀調控工作的推進,許多投資熱點紛紛被叫停,安徽省產業基礎薄弱,“補血”機制不健全的問題再度凸現出來。 “從統計數字上看,安徽省的意向性投資項目非常多,增長幅度也很大,但實際落實起來難度也很大,基本上處于‘意向多,落實少;申報多,批準少’的狀況。 以廣東項目為例,根據政府的統計,廣東之行,安徽省簽下了135億元的合作意向。要落實這135億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很多項目尚處于待批階段。用地、融資等問題正是目前落實項目的難點所在。 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同樣的問題也會出現在未來的招商工作中。“省招商局的一些主管人員提出。據悉,在今年上半年第十一期國土資源管理市長研討班中,安徽等中部地區未來如何發展的問題多次被提及。 在中國近20多年的經濟改革大潮中,東部沿海開放、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等都搞得風風火火,但由于地域位置的“不東不西”,歷史上占據東部之利的安徽反而成了改革的盲區。 由于自身“體質不強”又由改革的盲區變成了受災區。安徽的未來究竟在何方,這仍是一個大課題。 “一刀切”之痛 巢湖因環境治理的問題受到關注;煤炭屬于國家重點調控產業的內容;國家三令五申一再強調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和清理開發園區,這使得巢湖市借船出海的計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海螺水泥是全國最大的水泥生產商和供應商。今年8月,海螺水泥公布的今年上半年財務報告中顯示,該公司在二季度盈利3.49億元,較一季度的4.43億元大幅減少0.94億元。對于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少賺近億元的直接原因,南方證券的分析師指出,主要是因為今年初國家加大了對鋼鐵、水泥、房地產等行業的調控力度。 央行在貨幣政策預期中指出,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將持續放緩,隨著房地產開發投資、新開工面積增速的繼續回落,房地產等基本建設的上游行業,如水泥、鋼鐵等下半年的經營將會受一定程度的影響。受此影響,海螺水泥新的水泥粉磨站發展計劃也因建設用地不能及時配給而不得不延期。 海螺水泥是安徽發展最好的幾個支柱型企業之一,雖然母公司在宣城市,但分布在安徽其他城市的下屬公司也是當地最主要的創收企業之一。 安徽省巢湖市招商局年輕的副局長蔡茂在介紹巢湖招商情況的過程中,顯得非常緊張,不時從匯報材料中抬起頭來,偷偷觀察常務副市長杜長棣的表情。“時間有限,注意抓住重點,不要講無關緊要的內容。揀最核心的內容說,不要東拉西扯?”杜長棣的不耐煩溢于言表。 這個叫做杜長棣的中年男人,就是在全國市長研討班中強烈呼吁關注中部發展問題的代表之一。他也是由安徽省政府任命派往地方工作的干部之一,1981年開始在省直機關工作,曾擔任過安徽省輕工廳副廳長,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職,還曾被派往國外學習。但杜長棣稱,自己之所以具有強硬的工作作風,并不是因為自己來自省里,而是在某上市公司工作三年養成的習慣。從企業回到政府工作后,杜長棣一腔抱負,試圖通過一些企業管理和發展的手法改寫地方的經濟發展史。“發展的心很迫切,但現實總是跟愿望有很大的距離。” 對于巢湖市的治理之道,杜長棣和他的同事們達成的共識是,巢湖市由于建市時間短,工業基礎薄弱,仍是一個農業地區,巢湖市所轄五個縣都是全國糧棉生產大縣。民營經濟是巢湖市近年經濟的亮點,通過對全國四大電纜生產基地之一的高溝地區和全國最大漁網生產加工機的槐林地區的走訪,記者發現,這些地區工業現代化程度并不好,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巢湖市區別于其他地區的主要比較優勢還是資源經濟,根據杜長棣的介紹,所謂資源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以巢湖為代表的水資源;二是以煤炭為代表的能源;三是大量的土地資源。 在這樣的經濟前提下,巢湖訂出了壯大縣域經濟,推進新型工業化,同時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做足“巢湖”旅游文章的基調。記者從巢湖市旅游局獲得的《巢湖旅游招商項目投資指南》中看到項目多達48個,其目標是成為周邊大中城市觀光休閑的度假基地。巢湖市連續四年推行的“對外開放年”活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不幸的是,巢湖因為環境治理的問題已經受到各界的關注;而煤炭屬于國家重點調控產業的內容;國家三令五申一再強調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和清理開發園區,這使得巢湖市借船出海的計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在一份由巢湖市提供的標題為《開放的巢湖歡迎您》的資料上,關于招商方面的工作總結中這樣寫道:“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引進內資項目617個,實際到位資金31.9億元,其中,利用省外資金20.5億元。”杜長棣指出,在這個業績匯報材料中,沒有寫出來的問題是,巢湖市雖然完成了國內企業招商任務,但沒有完成國際企業招商任務;而已經引進的項目,也因為用地等問題無法解決而舉步維艱。 “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是不科學的,切了別人的腳趾,卻切了我們的腰。”杜長棣這樣描述。“沿海發達地區能開發的土地都開發了,其主要矛盾是產業升級的問題,而對于內地經濟欠發達地區而言,土地是第一優勢。以總面積為9423平方公里的巢湖市為例,有效利用的土地不到30平方公里,這不是過度開發,而是缺乏開發。” 業績報告的背后 安徽省宏觀調控工作政績突出,但一些地方官員認為統計數據在很大程度上也暴露了安徽產業基礎薄弱,產業結構不協調的問題。 整個安徽省都遭遇了這樣的“切膚之痛”。 今年8月份公布的名為《安徽:宏觀調控作用凸現,投資增速回落明顯》的統計報告顯示:上半年,安徽省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7.9億元,增速明顯減緩。1—3月增長67.8%,1—4月增長65.7%,1—5月增長43.3%,1—6月份增幅則回落到32.5%;上半年全省第二、三產業投資增幅分別比一季度下降了42個和30個百分點。從全國反饋資料按可比口徑(不含跨省區項目)看,上半年安徽省投資增幅居全國第14位,位次比一季度大幅度后移,投資增幅雖略高于全國,但已低于中、西部地區平均水平(一季度快于中、西部平均增幅16個百分點);完成投資額位居全國第15位,比一季度下降2位,占全國完成投資比重的2.7%,比一季度下降0.3個百分點。 這本該是安徽省“宏觀調控工作”的政績。在解讀這份報告時,一些地方官員提出統計數據在很大程度上也暴露了安徽產業基礎薄弱,產業結構不協調的問題。 受金融信貸緊縮制約,安徽省貸款數額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了157.8%,但6月卻跌至45%;自籌資金從一季度的113.2%,跌至6月份的69%.短期貸款和中期流動資金貸款余額出現下滑,統計部門分析人員提醒,這對于融資渠道有限的企事業單位來說,自籌建設資金能力成為考驗能否支持其未來發展的關鍵。 而以海螺水泥、奇瑞、馬鋼等為代表的安徽省重點企業,受控制建設用地、清理各類開發園區和產業政策的影響,一方面擴建項目得不到批復,企業不得不暫停項目;以馬鋼為例,原計劃上的500萬噸鋼生產線和第二條H型鋼生產線項目因得不到及時批復,不得不推遲計劃。而另一方面,企業為避免資金緊缺的問題,主動削減了投資幅度,其中鋼鐵投資一項全省從一季度增長360%回落到6月份的10%. 安徽省上半年新開工項目為2067個,比上年同期減少135個,其中5、6兩個月分別同比減少280個和37個。 據悉,安徽省兩個裝機容量超過400萬千瓦的電廠項目一直在等待中央有關部門的批復。而隨著房地產開發企業購置開發用地面積增幅的大幅回落,土地購置面積景氣指數近兩年來首次落入不景氣空間,分析人士認為,預計隨著土地類指標的持續下降,下半年將對開發投資增長產生較大影響。 統計部門因此預言,這將直接影響安徽省投資的后勁。同時統計部門還發出了警告:“由于政策傳導的時滯效應,國家有關調控措施和金融政策對安徽省中長期貸款投放的影響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出來,因此,預計下半年投資增速還會有所回落。” 政策環境的變化,給安徽省的投資前景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 蕪湖經濟開發區是國家級開放區,位于蕪湖市區以北,已開發面積為19平方公里,內含環境宜人的9平方公里鳳鳴湖風景區,奇瑞是開發區最主要的入駐企業,也是安徽省入駐率和產值最高的開發區之一。8月是空調銷售的旺季卻是生產的淡季,對此奇瑞廠房的喧囂,美的廠房的沉寂引發了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孫東升博士的感慨,以后的廠房要建成雙層的,有利于提高使用率,又可以節約用地。 “改革盲區” 上世紀80年代國家提出“沿海地區發展戰略”,1999年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2003年提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改革振興的步伐遍及東南西北,但惟獨缺中。安徽是“不東不西”。 急迫的夢想與沉靜的現實引發了安徽對自身命運的嗟嘆。 “宏觀調控針對的是投資過熱的問題。我們支持國家的政策,我們也渴望看到國家考慮欠發達地區的具體問題,能盡快出臺針對安徽這樣中部地區的發展政策。”王金山希望能有中部戰略規劃改變安徽的命運。 翻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安徽曾扮演過重要角色。20多年前,十幾位鳳陽農民在一紙“包產到戶”的內部協議上按下紅色指印的那一刻,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先河。20多年過去了,今天的安徽已居改革隊伍之末,人均GDP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73%,在31個省份中位居第25位。 “說到安徽,總是離不了農業和水患這些話題,而說到農業,人們就會想到落后,說到水患,就會想起貧窮。”王金山感慨外省人對安徽的誤解,但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是,安徽工業化、現代化程度低,農業在安徽的經濟結構中占有相當的比重。 “所有制結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不協調,三農問題突出,市場化程度低,外向型經濟比率低,經濟發展的軟硬環境亟待優化”,這是研究中部地區經濟的專家的總結。“安徽一條都沒有躲過”這是一個安徽干部的感慨。 “如果不是三農問題引起全國人民的關注,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中部發展問題如此嚴重。”這句玩笑話從某個側面反映了安徽人的無奈。安徽人自嘲為“改革開放的盲點”,上世紀80年代國家提出“沿海地區發展戰略”,1999年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2003年提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改革振興的步伐遍及東南西北,但惟獨缺中。“不東不西,結果成了不是東西。”在談及安徽省與江浙的差距和經濟增速還落后于西部等問題時,幾乎每一個采訪對象都引用了這句廣為流傳的俗語。最令中部尷尬的是,一向被認為落后的西部,投資增速也超過中部。 8月中旬,一篇名為《到了推進“中部崛起戰略”的時候了》受到包括安徽省在內的中部省份的廣泛關注,這篇文章從統籌區域發展的角度,提出中部崛起有利于東、西部產業轉移和對接的觀點。文章的作者是經濟學博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李佐軍。 “國家不可能對中部發展問題坐視不管,地方方案正在討論中。”這是杜長棣在市長研討班上獲得的信息。李佐軍并不是第一個關注中部問題的研究人員,據悉,包括安徽省在內的中部地區都曾就中部發展的重要性問題邀請過專家考察論證,也有專家向發改委等有關部門提出過相應的建議。 李佐軍透露,國務院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有關問題,宏觀調控對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業都應該有所區別,關鍵是到地方落實還需要一個驗證過程。由于中部地區擔負著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責任,一些人認為中部發展不能操之過急,中部地區目前最緊要的是解決三農問題,因此有關方面還在論證,如何在工業化改造的過程中,處理好農業發展方面的問題。 優勢堪憂 “融入長三角”是戰略規劃,應該更開放地去吸取能改善安徽經濟結構的養分。 雖然國家沒有對中部發展問題有說法,安徽對區域經濟如何發展多次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一些老干部的記憶中,上世紀80年代提出過學習廣東,發展貿易加工;90年代東部崛起,于是提出學江浙,發展鄉鎮企業和中小城鎮;90年代末還提出過學山東,發展創匯農業;21世紀之初至今則是接軌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經濟圈。 東部經濟發展到了需要向外轉移的地步,中部自然成為承接梯度轉移的首選,而安徽省毗鄰經濟發達又是投資熱點的長三角經濟圈,如今大搞對接山東、廣東的做法,似乎舍近求遠? “從2000年開始,安徽就提出了融入長三角經濟區,但事實是除了一個‘15+1’的旅游發展項目,長三角從來都沒有將安徽納入其發展規劃。招商引資是誰都在用的手段,誰都在喊的口號,安徽省也通過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我們的成績,與臨近的蘇浙滬發達地區比較起來,落差是天上與地下那么大。雖然現在都在討論統籌區域發展的問題,但如果不能縮小這個落差,安徽省在與蘇浙滬經濟對接過程中出現的‘不帶你玩’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安徽會再一次喪失改變經濟命運的機會。”安徽省省長王金山的這番話意味深長,“并不是安徽改變了‘融入長三角’的戰略規劃,而是希望更開放地去吸取能改善安徽經濟結構的養分。” 隨便翻開安徽省哪個地區的招商信息,都可以看到他們描述自身優勢時,總是將“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放在重要位置:比鄰經濟發達的東部江浙地區,是惟一一個與上海、浙江和江蘇都交界的省份。尤其是幾個與蘇浙滬接壤的地區,面對長三角以占中國2.2%的土地面積創造的占全國超過20%的財政收入的傳奇,甚至公開在當地媒體上刊登出《融入蘇浙滬,春潮拍岸急》等文章大談優惠政策,向蘇浙滬老板們示好。 在安徽各個地區關于招商引資工作的介紹中,常常能聽到“招商小分隊”這樣一個概念。據了解,這是每個地區從市機關到鄉鎮最主要的、最頻繁的招商引資辦法。“小分隊”頻繁穿梭在蘇浙滬的各個開放區,承擔著為地區招商穿針引線的作用,有時候市委書記、市長還親自帶隊,有的干脆就長期駐守在蘇浙滬一帶的經濟開發區。 李君是蕪湖市招商小分隊的普通工作人員,一個月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出差,招待外地來蕪湖考察的商家。今年6月,李君同隊員們再次深入浙江,在11天的時間里,他們跑了4個城市,拜訪了10個企業高層。其中一天,他們來到紹興,這次的拜訪對象是華越微電子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生產芯片的合資企業。李君告訴記者,見面寒暄兩句后,華越微電子的陸總就直奔主題,聲稱芯片業屬于資本密集型產業,動輒數億美元的投資,因此對廠區的溫度、濕度、防塵都有極高的要求,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也相對很高,蕪湖能提供什么樣的條件。“說實話,蕪湖算是安徽各大開發區中最好的啦,暫時還沒有能力接受這樣的企業,何況其他的地方。” 回到蕪湖后的工作總結中,李君就投資者的期望與蕪湖現有條件的差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君認為企業最關心的就是產業環境,包括上下游產品配套的要求、對周邊市場的要求等。以蘇州開發區為例,臺灣十大筆記本企業中有八家在蘇州投資建廠,而筆記本電腦的上游供應廠商隨之轉移,眾多硬件廠商在蘇州已經建立了一個成熟的制造業體系,形成完整的供應鏈,蘇州的小屏幕液晶顯示器、計算機攝像頭、鼠標等產品的產量已占據世界市場30%的份額。如果蕪湖要與蘇州的筆記本電腦廠商對接,就必須培植相應的產業群。而蕪湖經濟開發區入駐企業上百家,代表企業包括奇瑞汽車、海螺型材、美的空調、日立空調等,大多都是以機械制造業為主,很多就是跟奇瑞配套的零配件企業,區內高科技的企業代表只有生產電腦的實達。 “也許結合本地經濟特點,圍繞項目招商比現在撒網式的做法會更好。”李君的想法并沒有得到肯定。蕪湖開發區管委會的孫東升認為李君的說法反映了目前安徽招商的最大矛盾,招商的目的除了促進經濟的增長以外,還要承擔改善經濟結構朝著更良性方向發展的任務。如果固守現有經濟結構條件,安徽扮演的只會是粗加工基地的角色。“安徽需要更多的新科技、新經濟的元素,改變經濟發展的被動局面。”從目前安徽省招商情況的落實來看,汽車、機械、化工、電子、食品是得到外援經濟幫助最多的行業。 自身體制問題成為積極爭取長三角“輸血幫助”的安徽目前最大的問題。據有關資料顯示,近10余年內,中部與東部的經濟發展差距一直在擴大,兩者GDP差額比已經增加了6倍。“安徽緊靠長三角,但并不屬于長三角之列,安徽希望用泛長三角概念主動融入,但最終沒有融入。主要原因在于硬件不足,經濟差距大。”李佐軍分析了差距產生的原因,“安徽主要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安徽是一個農業基地,山多,交通不方便,而長三角工商業發達,產業結構不對稱;再者文化背景不同,長三角是開放式的海派文化,而安徽是內陸文化,相對而言更保守。” 政府在招商引資中扮演核心角色 專家認為這種跟著市長轉,跟著書記轉的招商方式從長遠來說,是主體錯位,弊大于利。 “我們經常還能遇到這種事,兄弟城市的招商小分隊剛從企業大門出來,我們小分隊的人就到了。”李君所說的兄弟城市不僅僅指安徽的城市,還包括江西等外省份。 中部省份都將外援性經濟作為其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根據一些江浙企業提供的情況,安徽、江西只是希望分享江浙梯度轉移的代表而已,昆山幾乎每個企業都曾接待過這樣的拜訪者。在招商小分隊工作交流時,常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由于各個地區經濟基礎條件差不多,因此招商工作的較量有時候就是集中在政府的支持力度上。” 宣城市是安徽省“融入長三角”的東南門戶,與江蘇、浙江接壤,市政府駐地與上海、南京、杭州和蘇州等重要城市距離在300公里以內,在歷史上曾長期隸屬蘇浙管轄。特殊的地域優勢,宣城市定下了“全面融入”的基調。根據宣城市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2002、2003兩年協議引進內資項目1472個,總投資131億元,實際到位42億元。今年1-7月,新批外資項目13個,注冊資本1567萬美元,合同投資1312萬美元,實際到位1574萬美元,引進省外投資項目458個,實際到位資金17億元。 采訪市委書記方寧那天,他剛從浙江某地談判回來,滿面春風地告訴記者,自己剛談定一個醫藥化工方面的大項目。據悉,宣城市很多引資大項目都是這位市委書記的功勞。 “政府主要官員在招商引資中扮演著最核心的角色,這種現象在安徽地區非常普遍。”這不由讓人響起一度被媒體熱炒的蕪湖“官商”問題,眾所周知,奇瑞汽車能在中國汽車產業中崛起,與蕪湖市委書記詹夏來堅持對其大力扶持有很大關系。 李佐軍認為,這種跟著市長轉,跟著書記轉的招商方式從長遠來說,是主體錯位,弊大于利。招商引資應該是市場行為,政府不應深度介入。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創造環境條件和保證網絡信息暢通。但這種現象在經濟薄弱的中西部比較明顯。 “這都是被環境逼的,是不可避免的尷尬,畢竟中部地區市場化程度并不高,計劃經濟的痕跡還很重。以前宣城沒有工業,現在企業規模也很小,產業發展還不成型。即使有企業找進來,相互之間的溝通還是不順暢,在這樣的情況下,環境非常重要。找市長,就是為了找環境,就是為了找資源。”方寧給記者舉了一個成功招商的例子,在獲悉手機制造商迪比特有計劃在中國內地增資擴產后,宣城想辦法找到了迪比特的老板臺灣商人“老莫”。跟以前遭遇的情況一樣,因為還沒有通訊方面配套產業,老莫對宣城興趣寥寥。宣城在分析迪比特的情況后,一方面打包迪比特計劃向配套產業招商,另一方面方寧親自出面,利用自己的社會關系,幫助迪比特爭取3G牌照。“雖然牌照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但宣城的舉動感動了老莫,他才會將擴產計劃放到宣城。我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配套環境,政府行為就是一種改善環境的態度,但企業有時候就把這看作是環境的組成部分。” 專家視角 盤活存量資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李佐軍: 難點:融資工具落后 針對宏觀調控對銀行信貸的管理更加嚴格,使安徽一些項目面臨融資難的問題,李佐軍認為,關于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前兩年已經有政策說法,關鍵是落實。但中國的現實是融資體系不健全,金融工具落后,沒有渠道。民營銀行一直在討論,但一直沒有解決的辦法,畢竟涉及到金融安全的問題,人民銀行還在評估。因此政府應該鼓勵企業擴展自籌資金的渠道。 機會:存量資源豐富 李佐軍認為,安徽目前面臨的問題并不能阻擋其繼續向前發展,安徽應該有信心。雖然安徽后發,但有很多優勢:可以學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安徽存量資源非常豐富,關鍵是如何盤活。 而體制正是安徽的劣勢,官本位的情況比較嚴重,有玩笑話說安徽的能人都喜歡當官,主要是安徽的經濟還不夠發達,政府與企業之間還沒有良性循環。因此,政府應該在體制上突破,轉變職能是政府在經濟治理中的重要工作。政府應該為企業創造環境,在看清形勢,認準定位,根據當地的優勢,主動創造條件,提高辦事效率,參與國際、區域經濟合作。 聲音 形象是生產力 安徽省省長王金山: 說到安徽,人們就想起了王懷忠事件、農村調查事件、奶粉事件。安徽不僅僅只有這些事件,只有這些事件的續集,安徽的主流還是在發展經濟。偏見要不得,偏見很可怕。要看到安徽的變化,我們也在教育我們的干部要改進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安徽自身形象的問題已經非常嚴重,要知道形象是綜合素質的反映,形象是生產力,是投資環境,更是競爭力。 科技成果是引資平臺 合肥市常務副市長王林建: 作為省會城市,合肥發展不足,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資源優勢挖掘不足,目前在合肥投資的外資并不多。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貿然行動,不算賬不對,算小賬沒有出息,要算大賬,算發展賬。以中國科技大學為首的全日制大學,在合肥有30多家,還有很多國家重點實驗室。將他們的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這也是我們的引資平臺。 急剎車是雪上加霜 巢湖市常務副市長杜長棣: 和安徽很多地方一樣,巢湖市招商工作還處于“政府搭臺,政府唱戲”的階段,這是江浙十年前的做法。但希望理解的是,這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沿海已經產業升級了,但內地對土地還有相當的依賴性。不搞一刀切,也要一刀切的做法,這對于土地還是第一優勢的欠發達地區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融入長三角”不動搖 宣城市市委書記方寧: 我在省里工作期間曾對安徽區域發展做過探索,發現過去在本省劃分經濟區的做法成效不大,都是紙上談兵,是封閉的,安徽靠北的地區自己都不夠吃,怎么可能分給宣城。到宣城后,我就提出應該跳出行政區域。宣城跟安徽各地區的聯系是行政聯系,但跟長三角是經濟聯系。我們只能靠江浙。 必須打“生態牌” 池州市市委書記何閩旭: 說起來池州生態環境好,但由于山區條件,耕地面積少,池州有句話,“不會治山治水就不會治區”。因此,我們只有依托資源優勢,打“生態牌”、“九華牌”。旅游已經成為池州重要的收入組成部分,但跟九華山作為佛教圣地的盛名相比,可以說九華山旅游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主要原因在于山區交通還需要改進。 重塑城市形象 阜陽市市委書記胡連松: 當然我們在監督機制健全上還存在漏洞,其實我們也是受害者,因為劣質奶粉并不是產在阜陽,而是浙江。雖然奶粉等事件并沒有影響到阜陽市的經濟,但城市信用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我們希望輿論能看到我們在這一次城市危機公關中的表現,希望能重塑阜陽的形象。 本報記者盧軼男 安徽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