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國電子政務IT100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7日 22:26 《互聯網周刊》 | ||||||||||
在進行了近50天時間的大量統計和資料收集工作之后,2004年度中國電子政務IT100強調查終于有了結果。 這已經是《互聯網周刊》第三次策劃并進行這一調查。基于前兩次的工作經驗和積累的歷史數據,本次調查的樣本筐更加廣泛,企業參與調查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本調查從2004年7月中旬開始,截止時間為8月26日,共有726家候選IT企業參加了本次大型問卷調查,
電子政務的概念雖然已經被熱捧多年,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依然顯得過于專業和陌生,大部分人并不清楚它的市場結構與競爭脈絡。除了少數幾家全國性的知名企業之外,更多的專業電子政務企業也并不被大眾所熟知。2004年誰贏得了更大的份額?成功者為什么成功,失敗者又為何失敗?在表面的紛繁復雜之下有沒有一條清晰的競爭脈絡? 巨頭與潛在的挑戰者 2004年度中國電子政務IT 100強的第一名與往年相比沒有變化,神州數碼以27.1億元的總營收繼續穩居第一,方正集團成為本次榜眼,營收超過24.8億元。而在軟件營收榜中,東軟股份高踞榜首,其來自軟件的收入超過16.98億元。今年主榜前十名的變化比較明顯,神州數碼、方正集團、浪潮集團、沈陽東軟軟件股份等四家企業共同構成了2004年電子政務的第一軍團,他們的總營收均在22億元以上。而就去年的調查來看,構成2003年電子政務第一軍團的是前五名企業,普遍都在10億元以上。另外,2004年100強企業中朝華科技、海信集團、太極計算機股份等3家公司的營業收入都實現了50%的增長,超過了12億元人民幣,這些企業都有進軍第一軍團的潛力。 數據顯示,2004年前10名收入總和接近159億元,占到100強收入的64.1%;前20名收入總和則超過192億元,占到100強收入的77.4%。前20名企業基本拿走了中國電子政務市場主要的份額,事實再一次證明了大者通吃的準則。 排名靠前的大企業們基本都是國家金字號工程的參與者,同時承接過大型系統集成項目,每家企業又都具有自己的優勢產品和資源。比如,神州數碼在供應鏈管理服務、增值服務和IT服務方面實力雄厚;方正集團在電子出版、硬件設備方面始終占據主導份額。2003年,正是這些財力雄厚的大企業成為整合中國電子政務市場的主力軍:神州數碼并購國信北方,用友軟件納入北京安易,朝華科技收購瑞尊軟件均已成為電子政務市場資本與專業企業聯合的典范。正是北京安易等被收購的專業公司,被賦予了資本的力量與品牌優勢之后,不斷地為收購方在電子政務市場上攻城掠地,斬獲頗豐。 百強企業來來往往 縱觀本次調查結果,部分企業因為業務重組,使得電子政務業務數據難以統計而不得不退出了100強企業的調查;還有多家公司,雖然前兩屆參與調查,但近一年中業務轉型,電子政務工作很少,因此也退出了本次調查;此外還有部分公司因為財務上的時間安排問題而放棄了參選機會。但總體來看,以上企業還是少數,并不代表主流,更大的變化發生于更廣大的企業群體:本次調查結果顯示,100強中新增入圍企業為21家,換句話說就是有21家企業從去年的調查結果中消失了。本年度電子政務IT 100強企業調查中,有的公司初次上榜就進入到前20名,營業收入超過2.65億元,某種程度上也說明本次的采樣范圍更加廣泛和市場的不確定性。 在新面孔中,今年100強企業第一次出現了專業測試類公司——北京安恒測試技術有限公司,它主要從事計算機網絡測試與維護服務工作,提供公正的第三方認證測試。它先前主要從事計算機網絡安裝管理及維護等方面的綜合教育培訓,其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500萬元。最后一名新近上榜的企業——北京游龍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則是憑借其系統故障監測和性能管理軟件為“中國上海”等政府門戶提供自動化運維服務,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600萬元。 也許這些“新面孔”從事的業務過于專業,才使得以前的樣本采取忽略了他們的存在,其實這些企業一直在低調、穩健的發展,也正是這種專業化分工支撐起了我國電子政務產業的理性增長。 “小而專”優勢盡顯 2004年電子政務IT 100強中,在巨型公司之外,廣州華南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等33家企業營業額都超過了1億元。累計億元以上企業超過40家,與去年同期的32家億元企業相比數量增長25%。今年的入選企業最低營業額均超過1450萬元,而2002年、2003年的最低營業額分別是500萬元和450萬元,中國電子政務企業經過兩年的起伏與調整終于邁上了新的臺階。直觀數據顯示中國電子政務企業整體走向壯大,一方面既反映了我國IT產業的回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從事電子政務行業的門檻在進一步提高。 本次100強企業中多數還是專業的“小”企業,在整體規模上因為不如神州數碼、方正那樣大而全,這類企業往往選擇單方向突破、與其它企業項目捆綁銷售的策略。數據顯示這類企業都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在各自的擅長領域中優勢盡顯,比如北京金山軟件有限公司、北京鼎天軟件有限公司、東莞市開普互聯信息有限公司等,以上三家公司的優勢分別體現在辦公自動化及公文處理系統、應急聯動系統、電子政務基礎應用中間件等。諸如此類的企業還可以舉出很多,正是在各自的擅長領域中積累了一定的客戶資源和技術優勢,這些小而專的企業也正逐步進入其它領域。 另據營收增長率排名顯示,2004年度增幅較快的企業主要還是集中在軟件企業。點擊科技以384%的增長率再次雄居榜首,而在2年前,王志東領導的這家企業剛剛提出協同應用的概念,當時并不為大家所熟知,連續兩年的高速增長(2003年增長率超過700%),吸引了眾多風險投資的關注,2004年初該公司獲得富達超過1億元的風險投資,更是創下了國內軟件企業融資的天價紀錄。軟件收入增長率排名第二的北京安捷思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則是憑借著體育熱潮在中國的興起,以及北京2008年數字奧運概念,在2004年度取得了突飛猛進的增長,該公司設計并實施了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綜合IT智能管理系統及其下屬的二十多個子系統,使其業務增長率一舉超過200%。 市場集中度下降? 由于整個市場的總體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準入門檻持續提高,很多傳統的電子政務公司被收購或者退出市場,多數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經過過去一年時間的并購,整個市場的集中度應該有所提高,但數據顯示結果正好相反。本次統計結果反映出了市場集中度下降的趨勢,百強企業中前10名總收入占100強總收入的百分比已經從2003年的65.1%下降到2004年的52.2%,前30名總收入占100強收入的比例也從2003年的88.9%下降到2004年的74.9%。 電子政務中小公司正在成為高速成長的典范。電子政務總體收入增長率排名顯示,正是中小型企業的快速增長,使得電子政務行業門檻整體提高并使整個市場趨于壯大。大型電子政務企業因為起點比較高,增長速度普遍不如中小型企業快。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市場規模變大后,市場集中度卻下降了的奇怪現象。“熱錢”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涌向這些中小企業,其中涌向軟件企業的速度要比涌向硬件企業的速度更快。顯然,這是一個發展不均衡的市場。 “重硬輕軟”有所轉變 根據電子政務IT 100強數據資料顯示,100強企業的總收入規模為248億元,增長率18.1%,軟件和服務比例超過38.2%。雖然距離國外70%的比例尚有距離,但中國電子政務建設中軟件和服務所占比例正逐漸升高,軟件投資整體上升的事實表明中國的電子政務市場正在逐漸改變重硬輕軟的傳統。 通覽本次軟件營收排名結果,第一名依然是沈陽東軟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在社保、醫療、信息系統集成等方面的優勢,東軟第三次蟬聯100強軟件收入排名霸主地位。資料顯示,軟件收入前十強的增長率多數集中在20%~35%之間,個別突出者如北京中軟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則達到113.04%的增長率,金審工程的參與和煙草行業信息化為中軟國際貢獻了驚人的利潤回報。北京九城口岸軟件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新中大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則是由于通關軟件、金財工程的實施而分別取得34%和22%的高增長率。另外,頗為引人注目的還是浪潮集團的異軍突起,正是由于集團公司對電子政務行業的重視,調整產業布局,積極參與煙草、質檢、區域辦公平臺等政務信息化的建設,使得軟件營收比例由2002年的10%迅速增長到43%,本次浪潮集團以9.89億元的軟件收入位居第二。 據權威調查機構預計,中國的電子政務建設將經歷數年重硬輕軟的歷程,但本次調查結果卻是2004年“百強”企業的軟件總營業收入超過94.8億元,比2003年70億元的收入總和增長35.4%,軟件收入占到100強總營收的的38.2%。另據該機構預測,我國今年的軟件與硬件投入比例為1:3,但就100強統計數據來看這一比例應為1:2更為合適。實際上業內有關人士一直認為我國的軟件投資比例非常之低,與硬件投資相比甚至可能達到1:7或1:8,但本次調查結果卻顯示了不同的結果,至于真正的比例是多少,也許只有全行業的普查才能說清楚。但不管怎樣,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確實正在加速向偏重軟件投入的方向轉化,這也進一步表明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走向務實,并逐步拋棄重硬輕軟的觀念。 新視角、新應用、新模式 如果2003年被定義成是電子政務企業大發展的階段,那么2004年開始,電子政務市場發展開始趨緩。與上一年度69.4%的增長率相比,今年百強企業的增長率僅為18.1%,增長趨緩的事實再一次證明整個電子政務領域,包括企業、政府部門和第三方機構都開始理智的審視這個市場,投入更加講求回報。 北京拓爾思(TRS)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施水才認為,“自去年起,就不斷有專家學者提出‘電子政務泡沫’、‘政務空城’的擔憂,也不無道理。面對著電子政務發展中出現的瓶頸和問題,我認為解決之道決不是‘剎車’,而是應該鼓勵應用,把政務信息化應用的工作做得更深入,更扎實。概括而言,就是‘務實’,2003年是電子政務的實施年,2004年應該稱作電子政務的務實年。” 目前電子政務第一輪的基礎建設已基本完成,正在經歷從基礎建設向整合應用的大轉變;從建設期向運營期轉變,從粗放性向效益型(整合型)進軍;從“建設電子政務,建好電子政務”,進入目前的“用電子政務,用好電子政務”階段。 電子政務IT100強調查已經進行了3年,每年我們都能看到新的企業在不斷涌入,為這個市場帶來創新的觀點并增添新的血液。在本次調查中,大部分企業都表達了對電子政務市場的看法與思考。比如多家參選企業都表達了對于政務建設中安全問題的關注——政務信息的特殊性決定了電子政務系統各級使用單位對系統安全性的期盼,這也反映到電子政務的承建方—IT企業身上。 同時,還有部分公司闡述了自己的獨特理念。邁普通信首次提出了電子政務也要資產化的獨創性觀點。他們認為,目前有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就是:中國經濟欠發達的行政縣區還非常之多,這些地區如何在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和人力儲備不足的情況下,以較低投入和更高效率進行電子政務建設是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所謂資產化就是說,在電子政務的建設過程中,政府、設備提供商和系統集成商都必須積極考慮,如何將電子政務的建設成果轉化成為大眾服務的一種資產。同時,資產化還體現為電子政務建設的整體性特征,作為網絡設備廠商必須與合作伙伴、用戶保持密切的溝通和協作。 另有一些企業也提出了激發人們想象空間的概念,比如IBM提出的“像運作business一樣運作電子政務”、中關村科技軟件公司提出的“分步實施中分布實施大型電子政務項目”等創新觀點都使人耳目一新,還有的企業在實施政務項目時采用了“項目管理+合作”等創新模式。另外,短信在中國的興起,不僅催生了一個50億元的巨大市場,也賦予了中國電子政務建設一把利器。很多城市都推出了基于短消息平臺的移動政務辦公系統,正是憑借短信應用,電信運營商們又一次找到了和政府機構直接合作的橋梁。 制度環境趨于完善 2004年伊始,我國中央級部委和各省市政府部門紛紛出現了與電子政務相關的立法熱潮:2004年2月25日,深圳頒布《深圳市政府信息網上公開辦法》;5月12日,農業部提出《關于開展網上推介農產品工作的通知》;6月2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啟動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審查電子政務系統的通知》;6月26日,《天津市電子政務管理辦法》出臺;7月1日開始施行的《行政許可法》和年底即將出臺的《電子簽名法》,則被業內普遍認為是電子政務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兩部法律規范。 《行政許可法》的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政府職能從“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是我國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里程碑。該法的頒布將我國政府的行政審批和行政管理工作納入到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而《電子簽名法》的出臺,從應用角度看,將首先會推動電子商務網站的發展,其次還會帶來一些新的應用:如電子商務安全公司和電子商務認證機構的崛起、傳統商貿企業向電子商務型企業的全面轉型、個人網絡購物活動的大面積興起、企業網上年審、網上報稅的進一步普及等,政府機構間電子公文的流轉也會涉及使用《電子簽名法》中的某項法律依據。很多類似的信息說明,中國的電子政務建設正在步入法制化、科學化、人性化的快車道。這對于電子政務的長遠發展無疑有著根本性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