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國資流失與制度目標:管理層處理產權改革中的平衡術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9日 10:45 中國經營報

  劉曉午 侯雪蓮

  近來,郎咸平對TCL、海爾等企業的質疑,在經濟界引發了一場沸沸揚揚的爭論,企業產權改革過程中是否必然伴隨著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本報為此特別邀請了一位“當事人”和兩位專家對郎教授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回應。

周旋于幾個男人間的她 精彩手機賽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懸賞 大獎新浪iGame免費抽

  國有資產流失了嗎?

  主持人:請各位談談在企業改制過程中,是否存在國資流失的問題?是否嚴重?

  李東生:企業產權改革是一個很復雜的現象,從一些經驗教訓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這個過程失控的話,很容易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這是事實。每一個方案怎樣做才好,我不能做具體的評價。但就TCL的方案而言,我認為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TCL及其團隊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改制伊始,我就充分考慮到企業發展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因此在方案的整個制定和操作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對社會利益的保護和尊重。

  張文魁:在國企產權改革過程中,確實存在國資賤賣現象。但是,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改革進程中的陰暗面?是否因為這些陰暗面的存在就停止改革、走回頭路?我認為舊體制是無法持續的,建立新體制過程中的陰暗面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克服而且正在被逐步克服的。如果否定國企產權改革,就等于是把孩子和臟水一起倒掉了!

  我們應該如何有效避免國資流失問題呢?國資流失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國資交易不公開、不競爭。這當然也與國企產權改革的形式有關,“內部型改制”比較容易導致國資流失。但是,只要實行公開性、競爭性的國資交易程序,國資流失是可以有效避免的。比如,國務院國資委成立后,先后出臺了《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暫行辦法》,調查結果顯示,這兩個文件實施后對于防止國資流失的效果是明顯的。

  關于國資流失的爭議,其實還涉及到對國資質量的判斷以及對改制成本的支付。許多國有企業在賬面上有幾億元的國有資產,可能幾千萬元就賣掉了,如果不做深入的調查研究,可能就會認為這是嚴重的國資流失。其實,那幾個億的國資許多都可能是幾年都收不回來的應收賬款或者是在倉庫里放了幾年的存貨,是大量的不良不實資產,而國企目前的財務會計制度并不能及時處理這些爛賬,所以在改制時國資“縮水”是完全正常的。另外,改制時還要進行職工身份轉換、剝離非經營資產、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實現社保并軌等等,需要支付巨額的改制成本,而目前由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沒有建立起來,比較普遍的做法是用本企業的國有凈資產來支付改制成本,所以大量的資產都在這個過程被抵扣掉了。當然,以國有凈資產來抵扣改制成本并不是好辦法,也容易發生暗箱操作,所以我個人一直在呼吁加快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使改制成本的支付能夠公開透明、統籌進行。

  趙曉:在地方企業和中央大型企業兩個層面上,企業改制的進程和方式存在著顯著的不同,國有資產的增與失要區別對待。在地方一級的企業上,外商或民企參予國企改制的力度較大,進入國企表現得較為充分。不能否認,國企產權轉讓過程中,出現過國資賤賣的問題,也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這點目前各界都很關注。

  但另一方面,對中央大企業,從國資的總量變化來觀察,就不存在國資流失的問題。一是外商或民企還較少介入中央大企業改制這個層面;二是目前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國資保值增值,中央大型企業近幾年通過改制上市,通過資本市場實現了企業凈資產的大幅溢價。而且從現在中央大企業整體上市的趨勢來看,國資凈值在改制過程中,不存在流失的問題,而且還從資本市場上取得了不菲增值。

  產權改革目標是否達到?

  主持人:這是否也意味著產權改革已經達到預定的改革目標呢?在少數產權轉讓過程中,仍存在暗箱操作、國資賤賣的現象。能不能談談其中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李東生:TCL產權改革的全部資料在上市時,都做了非常充分的披露,整個過程是非常清晰的,是得到政府各級監管部門認可的。在一次公開場合我曾經見過郎咸平,還專門向他解釋了TCL產權改革的情況。一個基本的事實是,1997年TCL國有資產是3億多元,經過5年的授權經營,國有資產增加了2.6倍。在這5年中,政府參與分紅,還分去了6億多元。總體而言,這5年中,國有資產增加了3~4倍。

  可以說,經過改制,國有資產快速增值。這組數字是到2002年授權期滿時,政府專門組織人員對TCL進行了全面的審計,最終得出來的結論。1997年的稅收是一億多元,現在是15億到16億元,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稅收。我覺得從TCL集團來講,我們的企業改制是達到了目標的。

  趙曉:社會各屆對本次國資改革討論的關注度超出我的想像,但原因無外乎這里面隱藏著國資流失這樣一個社會高關注點。現在部分人拿俄羅斯的經濟改革與中國的經濟改革做比較,擔心中國的企業產權改革走上俄羅斯的老路,形成大規模的國有資產流失。這種擔憂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俄羅斯的經濟改革與中國的經濟改革屬于兩種不同類型的改革,前者為一步到位式的“休克”改革, 后者則是漸進式的產權改革。前者上千億美元的國資以30億美元的代價迅速倒手,一步到位地完成改革。而中國式的摸著石頭過河的產權改革,有著更多的改革目標,穩定、就業和國資保值增值是重要的目標,制度的完善建立是改革的目標。

  我認為本次討論最后的意義是,要看清我們的產權改革的目標是否已經達到。從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證充分就業來講,我認為我們的產權改革目標已經達到。但現在理論界爭論的是,從制度目標來看,部分學者認為是未達預期的。從這點來講,我國的企業產權改革的推進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特別是中央一級的企業,體制的變化是較小的。這是下一輪企業產權改制過程中所要高度重視的。

  產權改革取向考驗管理層智慧

  主持人:從各位的判斷來看,實際上企業產權改革已經到了非常關鍵的時刻。能否請大家對進一步深化企業產權改革建言幾句?

  李東生:改制環境很重要,當時TCL所在的惠州市地方黨委和地方市委市政府都是以一個比較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企業改制問題。另外TCL也存在一些改制的基因,因為在1997年改制之前,地方企業百分之百國有,但地方政府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授權是非常充分的,政府從來都不具體參與企業的管理層面,將責任與權利充分地下放給企業。這從多個方面調動了企業的改制積極性,為企業改制創造了寬松的改革環境。

  趙曉:中國的產權改革是最考驗管理層智慧的。產權改革我歸納為兩種,一種是增長式產權改革,一種是分配式的產權改革。中國走的是前一種,以穩定和國資保值增值為更重要的目標。現在有人評價,這種改革模式雖然穩妥,但效率較低,因而產權改革進程緩慢。特別是在中央大企業的改革上,管理層非常慎重。但是企業改制總要進行的,因而與中央大企業比較,地方國企的產權改革積極性明顯要高出許多。

  這是管理層在處理中國式的產權改革的高明之處——在穩定、就業、制度和效率等四種改革目標中權衡,獲得最大的改革目標收益。目前的產權改革就像重走長征路,如果說產權改革最大的失敗是什么?只有一條, 就是不走了,不干了!這是最要不得的。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千張即時奧運圖片報道
竇文濤侃奧運(視頻)
奧運場館瘦身風波
高校招生現丑聞
機動車負全責遭質疑
北京地鐵美食全攻略
二手車估價與交易平臺
出國辦護照完全攻略
新浪連載:70派私人史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