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企業的社會責任 > 正文
 
被夸大了的SA8000認證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8日 17:00 經濟觀察報

  僅僅在一年前,SA8000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聞所未聞的生僻概念。但是自去年底廣東的一家媒體刊登了一篇報道以來,這個名詞已經成為近半年多來被提及最多的話題之一。輿論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從一開始的“貿易壁壘論”到“出口通行證”,再到“企業的社會責任”,經歷了許多爭論。在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的號召下,目前各方意見似乎正在趨向統一,各種有關統計數據和資料似乎也在給人越來越強烈的一個印象:出于利益上的考慮,SA8000正在受到中國眾多企業的認可,要求認證的企業正在迅速增多。

周旋于幾個男人間的她 斗三國與眾將一拚高下
無線精彩 無線雅典 走入香港夢想之都

  長期關注中國勞工條件的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北京局的技術顧問王林認為,SA8000在中國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長期以來部分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對勞動者權利的漠視,很多嚴重違反勞動法的現象沒有任何有效的制止,甚至在理念上也沒有得到重視。但事實上,被許多社會公益人士寄予厚望的SA8000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商業認證標準,并非已經獲得普通認可的國際性標準,更非強制性標準,其中無法回避的商業利益色彩令人心生疑慮,而從解決實際的勞工條件問題角度來看,它能發揮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人們的過高期望決非其實際能力所能承擔。一陣喧囂之后,SA8000更像是一個明碼標價的標簽,正在以“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被“營銷推廣”,在媒體和企業心態各異的熱捧中,其所針對的現實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哪怕是明顯的改觀。有關專家認為,中國勞工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仍在于《勞動法》的不斷完善和有效執行。

  -本報記者 李翔 綜合報道

  2003年12月11日,廣東《粵港信息日報》的一篇報道使“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這個先前只有一些認證機構和公司負責人知道的生僻名詞,變成輿論關注的焦點。據《人民日報》駐聯合國記者鄒德浩說,這篇名為《美欲向我掄SA8000大棒 珠三角恐成重災區》的報道曾經被“國內近200家媒體和網絡紛紛轉載”。

  2003年12月18日,《新京報》發表署名高東海的評論《SA8000不是美國的“大棒”》,說“SA8000標準可能對一些不法企業堪稱是一個‘大棒’,但對勞動者來說它卻是一個很好的‘保護傘’”。美國駐華大使館史行鍵接受《經濟》雜志采訪時又指出,SA8000不屬于貿易壁壘,因為它不是政府行為。此后,SA8000作為一種“社會良知對資本權力的制約”而被很多人接受。

  中國勞動爭議網的總經理程向陽對記者說:“去年春節前后,中央電視臺的一個報道說,歐盟國家要在五一之后對中國的外貿企業強制推行SA8000標準。看完之后我心里很震驚。后來關于SA8000的各種言論就沸沸揚揚了!

  事實上,的確在一些媒體的報道中開始出現“SA8000成出口通行證”的提法。某些地方政府開始為本地企業舉行SA8000培訓會,重慶市外經委甚至在組織有關企業培訓的同時申請對通過SA8000認證的企業進行補貼。

  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工與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張峻峰對此有些氣憤:“他們對企業介紹和對外宣傳SA8000時,從來都說這個標準是中國企業出口必備的通行證。”在對待SA8000的態度上,張峻峰被很多人認為是代表政府的觀點,有點左,“他在多個場合言辭激烈地反對這個認證標準”,程向陽說。當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張峻峰一再強調自己并不是別人口中的“左派”。

  張峻峰的說法很容易得到驗證,CCC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咨詢中心在自己的網站上介紹SA8000認證標準時就用了所謂“國際通行證”的說法:“目前,要加入跨國公司的全球產業鏈,大都要通過SA8000認證或者該企業根據SA8000進行的社會責任審核!

  SA8000的商業性

  SAI的董事會成員劉開明承認,在SAI授權的認證公司手中,SA8000確實具有商業性。

  被媒體、咨詢公司和國內熱心的公益人士套上無數光環的SA8000幾乎成了談及企業社會責任時必然會提及的名詞,而同時,SA8000的收費卻難以被人們包括它的部分支持者理解。張峻峰對記者說:“如果有人說自己要維護人權,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他對你說給我50萬塊錢,我這是為了維護你的人權,監督你應該做到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這就會被人看成是笑話,而這恰恰是SA8000目前在做的事情!

  國內幾乎所有媒體和咨詢公司在提到SAI(社會責任國際,SA8000的制訂者)時,都是用“非政府機構”和“民間組織”,而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北京局經濟開發區人力資源和勞動管理項目首席技術顧問王林對“SAI是一家什么樣的機構”的回答則很直接:“它就是一家咨詢公司。它制定一個標準,然后想法設法把自己的標準賣出去,僅此而已!

  中國勞動爭議網的總經理程向陽也對記者說:“SAI就是一家公司。它的最初發起公司包括幾家大的咨詢公司和大的采購商!

  按照正常的理解,如果是作為一家公司,SAI存在的目的肯定就是盈利。王林對記者說:“我如果是SAI的工作人員,看到大陸這樣對待SA8000,我一定高興得很。因為這么多企業都在輿論的鼓動下紛紛表示要來做這個認證!睆埦鍎倓偞韯趧优c社會保障部和商務部合作進行了一項關于SA8000的調研。他對記者說,根據他們的粗略估計,浙江、福建、廣東三省至少有兩萬家制造商表態要做SA8000的認證。

  “SA8000收費確實太高。廣東統計的基本都是20多萬。我調查的一家廣東的瑞士獨資企業通過了SA8000,第一次的花費就是10萬,認證費5萬,其他咨詢費等5萬,然后每半年還要查一次。按照有關咨詢機構和SAI提供的資料,認證費是按照1500人左右20多萬的標準來收。但是我聽到的基本上都是更多。這還僅僅是認證費本身!睆埦逭f。

  “現在來看,關于SA8000,在整個認證過程中是有利潤的!背滔蜿栒f,“SA8000的認證費用的確很高,而且現在已經算是比較低的了,剛開始的時候更高!

  “肯定有人在這里面得到了利益,包括一些咨詢公司!睆埦逭f。程向陽則對記者說:“我在深圳的時候,一位朋友來找我,說能不能和勞動爭議網合作辦一個關于SA8000的培訓。我問,搞這個東西干什么?朋友說,你不知道,現在SA8000特別火,企業特別樂意掏錢。” CCC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咨詢中心就在自己的網站上掛了一個名為“SA8000審核員培訓通知”的窗口。

  而SAI則對自己有另外的解釋,在SAI的官方網站上,SAI宣稱自己是“通過不斷完善已經在運行的國際工作環境標準SA8000以及配套的認證體系來致力于改善工作環境和同血汗工廠斗爭的機構”,“是一家建立于美國,致力于發展和執行社會責任標準的非盈利機構”。

  王林和程向陽都對記者說自己同SAI的工作人員有過接觸。王林說:“SAI以及其他類似機構經常尋找和國際勞工組織合作,但是鑒于國際組織的中立性,一般以和政府合作為主而非商業性的機構!蓖趿纸忉寚H勞工組織的國際勞動標準和公約與SA8000不同的時候也說:“國際勞工組織是通過會員國之間的討論來確定國際勞工組織公約,但是國際勞工組織沒有要求每個國家必須執行這些公約的機制,也不會將這些公約商業化!

  SAI的董事會成員、深圳當代觀察研究所執行董事劉開明博士對記者解釋說,SAI本身并不是一個商業機構,也不是咨詢公司,王林和程向陽等人所指的商業性應該是指SAI所授權的認證咨詢機構的商業性!癝AI的主要運行費用都是來自非盈利基金會的支持,SA8000認證過程中有利潤空間也不會歸SAI所有。SAI授權給全球九家大的認證公司和咨詢公司,每家授權機構每年給SAI的授權費用只有5000美金每年。也就是說每年SAI從SA8000上得到的收入只有45000美金,這連一個員工的工資都不夠。”劉認為應該把SAI同授權認證SA8000的認證機構和咨詢公司區別開來。

  但是劉開明也承認,在SAI授權的認證公司手中,SA8000確實具有商業性。

  并未成為國際標準的SA8000

  張峻峰認為,被夸大的是SA8000根本不是一個國際性標準,它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國際性標準。因為它不是由國際標準組織制定的。

  在市場經濟中,某一個團體或者組織通過收費來完成一件事情,本身也沒有什么可以非議的地方,張峻峰在采訪中也認可這種做法。但是他隨即指出:“如果我們的輿論都在幫助一家公司或者說一家民營機構來推銷自己的標準,這未免顯得可笑。而且,被夸大的是SA8000根本不是一個國際性標準,它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國際性標準。因為它不是由國際標準組織制定的,只是把國際勞工組織公約、人權宣言、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等國際公認勞動公約的內容拿過來進行了糅合!

  “SA8000這個名字就帶有欺騙性,因為看上去它就像ISO9000等國際標準一樣,而且咨詢公司和媒體在宣傳過程中,也是把它當作和ISO9000一樣的國際標準來宣傳的。SAI倒是曾經申請過要加入國際標準組織,可是被拒絕了!睆堈f!霸谇安痪玫囊淮螘h上,我曾經和十幾個發展中國家的勞動部長級的人物交流過,但是他們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個標準!

  “這里面有兩個概念。在國際上,有一類標準是由國際標準組織制定的,它具有權威性,在全世界推廣起來都很容易;另外一類就是類似于SA8000的,它是由民間機構制定的,沒有權威性,叫做具有可選擇性!背滔蜿栃χf:“但是你想,如果都像流傳的說法那樣,你不通過這個認證,采購商就會取消訂單,還有什么可選擇性?”

  在SAI的網站中,SAI列出了取得SA8000認證的410家企業的名稱(用英文),它們分布在四十個國家的四十個行業,按照通過認證企業數量從多至少,前十個國家分別是:意大利、巴西、中國、印度、越南、巴基斯坦、泰國、土耳其、印度尼西亞、西班牙。

  在反對者看來,更為重要的是,SA8000并沒有得到許多采購商的認可。國際勞工組織的王林說,許多大的采購商往往只擁有自己的品牌而沒有制造工廠,迫于國內消費者的壓力,這些大的采購商都制定了操作守則。這些操作守則類似于一個勞動標準,其中對勞動時間、勞動環境等做了一些要求。采購商用這些操作守則約束制造商,以應對自己國內消費者反對購買血汗工廠生產出的產品的壓力。但是這些守則互有差別,而一個大的制造商往往同時是很多品牌的供應商。因此,供應商需要有一個統一標準來避免不同采購商多次驗廠的麻煩。這就面臨著協調采購商、供應商甚至還有當地法律之間關系的難題。王林有些遺憾地說:“國際勞工組織本來是最有權威、最有便利去做這件事情的機構,但是沒有去做。這也恰恰為SAI這類組織留下了空間。”

  但是被夸大的SA8000卻并不能擔當起這個使命。張峻峰說他們在同商務部合作的調查中發現,很多以前通過認證的企業在半年或者更長時間過后都會放棄!耙驗闆]有用!睆堈f。通過了SA8000認證,本來想這樣會減少一年多達數十次甚至上百次的驗廠,但是采購商卻根本不吃這一套,該驗還是要驗!吧踔習新犝f你有這個認證,好,我查得更嚴格的情況!睆堈f。這樣一來,代價昂貴的SA8000認證就只是在增加企業的負擔而沒有帶來實際利益。

  張的結論是除非采購商明確要求供應商要拿到SA8000認證,否則工廠就沒有必要去做!熬S護勞工權益,可以做,而且這也是趨勢,但是沒有必要花很多錢買一個沒有用的認證。這個成本我想最終肯定有一部分會被轉移到勞工身上。”

  此前,德國外貿零售商協會委托SAI屬下認證公司對協會會員的供貨商進行審查,這件事情成為SA8000支持者的一個最有力論據。對此,王林認為:“在全球范圍內來看,這些企業都不能算是大型的。這就決定了它們自己不可能花費大的成本來制定操作守則。它們達成這個協議也是很正常的商業舉動,把勞動標準的制定和監察外包給咨詢公司。這也可以算是SAI一個成功的營銷案例!倍,事后證明,德國外貿零售商協會要求推行的是自己參與制定的AVE最低社會標準,而非SA8000標準。即使如此,制造商還是無法回避統一標準難題,“耐克、阿迪達斯等一些企業有他們自己的企業操作(勞動)標準,不可能采用SA8000標準,你還是無法避免不同采購商的驗廠要求。”王林說。沃爾瑪中國公司公關部的曾先生也對記者說:“我們對供貨商有自己的操作守則。我們有自己制定的驗廠標準,SA8000不是我們的標準。”張峻峰也對記者說:“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幾乎大的采購商都不會采用SA8000標準。當然,SAI的幾家發起人例外。”

  劉開明在回答SA8000在采購商中的認可度問題時說:“認可SA8000的企業擁有2000億美元的購買力!彼f:“通過SA8000認證就像通過ISO9000一樣,只能證明你做得好,至于能不能得到商業機會,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記者試圖聯系一些通過SA8000認證的中國企業,但是卻發現在公開媒體上幾乎沒有哪家企業宣稱自己通過這個標準。惟一的一家企業是紹興迷帥服飾有限公司,但是公司總經理夏越明卻對記者說公司通過的并不是紹興當地媒體宣稱的SA8000標準,而是采購商中的一家要求通過的“跟SA8000要求差不多”的標準,并且認證費用是由該采購商支付的,“第一次是3000多美金吧”。夏越明說,采購商的驗廠都是“一對一”的,即使他們有這個證書,仍然不能避免其他采購商來驗廠。張峻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家SA8000認證機構對他們說,最初通過認證的30多家企業后來有20家左右都失去了SA8000認證的資格。“一方面是這些企業在復查中不合格,被取消;另外一方面是企業覺得沒有用處,自己就不愿意做認證了。這是認證機構當著我們在場的政府官員的面講的,絕對不會錯。”張峻峰說。

  而劉開明對記者說中國通過SA8000認證的企業仍在增加,目前大概有50家左右。

  SA8000無法承受之重

  盡管頭上有諸多光環,SA8000卻不是解決勞工問題的有效辦法,國內眾多公益人士對它的期望實在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和實際作用。

  一個并非國際標準的商業認證能夠在中國造成如此大的影響,個中原因值得探究。用王林的話說,在市場經濟中,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會有人滿足這種需求。SA8000在中國大行其道的原因,在于中國長期以來部分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對勞動者權利的漠視。王林認為2003年春節由總理介入的為農民工討薪運動最有力地證明了“勞動者的權利被漠視”。

  但是在王林眼中,盡管頭上有諸多光環,SA8000卻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辦法,國內眾多公益人士對它的期望實在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和實際作用。

  首先,SA8000無法適應所有國家所有地區的情況,這個統一的標準不可能對全世界的勞動者都適合!白鳛閯趧訕藴,它不像軟件,能夠被分為初級和高級,在不同環境下運行!蓖趿终J為。而且,這些標準中有些條款是根本不可能在一些國家得到執行的。比如SA8000標準2001版本中引用國際勞工組織公約的第四條“組織工會的自由與集體談判的權利”。

  “在中國,結社是需要經過民政部批準的。這條根本無法實現!背滔蜿栒f。劉開明對此的解釋是:“并不一定是要行使這項權利,而只是說不能阻礙工人行使這項權利。在中國也不是不允許自由結社,中國也是有工會的。而且一些企業中還有其他形式的維護工人權利的組織存在!

  SA8000所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它無法取得國際上大的采購商的認可。“大的品牌公司不會接受一個統一的勞工標準。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到今天仍然沒有找到一個答案!蓖趿謱τ浾哒f。

  第三個問題被王林認為是最關鍵的,SA8000并不能解決發展中國家勞工問題的癥結,它甚至不能為生產企業解決生產和管理中的任何問題!斑@些問題并不是認證的問題,而是企業本身管理的問題!蓖趿终f。

  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采購商訂單下達的時間,不像以前那樣提前一年或者半年就會通知供貨商。如對于服裝生產廠商來講,以前一年四個季度,最多也就是在比較長的夏季中增加一個小季度,生產什么、需要多少工人都有比較高的可預期性。但是現在不同,每一季度都被分成很多小段,對不同服裝式樣的需求很大,訂單下得特別急,設計樣本也要特別快,這就需要生產廠商應變能力特別強。張峻峰告訴記者的數據是,過去幾年時間中,訂單價格平均下降15%到30%,而服裝的交貨周期則從平均3個月縮短到25天,這段時間包括了設計樣本、樣本得到采購商認可到交貨!斑@種情況下,工時肯定沒有辦法被滿足,無論是勞動法還是SA8000或者別的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彼f。他用幾個調查中碰到的情況證明企業主并非無惡不作的剝削者,企業主要生存別無選擇。

  另外一個問題是改善勞工條件的成本不可避免地會被加在制造商的頭上。“如果沒有辦法讓采購商分擔一部分成本而任由訂單價格不斷被壓低,制造商根本沒有實力去改善勞工條件!蔽┮粦獙A8000認證的辦法就只有造假。張峻峰向記者列舉了他看到的一些造假情況,比如工廠取消宿舍,比如只讓認證者查看其中條件較好的非主要生產場所。王林則說更常見的情況是驗證期間和復查期間企業做到所有認證條例,但是之后又回歸到驗證前的生產條件,因為這是生存和競爭所迫。

  根本在于《勞動法》

  制定出適合中國實際情況,同時又有利于持續改善勞工條件的《勞動法》,同時能夠保證對這些法律的實施進行監督,這是解決勞工問題的有效方法。

  毋庸置疑,我們需要改善我們的勞工條件。已經在中國工作了3年的王林告訴記者,3年中她幾乎每天都要呼吁重視勞工條件的改善,但是她覺得很可笑的是,只有當SA8000這個商業性的東西出現之后,勞工問題才開始引起大范圍人群的重視,而被夸大的SA8000卻難以承擔起如此重負。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措施來改善我們的勞工條件,讓我們的工廠不再背負“血汗工廠”的惡名?

  “好的企業可以依照SA8000的標準自己去做。并不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SA8000,但是我們所有人、所有企業家都需要企業社會責任,但是不能把SA8000等同于企業社會責任!背滔蜿栒f。張峻峰也表達了企業社會責任應該在中國得到推廣的看法。但是張同時也表達了希望通過《勞動法》的不斷完善和實施來解決勞工問題的想法。

  王林同樣對《勞動法》抱有很高期望。“勞動標準由誰來制定才更合適?由各個大的采購商、SAI,還是國際勞工組織?其根本是應該建立本國的勞動法。企業設定和推行企業操作標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產廠商違反了當地勞動法但是卻沒有得到規范的結果!

  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同樣有著類似于SA8000的規定,諸如第七條規定勞動者有權參加工會,第十二、十三條規定反對就業歧視,第十五條規定不得使用童工,第十八條反對強迫勞動。而《勞動法》中對于勞動時間的規定甚至嚴厲于SA8000也被屢屢提及:SA8000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8小時,每周加班不超過12小時,而中國的《勞動法》規定的是每周44小時,每月加班上限為36小時。王林認為,《勞動法》的規定過于嚴厲,反而造成了《勞動法》無法被實施推廣,這是在中國要改善勞工環境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張峻峰說社會勞動保障部曾經討論過,能不能在修改《勞動法》時,把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勞動時間和非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勞動時間區分對待。但是他承認,《勞動法》的修改,不是可以馬上完成的事情。

  制定出適合中國實際情況,同時又有利于持續改善勞工條件的《勞動法》,同時能夠保證對這些法律的實施進行監督,這是解決勞工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王林對記者說,SA8000在歐洲和美國很少有企業來通過這個標準,除了當地制造業已經大部分被轉移到其他發展中國家外,當地的法律被很好地執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你可以仔細看各個大的品牌商對生產廠商提出的操作守則,所列出的東西沒有超過勞動法規定范圍的。而且中國《勞動法》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對于那些生產廠商來講,首先是違反了中國的《勞動法》,所以你才需要通過一個勞動標準認證。國際勞工組織所關注的最根本的就是中國的《勞動法》在中國本土有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和施行,這也是那些跨國公司所關注的!蓖趿终f。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球迷關注亞洲杯決賽
雅典奧運FLASH演示
趙薇鄒雪糾紛
廣州新白云機場圖片集
二手車估價與交易平臺
健康玩家健康游戲征文
話題-上海與城市榜樣
可愛淘《狼的誘惑》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