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脫鉤 糧改邁出關鍵性一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2日 16:00 南方周末 | ||||||||||
□龐瑞鋒 糧改自1985年開始,在曲曲折折行進了近20年后,終于邁出至為關鍵的一步:讓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和政府脫鉤,真正實行自負盈虧。他們的對手將是經政府批準的私營糧食企業。
7月底,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購銷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的核心內容是國有糧企脫鉤,走向市場。 它所傳達出的明確信號是,糧食價格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而不是政府之手。令整個糧食系統備受震動和關注的國有糧企改革,不過是其中應有之義。 從中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歷程看,《意見》的出臺正是順應大勢之舉。 由于糧食問題事關國計民生,中國政府在糧食問題上一直采取相當謹慎的政策。新中國成立后,在經歷過一段短暫的自由購銷體制后,從1953年起,糧食和棉花的流通體制迅速進入了長達31年的統購統銷時期。 實際上,這種體制也成為中國確立計劃經濟體制的先導條件之一。 從1985年開始,中央提出對糧食流通要“在國家計劃指導下,擴大市場調節”,糧改由此開篇。此后糧改所經歷的一系列歷程,從合同定購、國家定購和價格雙軌制,到后來的保護價敞開收購、糧食購銷市場化試點等,實則是市場力量逐步壓倒計劃思想的過程。 當然,真理也是逐漸被認識的。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糧食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讓決策者相信,對糧食的生產、流通乃至糧食的價格,都必須使用看得見的手。糧食購銷是國有企業的事,私營企業和個體糧販收購糧食被嚴令禁止。 但是效果并不好。如果不是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兜底,許多糧企早就破產了。但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中央和地方財政又都不堪忍受。 至于糧食價格,由于價格信號被扭曲,導致中國糧價往往大起大落。糧價高漲時,大家一窩蜂種糧,結果導致糧食過剩,糧價走低;糧價低迷時,農民無心種糧,結果又影響糧食生產和供應。總之,有了計劃經濟的痕跡,糧價和糧食生產都很難做到平穩。 所以,糧改進行到后期,幾乎所有的人都意識到,糧食購銷體制市場化是必然選擇。 和以往進行的各種改良式的糧改相比,此次把糧食購銷體制的核心主體———國有糧企完全推向市場,可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改革。政策破冰至此,給人一種豁然開朗之感。不過,古語云,行百里者半九十。糧食購銷體制改革歷史原因復雜,牽涉面廣,如何推進既定改革,也須設計周全。比如,糧企與政府脫鉤后,如果資產狀況不佳,銀行是否愿意為其提供大量貸款去收購糧食,可能就有疑問。去年,至少在安徽就曾發生銀行拒貸的情況。 另外,從政策制定看,國家和地方要在全國組建大型國有獨資或控股糧食企業集團,并積極鼓勵各地縣市采取類似行動。如果要確保國有企業在糧食行業中的主導地位,此舉自然必要。但如果又懷有借此調控糧價之意,似乎又違背了市場化改革的初衷。 最后,既然改革的目標是邁向市場化,糧企脫鉤后,能否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讓國有糧企與私營糧企同場競技,也至關重要。但是從《意見》全文看,對私企在未來糧食市場中的市場準入、經營空間以及政策環境等都甚少提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