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債務危情:私募融資成本倍增 三角債頻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30日 11:13 亞太經濟時報 | ||||||||||
本來只需支付58.4萬元的年利息眨眼間變成了要派發150萬元的紅利,這是在宏觀調控底下,民營企業被迫高息融資的其中一個例子。而且這還只是冰山的一角。 7月初,國家統計局的一項專項調查顯示,在中央推行宏觀調控政策,實施一連串的緊縮銀行貸款和遏制過度投資的舉措后,企業面臨流動資金趨緊和應收賬款呈上升趨勢的困境,由此引發出企業在融資、賒銷等債務方面出現新的動向。
記者通過多方采訪了解到,目前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不僅較銀行貸款成倍上升,且部分企業的債務結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而由于目前國家銀根仍沒有明顯放松的跡象,因此,短期內企業的債務問題是一個不得不引起各界關注的話題。 “我們近期的項目量上漲了100%以上,”一位投資顧問公司的老總對記者說。記者了解到,由于宏觀調控,尋找私募基金的企業多了很多,該老總還對記者說:“國家對創業投資企業的融資政策滯后,這必將間接地推動民間私募基金運作的繼續活躍。” 從另外的角度看,這意味著民營企業的融資活動,較之簡單的銀行借貸,不僅在債務成本上上升,且在債務結構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借貸無門改做股權融資 某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董事總經理、投資顧問告訴記者一個真實個案:某娛樂公司計劃上馬一項大型娛樂項目,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為此,公司需融資1,000萬元。該公司原本打算通過銀行借貸進行融資,但不巧由于國家實行宏觀調控,銀根緊縮,銀行隨之普遍惜貸,公司求貸無門。不得已,只好轉求私募基金公司融資。該投資管理咨詢公司通過其內部的一套企業股權價值評估標準(企業價值管理體系)進行評估后,最終同意給予該公司進行股權融資。 該投資顧問向記者解釋說:“企業通過銀行信貸融資是間接(債權)融資,這種方式不影響其股權結構,僅僅是企業的債務成本上升了;但如果企業是通過私募基金融資,則通常都是采用直接(股權)融資方式,其股權結構立馬發生變化———企業方面在不僅要讓出其部分股權,派發紅利,還要付出一定的融資成本。且私募基金融資通常要比銀行信貸融資成本為高。” 他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上述娛樂公司所需的1000萬元融資,如果是按計劃通過銀行借貸,則銀行基準利率為5.31%,即使利率上浮10%,也不過是變成5.84%,該公司一年的銀行利息為58.4萬元。但該公司通過私募基金融資后,其不但要讓出部分股權,給私募基金的股東派發紅利,加上近期民間借貸利率的水漲船高(據稱上浮到了15%-20%),其一年的融資成本就變成了目前的150萬元。 記者不禁為之咋舌,較之銀行借貸成本,目前企業通過民間借貸,光融資成本就增加了兩倍還有多。 他告訴記者,這已經算好的了,“至少企業還能融到資,不致于阻礙了企業的發展。”他表示,據其所掌握的情況,在目前的宏觀調控之下,確實讓企業有求貸無門的哀嘆。 企業融資成本周期加大 另外,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私募基金公司的個體規模普遍不大,因此對一些資金需求龐大的投資項目就會選擇聯合投資的方式。比如某私募基金公司評估某投資項目前景好,但融資較大,比如需要5,000萬元(如果銀行肯借貸,這個貸款規模不算特別大,但如果是私募基金,則不啻于是巨額投資了),而其盤口頭寸(業內指投資資金)不足,就會尋求網絡內投資機構(私募基金公司之間的一種聯系)跟投。 而這對需要融資的企業而言,就意味著要拖長項目上馬周期,且股權將變得更加復雜,不僅加大了其項目風險,而且還很可能加大融資成本。 一位投資中介人江先生對此深有體會。他說:“我們干的這種資金撮合的工作,其成交率是20:1,也就是說我們要談20多個投資項目之后才有可能談成一個投資項目。”其言下之意是,需融資的企業可能在費了很多周折之后,仍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融資一般以項目為主,主要的融資方要看項目的資質如何,而需融資的一方則對息口很關注,另外就是可能出現的中介費了。 據江先生介紹,融資方通常要求的最高的收益率是幾個月就要20%。中介人的服務費一般按幾個區間,跟融資額成反比。根據了解,有些公司中介的中介費是這樣處理的,1個億以上一般是1%,而在1000萬到1億元之間的話,則有1%到3%,1000萬以下的話則是3%。一般來說,3%是上限,但如果是個人中介,那可能區間反而大。 江先生說,其實如果主要的融資方是跨國公司的話,一般只要求一年收益率為10%就可以了。因為在國外,市場已經很發達了,項目的收益率通常很低。 賒銷可能引發三角債黑洞 另外,7月初,為了及時了解和反映企業對國家宏觀調控的看法以及調控措施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準確判斷宏觀調控措施的效果,國家統計局利用5000家工業聯網直報系統,對3911家重點企業進行了一次專項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與前一時期相比,應收帳款有不同程度增加的企業占被調查企業的43%。34.4%的企業反映應收帳款有所增加,6.9%的企業應收帳款明顯增加,1.7%的企業應收賬款增加問題嚴重,57%的企業認為當前應收賬款屬基本正常。 調查為此總結,企業應收帳款呈上升趨勢,而這意味著企業的賒銷有可能難以為繼。 某外資化妝品公司一位專門負責追賬的朱小姐對記者說:“雖然我們公司現在的應收賬款還是良性的———所謂良性,就是說現在的債務還是可以追回的,只有1、2家企業是還不起錢的,有一家是2年還不起錢的。但我們目前也在擔心宏觀調控的后果。” 為了做好風險防范,朱小姐表示,其所在公司下半年打算要加強這方面的監控,“例如如果企業的欠債額是高于他的信用額的,那么我們就先不發貨,讓他們先還錢。一般我們的賒賬客戶都是比較大的客戶,信譽度也比較好,但是我們還是會擔心,例如有些客戶目前欠你20萬,但是他會先還你5萬,然后再要你4萬的貨物,但是你如果不給他的話,你就又會擔心他連那20萬也還不出來給你。而我們是不可以向我們的上游客戶賒賬的,因為我們是進口的,這樣對我們的資金壓力就很大了”。 另一家IT企業財務部的楊小姐表示,其公司年初時候所做的賒銷計劃是:對于手提電腦的賒銷期,原來從上游廠家是40天,而到下游廠家則是25天。但是目前宏觀調控還沒有放松的跡象,如果公司的資金出現吃緊的話,那就要進行重新調整。不過這樣就比較困難,因為這要取決于廠家的談判能力和行業地位了。 對此,天河區僑商會副會長、政協委員、廣州市科教電腦網絡公司董事總經理張茂聲一語驚人地表示,企業間往來一直存在的賒銷現象,有可能會由于銀根緊縮,一些企業收緊賒銷的面,從而導致上下游的資金鏈條斷裂,引出三角債的黑洞問題。 大家或許不會忘記,從1993年開始,國家持續數年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致使銀行呆賬發展到2萬多億元,數倍于銀行的自有資產,而三角債則不知比銀行呆賬高出多少倍,并且由于時間過長,導致許多債權和債務人實際上已破產。 企業破產個案不明顯 但對于由于資金吃緊,會否導致企業破產的個案上升,接受采訪的中介結構幾乎都異口同聲地表示,不可能那么快看到變化。 廣東省景茂拍賣行副總經理黃建龍表示,目前企業破產拍賣一般是由清算組清算之后,再由法院判決,然后再到拍賣行拍賣。目前的趨勢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廣東南方拍賣行副總經理梁慧也表示,去年和今年的企業破產拍賣數量大致相同,不過她又說:“明年就很難說了。” 不過,曾經參與過廣東省國投破產等大案的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陳作科則預計說:“在新的破產法通過以后,以及在這樣的金融環境下,我想民營企業破產的個案會有增加的趨勢。” 據悉,在破產法修訂之前, 目前一直遵循的是針對全民所有制企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以及針對民營企業的民事訴訟法里面的破產還債程序。 而目前最新修訂的《破產法》中,最新出現了有針對中外合資企業、個人合伙制企業以及個人獨資企業的破產規定。其中合伙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的破產涉及到股東的無限責任,涉及到個人的連帶責任。但目前這兩種類型的企業在企業種類中都是比較少的。 陳律師感慨地說,現在的問題是企業想要進入破產程序,也不是很容易。目前在廣州最多的還是國有企業破產以及政策性破產,而對于民營企業破產則涉及得比較少。 這一方面是因為法院的人手不夠,不能處理眾多的申請,另一方面是因為很多民營企業并不是誠實的債務人,例如賬目不清等,通不過法院的審查,進入不到破產程序。 一般企業要申請破產,一是資不抵債、一是為了平衡債權人利益,一是自己有別的生意,不愿意讓這個爛盤子連累了其他的盤子。“據我所知,很多是屬于最后一種情況”。 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