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緊急求解“民工荒”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8日 10:4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許圣如 實習記者 張海霞 北京報道 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不得不嚴肅面對“缺少熟練工人”的窘境。 7月中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財政部、公安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農業部、衛生部、教育部、國務院糾風辦、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清
“這個文件出臺的原因就是各地都出現了民工短缺,工廠有無法開工的危險。缺水缺電這些條件還可以想法替代,缺人那可是徹底沒有辦法了。”中國社科院人口所所長蔡日方感慨。 為何“民工荒” 為什么會出現“民工荒”?蔡日方認為,至少有五個原因:一是國家扶持“三農”的政策起了一定的效用,某些地區農民減少了外出打工的比例。二是多年來農民工外出打工的生存環境太惡劣,使部分農民對外出打工產生了恐懼感。三是農民工市場的區域化特征非常明顯,信息溝通不暢。四是農村勞工的絕對減少,比如,1990-2002年,鄉村人口絕對減少了2658萬人,并且這一數字還在持續擴大之中,這意味著“農民工”的來源已經出現了萎縮。五是計劃生育所造成了人口增長斷層,進而對勞動力持續供應產生影響。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科所一位人士認為,按照市場規則,農民工短缺是勞資矛盾和工資過低造成的,尤其2003年以來農民工維權意識開始興起,大批民工對現有勞動條件已經感到不滿。 他介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最新的調查統計,全國企業新員工的平均工資水平是660元,而在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許多中小企業的工資普遍只是接近甚至還低于這個水平。長三角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并非個案,在一直以來都以中國最豐富且低廉的勞動力受到全球投資者青睞的珠三角,許多企業也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缺工現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指出,在廣東6000多間制鞋企業中,缺工人數超過10萬人。同時,在珠三角地區,農民工的工資增長幅度12年來只有68元人民幣。 被稱為“民工城市”的東莞,已發展成國際制造業基地,僅外來民工就超過500萬人,相當于本地人口的6倍。據統計,僅東莞市從去年9月至今,缺工人數已經超過20萬,尤以技術工人居多。以往來自全國各地的民工都到東莞打工,如今只有臨近的廣西、湖南的民工才來這里。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陸學藝分析,中國區域經濟多元化的現狀是造成長三角和珠三角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隨著西部開發、振興東北以及中部省份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外來工選擇面增多,另一方面,由于過去工人供應充足,部分企業忽視了對員工侍遇的提高,導致人員流動頻繁。“打工者對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失落情緒,正在進一步演化,這種心態不僅影響到投資者,也影響到了勞動力的市場取向。” 勞動力成本“雙刃劍” 勞科所的專家分析,從勞動力供給來看,中國整體上還不會出現“民工荒”問題,但這種局部出現的“民工荒”,向中國的勞動力市場發出了一個預警:國內的廉價勞動力市場并不是取之不盡的,也需要建設和培育,更需要保護。對于企業甚至區域經濟來說,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將是必然趨勢。不過,地方政府不要單把精力放在壓低勞動力成本上,如果單看勞動力成本,中國并不比東南亞一些國家便宜。投資環境、產業配套及政府管理成本,同樣是投資成本的構成因素。過去部分勞動力成本太低了,現在的市場變化是一種正常現象。 他分析,目前地方政府要想贏得民工,就要把相當精力放在解決農民工的安置等綜合因素上,這個“軟環境”包括孩子入學、屬地待遇等方面,地方政府應不能只為企業發展營造軟環境,否則農民工不來,企業也只能大舉外遷。此外,要加強勞工輸出省與輸入省之間的信息溝通。良好的信息的溝通增強市場的潤滑,有利于市場運行的流暢。 而陸學藝認為也要注意到民工返鄉所產生的系列問題。在不少農村地區,前幾年許多農民外出打工,將田拋荒,大量土地被集中到村委會手中,并被人為分為“口糧田”和“經營田”,口糧田按人頭均分,而經營田則采取一年發包一次的方法,想種地的按不同的價格向村委會承租。 中央關于減輕農民負擔的一號文等一系列政策出臺后,農村稅費大幅下降,糧食價格也翻了一番多,部分原來出外打工的農民紛紛回鄉種田。但許多返鄉農民卻發現,他們已經無田可種。“目前,村民之間、村民和村委會之間因農田問題引起的糾紛事件不斷發生。這個苗頭要引起足夠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