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回跌國內照漲不誤 石油企業從中牟暴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1日 20:10 金羊網-羊城晚報 | |||||||||
相關報道: 國內成品油價今起上調 汽油柴油首次雙雙漲價 國內油價上漲傳言成現實 油價上漲催促中國反思 油價颶風將重創世界經濟 本報記者 夏楊 謝孝國 實習生 劉蓉
專家解釋原因:燃油價格并未完全市場化,所定基價滯后國際一個月 燃油價格一年之內上調了三四次,卻每次難得見其降下來;本月25日國際油價明明在下跌,而國內油價同日卻不降反升,而且一直持續至今,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油價波動越來越受市民關注,昨日幾位出租車司機致電本報時反映的問題頗具代表性。記者為此采訪了物價部門和有關專家,他們表示,這與我國現行的定價制度和宏觀調控政策滯后有關。以目前的情況,國內油價滯后一個多月都是正常的。 國內市場見漲不見跌 據了解,去年12月份,石油價格就有一次提升,今年以來,又有3月、5月和本月25日的三次提升。以用量最大、調價幅度也最大的90號汽油為例,從最低時的每升2.79元已經漲到現在的3.45元。細心的司機發現,每次油價上調之后,國際油價有可能立馬降下來,而國內的油價下調要么滯后,要么難得降到國際油價的同期水平。本月25日國內油價的再次上漲就是如此,當時,國際油價在一段時間的高漲之后已經宣布下跌。并且有消息推測,接下來的時間,油價還會繼續上升。 國內價格滯后一個月 有市民問,石油價格緣何一路飆升,見漲不見跌?石油企業是不是在從中牟取暴利?對于這個問題,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中心石油市場室主任單衛國無奈地告訴記者,像燃油這種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能源,它的價格是由國家物價局制定的,企業說話哪里算得了數? 為此,記者致電廣州市物價局。該局法規與政策調控處雷處長說,從目前的現狀看,國內價格滯后于國際市場一個多月都是正常的。“前段時間我到丹麥、挪威出差,發現他們兩天之間燃油價格就不同,隨國際市場變化很快。但是中國情況不一樣,上漲和下跌都有階段性控制。我國35%的石油依靠進口,國內油價大趨勢與國際形勢有關。但是升降不會跟得很緊,這是我國的定價體系和宏觀調控手段決定的。” 廣州市經貿委能源處主任、廣州石油行業協會會長袁浩杰說,燃油的定價受國家宏觀控制,每次價格都由發改委和物價局聯合制定。這種國內的定價機制和有意識地疏離國際市場變化的調控手段,決定了國內燃油價格滯后于國際市場變化。 國家發改委制定基價 據有關專家介紹,我國目前采用的是與國際接軌的原油定價機制。原油基準價是由國家發改委根據國際市場相近品質原油上月離岸價加關稅公布的。貼水或升水是由購銷雙方根據原油運雜費負擔和國外油種的質量差價及市場供求等情況協商確定。成品油價格則是以紐約、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市場一攬子價格加權平均值為定價基礎,根據基本雜費及國內關稅,加上由國家確定的成品油流通費用,形成由國家發改委制定的國內成品油零售基準價。再由中石化與中石油公司在基準價上下浮動8%的范圍內,制定具體的成品油零售價,每個月調整一次。 廣東省價格協會副會長文武漢說,今年以來我國石油價格一路上漲,正是上段時間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的反映。但是出于對價格的適當控制,國內價格上漲相對緩慢,由于這種機制上造成的時間差,使國際石油價格出現下跌的時候國內的油價還在上漲。這次之所以國內油價目前還沒有出現下降的勢頭,是因為國際油價還沒有下降到一定程度。 放活零售市場抑投機 燃油是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國家采取壟斷性手段來控制它的銷售及價格。有關專家分析,比較去年5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和國內成品油零售價五次調整情況,前者漲幅近100%,而后者總漲幅不到25%。國家對成品油價格的有效宏觀調控,將國際原油上漲對國內生產生活的影響,降到了最低,使經濟發展減少了很多風險。 這種定價機制雖然有國內外石油企業同臺競爭的優點,但被動跟隨國際油價態勢、國內成本與供求基本不考慮、容易造成投機是其缺點。袁浩杰說,這種機制有必要作進一步完善和改革。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龍朝暉博士說,從理論的角度上看,價格應該由市場來形成并根據市場來進行相應的調節,壟斷不利于價格的合理形成。他希望政府能深化體制改革,至少在油品銷售的某些環節打破壟斷,讓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進來。例如,油品的零售就完全可以放開,因為這個環節需要市場競爭來促成零售商之間,以及零售商與供給商之間和諧的關系。放開這個油品的下游環節可以帶動和刺激上游環節,例如,價格的逐步完善。從而達到各環節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國外的油價主要由期貨市場形成,政府一般很少進行行政干預,他們所做的更多是利用完善的監控體系對市場和企業行為進行監控。近日,上海石油期貨市場的建立,預示著中國油價的市場性將會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