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浙商抱團成“巨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0日 15:11 人民網-江南時報 | |||||||||
今日首頁記者 應志剛 喜歡抱團的浙江人,昨天在寧成立了南京市工商聯浙江商會,這是繼南京寧波經濟建設促進會、南京溫州經濟建設促進會之后,浙江人在南京成立的第三個以維護浙江商人在寧利益為核心的同鄉組織。曾經是大學教授的南京義烏小商品市場總經理、昨天正式出任南京浙江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張國安在會上坦言,浙商在外的發展與強大,離不開浙江人特
A 抱成團才能成“巨人” 浙江人注重鄉誼,親鄰相幫、團結協作,有人甚至把浙江人稱之為“中國的猶太人”,除了頭腦靈活會做生意,浙江人還特別“愛扎堆”,在南京有“溫州街”,在北京有“浙江村”。對此,南京寧波經濟建設促進會秘書長郭昌茂一語中的:“浙商基本是‘草根’,他們沒有什么背景,外出沒有什么靠山,他們只有抱成團才能生存。” 早在上世紀初,旅滬的浙商就這樣自我評價:浙江商人在上海“之所以能事必成,功效顯著者,則系于團結之堅,組織之備,一遇有事,即能相互呼應,踴躍爭先,以收其合作之效。”這種團結合作的精神,在世界各地的浙商中間,都得到了繼承和發揚。浙江商人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操著一口難懂的方言,所到之處必集合同鄉,組織商會,以謀互助發展。“浙江企業聯合會”、“溫州商會”、“浙江商會”等組織在世界各地和國內主要城市紛紛建立。郭昌茂表示,這些同鄉組織,是浙商團結精神的表現,是浙商群體的凝聚核心,也是在外地浙商的利益代表機構。 誠如所言,在南京寧波經濟建設促進會的章程里就有一條:“為寧波在南京經營的企業服務,為他們排憂解難”。浙江商人、南京康利石材公司總經理王剛是這條“宣言”的受益者,他說,不論是經營上的困難,還是生活中的困難,找到促進會基本都能解決,在1萬多名會員中,只要誰有能力幫你解決問題,都會通過促進會主動為你提供幫助。 目前在南京共有5萬余名浙江商人,有別于5年前以商貿流通業為主小打小鬧的經營方式,浙江人這兩年在房地產和餐飲業方面異軍突起,浙商的實力和規模在南京的中型企業中占據了一定的地位。“這其中離不開同鄉組織的力量,”寧波向陽漁港餐飲公司負責人坦言,沒有這些同鄉組織的幫助,向陽漁港在南京的發展不會像如今這么順利。南京寧波經濟建設促進會的企業會員聲稱,在經營活動中促進會的力量起了很大作用,80%的企業會員通過促進會成功運作了經營項目,90%以上的企業會員接受過促進會的幫助。“抱成團我們才能成為巨人”,曾經是浙江財經學院教授的張國安表示,成立浙江商會就是為了給浙商在南京做大做強提供一個更大的合作平臺。 除去抱團抗擊市場風險之外,在龐大的浙商群體內部,還盛行著以私人資金拆借為表現形式的民間金融。“浙江商人在原始積累階段,一般要么向親朋好友借錢,要么入商會借資金”,郭昌茂表示,豐富的金融資源使浙江商人的融資相對容易,曾經有權威部門做過統計,浙江商人融資80%是靠民間借貸,這也說明了浙江商人“團結合作”的力量。 B 生意得益于“生存鏈” 在南京玉橋市場經營文體用品的浙江寧波小伙子王志海,對張國安的“生存鏈”之說深有感觸。2001年,剛剛高中畢業的王志海懷揣著從親朋好友中籌集來的5萬元錢,第一次踏上南京這塊陌生的土地,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將是什么。他僅僅知道,在南京,有許多浙江人在這里發了財。“當時真的是兩眼一抹黑”,如今已是百萬身家的王志海,回想起當年站在南京街頭不知所措的情景感慨萬千。 在旅館呆了兩天的王志海無意中走進了金橋大市場,在這里他聽到了熟悉的鄉音,還和幾個同鄉聊上了。同鄉告訴他,浙江人創業大多是從做小商品生意起家的,建議他嘗試一下。在同鄉的幫助下,王志海的第一站就在金橋大市場落了腳。由于缺乏“生意經”,王志海一開始虧得一敗涂地。2002年3月,回鄉籌集資金再次“殺”回南京的王志海,又通過同鄉的引見,結識了南京寧波經濟建設促進會的秘書長郭昌茂,在促進會的幫助下,王志海在玉橋市場扎了根。有了鋪位,但經營什么呢?有過一次失敗經歷的王志海再次陷入了迷惘之中。這時,促進會幾位負責人及一些事業成功的同鄉主動上門為他出謀劃策,通過市場分析,王志海最終找準了經營定位,而后又通過促進會認識了許多對他生意極有幫助的同鄉,生意逐漸有了起色。“一開始,80%以上的生意是通過老鄉介紹的”,王志海回憶起當初的創業時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C 愛國愛鄉商海占先機 張國安說,浙商濃郁的鄉土情結,并非狹隘的地方觀念,而是頗富理性和現代意味的。浙商在異地經商致富之后,有相當一部分人就把財富投資到家鄉,為家鄉建設作貢獻。許多浙商在外地創業成功,首先是把同鄉帶到外地去,帶領家鄉人一道致富。生產燃料的南京能泉公司總經理倪國標,曾經是浙江溫州的一位農民,3年前他的同村遠房哥哥在南京創業成功后,將這位不善言辭的小老弟帶到南京,用兩年的時間通過言傳身教硬是把他培養成了一個經營能人。這兩年,倪國標所在的村有很多人通過同鄉的幫助在外地擁有了自己的事業,而當初他們僅僅是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農民。 愛鄉是愛國的基礎,而愛國就更能愛鄉。郭昌茂介紹說,1998年洪災時,一位浙江富陽的企業家一次性向災區捐贈了100萬元,卻連名字都不愿意向媒體透露;非典肆虐時,許多浙江商人自發向醫務工作者和災區人民捐錢捐物。浙商在“家、鄉、國家、民族”幾個基點上,始終秉承“愛國方能愛鄉”的宗旨,使鄉土觀念、民族意識、愛國情感得到完美的統一。 “國家強盛、家鄉富足,是浙商在商海搏擊的力量源泉”,作為最早在南京倡議成立浙江同鄉聯合組織的發起人之一,郭昌茂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