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度夏突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3日 06:36 北京娛樂信報 | |||||||||
針對市民關心的會不會限制居民生活用電,北京電力公司度夏供電指揮部,度夏供電發言人、副總工程師王風雷說,目前北京地區電網運行穩定,實施度夏工程,電網供電能力明顯加強,沒有出現設備過載問題,除非負荷極端高峰期,否則不會影響居民生活用電。 平穩度峰
2004年7月20日。農歷入伏的第一天。 盡管北京悶熱的天氣令人頗為煩躁,但不少外地游客仍抓緊時間在前門大街上“走馬觀花”。不到中午時分,周邊幾乎所有的快餐店里都已經滿員。人們利用就餐的時間盡情地享受著空調帶來的涼爽感覺。 下午4時,就在離他們就餐處不遠的前門西大街41號,北京電力公司度夏供電指揮部,度夏供電發言人、副總工程師王風雷向媒體發布消息稱,入伏第一天,北京地區用電創出歷史新高,上午11時10分瞬時達到895.7萬千瓦,比去年833萬千瓦的歷史最高紀錄增加了60多萬千瓦。 就在頭一天,7月19日,北京氣象局發布的今年第一個高溫警報日,北京地區瞬時用電負荷就已經毫不客氣地達到849.3萬千瓦,超過去年最高紀錄。 王風雷表示,20日中午前后天氣悶熱,降溫用電大幅度增加,這是當日負荷猛增的主要原因。下午1時以后氣溫有所下降,負荷也開始回落;幸運的是,到下午4時30分,由于下雨,負荷下降近100萬千瓦。電網運行穩定,沒有對居民生活限電。 當天上午11時許,華北及京津唐電網調度中心電力負荷實時監控屏幕上的負荷曲線顯示:京津唐網最大負荷達到2146萬千瓦,超過去年最大負荷的1961萬千瓦;華北電網?不含山東?最大負荷達4248萬千瓦,超過去年最大負荷的4008萬千瓦。如含山東電網,華北電網的最大負荷已達到5983萬千瓦。華北、京津唐、北京電網負荷均創歷史最高記錄。 為保證首都用電,華北電網調度中心當日緊急從東北電網增調電力30萬千瓦,整個電網穩定運行,網內各發供企業設備安全穩定,沒有發生任何事故缺陷。擔負西電東送即向京津唐及北京電網輸送電力重任的山西和內蒙古西部電網,按華北電網要求力保北京用電,執行華北電網下達的負荷指標,分別在省區網內限電86萬和186萬千瓦電力。 這一天,已經是北京入夏以來的第四個用電高負荷日。 第一個高負荷日出現在6月11日,受高溫影響,北京當日最高負荷達到814萬千瓦,雖未拉路限電,但為保北京用電,當日內蒙古、山西、河北南網和天津、冀北地區大幅拉路限電。第二個高負荷日是6月28日,當日北京市最高負荷達到832萬千瓦,逼近去年最高水平。內蒙古、山西、河北和京津唐地區再度大幅度拉路限電。 王風雷傳遞給媒體的最后一段信息是,雖然目前北京地區電網運行穩定,實施度夏工程,電網供電能力明顯加強,沒有出現設備過載問題,除非負荷極端高峰期,不會影響居民生活用電。不過為了共度夏季用電高峰,他還是希望各企事業、機關團體以及賓館、飯店、商場和寫字樓等,在8月31日之前,積極響應市政府的節電倡議,將空調溫度設定在26℃以上,減少降溫用電。 “今年夏季電網將面臨?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為嚴峻的缺電局面!6月16日,國家電網公司一位高官發出這樣的警告。 錯峰減負 在北京電力公司提供給記者的2003年北京用電結構分析顯示,2003年北京地區全年銷售399.41億千瓦時,比上一年增長7.94%?凈增電量29.4億千瓦時。北京的用電結構按行業消耗電量分類,工業用電居全社會之首,全年用電153.8億千瓦時,但在全社會的用電總量已經從7年前的52.48%下降到38.51%。占第二位的是房地產管理、公用事業、居民服務和咨詢業、教育、文藝、廣播電視業等,總計用電82.22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總量的20.59%。排在第三位的城鄉居民生活電,用電70.48億千瓦時,在全社會總量占17.65%。 以上數據確定了北京今年的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基礎。王風雷在7月20日談及緩解北京電力缺口的舉措時表示,北京電力公司將按照市政府批準的《北京地區2004年夏季電力平衡方案實施措施》,主要采取預控手段,調控高峰負荷。 王風雷在7月20日談及緩解北京電力缺口的舉措時表示,北京電力公司將按照市政府批準的《北京地區2004年夏季電力平衡方案實施措施》,主要采取預控手段,調控高峰負荷。 王風雷說:如果預計負荷超出用電指標時,將實施錯峰限電、暫停施工用電等應急措施:即提前一天通知132家工業大戶按照避峰用電協議限電,削減負荷10萬千瓦;當預報次日最高氣溫超過35℃時,將暫停城區218個一般施工工地用電,削減負荷6萬千瓦左右。不得已情況下,啟動無線電負控限電,提前2小時通知446戶按照負荷控制協議限電,削減負荷15萬千瓦。針對市民關心的會不會限制居民生活用電,王風雷說,目前北京地區電網運行穩定,實施度夏工程,電網供電能力明顯加強,沒有出現設備過載問題,除非負荷極端高峰期,否則不會影響居民生活用電。 事實上,7月20日,北京已削減高峰負荷20萬千瓦左右。加上應急措施,總共可以調控電網高峰負荷50多萬千瓦。 而王風雷所說的用電指標,實際上是指國家電網公司6月29日最新為北京市核定的今夏電力供應指標910萬千瓦,此前核定的指標為880萬千瓦。這次核定指標后,國家電網公司將從東北、華中電網調劑電力,為北京再增加30萬千瓦電力,不過相對于本市今年預計將出現的950萬千瓦最大負荷,仍存在較大的缺口。國家電網公司有關負責人曾經要求北京,今夏不要出現950萬千瓦的最大負荷。當北京用電負荷超過910萬千瓦時,實行錯峰不限電、限電不拉閘。 同樣在6月29日上午,北京第50次市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了市發改委制定的《2004年夏季電力需求側調控措施》,北京將根據氣象條件和電力供應缺口,在負荷的平穩期、高峰期和極端高峰期分段投入使用。其中預控措施包括:利用價格杠桿,引導高峰用電負荷;黨政機關帶頭,節約空調用電;高溫分批休假,減少集中用電;實行輪流周休,均衡生產用電等。此后的第三天,北京召開了2004年夏季電力需求調控措施會議。由市政府出面,統籌協調企事業單位錯峰用電,促成用電大戶和工業用戶與北京電力公司簽訂用電協議。 華北電網有限公司有關人員在接受《盈周刊》采訪時就此評論說:“這將是北京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開先河之舉! 需求側管理 有報道稱,今年波及全國的電力危機中,在全國第一個實施“需求側管理”的江蘇以其三桿“神來之筆”,增加了危機面前的從容。想必值得城市管理者借鑒: 首先,每一個錯峰方案都經政府、供電公司和用電企業“三方會審”,既體現了政府意圖,又保證了電網的安全,同時兼顧了企業的利益,因此三方都感到滿意。且錯峰手段多樣,企業能夠主動讓電,一改過去“一拉一條線,一停一大片”的粗放管理方式。其次,實行峰谷差價,今年江蘇的峰谷電價比已經達到5:1,有力地調動了企業利用谷電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實施“政府購買用電權”計劃,由政府向實施可中斷用電方案避峰讓電的大型鋼鐵企業支付讓電補償金。再次,用技術手段對企業超負荷用電進行有效監控。即應用負荷管理系統,為企業裝配負荷控制裝置。如果企業不執行錯峰方案,該系統將自動跳閘。目前,整個江蘇省已安裝了負控裝置22752套,占全國一半,可監測負荷1200萬千瓦,可限負荷520萬千瓦。 采訪中,記者數次聽到這樣的聲音,在平衡電力供應、加強需求側管理問題上,應該逐步由市場來發揮調節作用。亦有人將電價調節比作找回“市場感覺”。記者目前所了解到的電價調節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種: 季節性電價——北京之選擇。為發揮價格杠桿調節電力供求,引導用戶合理用電,緩解北京市用電緊張的狀況,對執行峰谷電價的用戶,每年7月1日至9月30日三個月內執行季節性電價,低谷電價在現行各類用電低谷電價基礎上下浮動20%;執行兩部制電價用戶的平時段電價,在現行各類用電平時段電價基礎上上浮11%;執行單一制電價用戶的平時段電價,在現行各類用電平時段電價基礎上上浮5.5%。 階梯式電價——浙江之選擇。目前,在國擬調整居民電價的7個省市及其現行電價分別為:北京(0.44元/度)、天津(0.41元/度)、重慶(0.432元/度)、福建(0.422元/度)、云南(0.402元/度)、貴州(0.403元/度)、浙江(0.53元/度)。在已經進行調價的南方、華東等地區,浙江以平均4分的漲幅位居榜首。 浙江省電力公司擬定的調價方案如下:凡一戶一表居民月用電量低于30度則不加價,仍執行現行每度0.53元的普通電價;家庭月用電量在30-150度之間部分,在現行電價的基礎上,每度加收0.03元;月用電量高于150度部分,在現有基礎上加價0.1元/度。但對尚未使用一戶一表的居民合表用戶,由于無法估算每一戶的實際耗用電量,故應采用普加的辦法,即每度提高0.03元。對學校等執行居民生活用電價格的非居民用戶,擬每度提高0.04元。 尖峰電價——天津之選擇。多年來,為保證電網在不同時段的負荷平衡,鼓勵企業在用電低谷時段用電,天津大的電力用戶一直是執行峰谷電價。為了緩解電網壓力,確保用電尖峰時刻居民家庭的用電,天津即將出臺“尖峰電價”以緩解夏季電力危機。預計尖峰電價將在現有峰值電價的基礎上,再上調10%以上。 實行尖峰電價,在用電高峰時段,再劃分出10時—11時、19時—21時兩個尖峰時段,提高尖峰段的電價,利用經濟杠桿,進一步加大用電尖峰時段和低谷時段的電價差,會推動一些企業重新調整用電時間,這樣不僅降低了企業成本,更重要的是轉移了高峰負荷,減輕城市電網壓力,一舉多得。據悉,千余塊新電表即將開始在部分大用電戶內安裝,并于近期內開始執行。 電力困局 對用電需求側的管理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進行,但此時發電側所面臨的形勢非窘迫所能言。 談及電網迎峰度夏面臨的形勢和問題時,國家電網公司的高層毫不隱瞞目前遭遇的窘境:電力供需矛盾突出,缺電局面進一步加。浑娋W結構薄弱,安全穩定形勢嚴峻;電煤供應不足,水電廠來水偏枯,機組非停情況不容忽視;安全管理基礎薄弱,不適應形勢變化的要求;員工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電網安全的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不利因素增多。 如果說其他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嚴格管理、內部挖潛以及利用技術手段緩解或解決,那么關于燃料之電煤以及老天爺掌握主動權的來水問題則令人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年以來,全國電煤需求快速增加,供應能力相對不足,部分地區出現缺煤停機情況。1至5月份國家電網全網共發生因缺煤停機155臺次,累計負荷3169萬千瓦(不含機組檢修及其他非停因素)。京津唐、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陜西地區都相繼出現缺煤停機現象。其中陜西電網最大缺煤停機容量超過日最大負荷的35%;山東日最大缺煤停機容量曾接近300萬千瓦,導致山東電網雖然裝機容量略有富余也出現了拉限電現象;華中電網缺煤最為嚴重,5月底存煤創歷史最低,只有157.2萬噸(不含四川、重慶)。電煤供應緊張,主要是煤炭供應能力不足,加上電煤價格和運輸能力的影響,這種情況不僅加劇電力供需平衡的矛盾,而且對電網安全運行構成影響。與此同時,部分水電廠來水偏枯,水電出力受阻。其中華東電網一季度水庫綜合來水僅為多年同期的50%左右,水電廠發電量和水庫水位接近歷史同期最低水平,水電出力嚴重不足。 同樣的情形對北京電力生產也同樣帶來考驗。記者從華北電力有限公司了解到,京津唐電網中的陡河發電廠、張家口發電廠等主力發電廠燃煤庫存長期在警戒線下,電煤短缺問題短期內難以緩解,并且隨著負荷持續增長問題將越來越突出。在6月份,北京鐵路局連續20天突擊搶運238.3萬噸燃煤后,華北電網的電煤儲量危機才稍有緩解。 承擔著北京電力供應“黑啟動”功能的十三陵蓄能電廠,由于多年干旱少雨,自去年12月9日開始,十三陵水庫水位跌破設計警戒線85米水位,5月25日僅64米。照此下去,一旦北京遭遇到諸如“美加大停電”的狀況,原來可利用十三陵蓄能電廠的上池水落差進行發電,從而使北京的電廠恢復運行發電的功能將受到嚴重影響。5月25日,副市長張茅率領北京市發改委、市水務局、昌平區有關領導到北京十三陵蓄能電廠現場辦公,商定由沙河水庫往十三陵水庫補水的應急方案。補水應急方案從6月開始實施,將在9月完成,以保證十三陵蓄能電廠不因缺水而影響發電。上個月,就在市長辦公會批準白河堡水庫緊急向十三陵水庫補水,以確保蓄能電廠發電之用。6月28上午9時至12時,華北電網調度利用十三陵蓄能電廠上池的60萬方水發電2小時,頂過了北京入夏以來的第二個用電高峰。 當然,好消息也許離我們并不太遠,華北電網已經與東北電網貫通。為了應對用電緊張局面,華北電網原定8月底完工的500千伏托渾霸輸變電工程已于6月13日提前竣工全線貫通,7月15日已經正式投入運行。華北與東北第二回聯絡線配套工程500千伏姜安濱輸變電工程也已經搶在6月4日投產。盡管目前由于種種原因,山東電網仍然在獨立運行,為獨立線網,但是華北電網與山東電網的貫通已經指日可待:華北與山東500千伏邯聊輸電線路也已經全線架通,不久將投產。 缺電之謎 “現在是既缺負荷又缺電量。缺負荷可通過需求側管理來平衡,缺電量則只有增加電源!薄坝踩彪姟钡奶岱ㄈ缃褚呀洺蔀闃I界與學界的共識。 1997年和1998年,我國的電力供應首次出現相對供大于求的勢頭。此后5年,由于種種原因,投產的常規火電項目明顯減少。2003年初,為應對已出現的電力供需再度偏緊的局面,國務院調整了電力建設“十五”規劃,計劃后三年內每年新開工電源建設項目不少于2500萬千瓦,力爭3000萬千瓦。 連年來,我國的電力增長一直處于兩位數的高增長勢頭。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1年發電量的增長還在9.0%;但是到了2002年,全年發電量即達到165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7%;2003年比上年增長15.5%;2004年上半年,發電量99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8%(其中火電增長15.8%),又是一個兩位數的增長。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日前表示,中國電力建設正以超常速度發展。今年開工發電項目將不低于4000萬千瓦。1至6月份已投產裝機容量1639萬千瓦,下半年按計劃還將投產2000多萬千瓦。根據新編制的電力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6.6億千瓦左右。即2004年到2010年的7年間,平均每年將投產發電裝機容量3700萬千瓦以上,年均增長7.8%左右。張國寶說,目前全口徑在建規模為1.3億千瓦,相對于電力需求來說,近幾年能夠投產的機組仍顯不足。為保證電力工業發展的后勁,滿足電力結構調整的需要,將抓緊規劃建設一批大中型發電項目。 而來自坊間的消息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為了加快實力擴張,目前各大電力集團、發電公司以及地方投資公司等投資主體,手中都有不少的發電廠項目儲備,都在抓緊項目的報批和建設,以至于目前國內從事發電設備制造的三大集團訂單據說也已經排到了2007年,生產線也已經24小時連軸轉。 對缺電背后的原因,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韓文科認為其中有虛熱的因素!電力行業有一個反映與宏觀經濟連動的指標,叫電力彈性系數,指的是電力行業的增長率對應GDP增長的比率。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一直是在0.8左右。而2003年GDP增長是8.5%左右,但電力需求增長為15.5%。電力彈性系數已經達到2左右!彼榻B道。 也就是說,2003年的電力增長速度遠遠超過GDP增長的需求。 國家電網公司一高層更是直言不諱——高耗能行業發展過快,是造成缺電的重要原因之一。 統計數據顯示,近一段時期,我國工業用電比上年同期增長18.3%,占全社會用電量的74.9%,而冶金、化工、電力、有色、建材等5個高耗能行業就占工業用電量的60.1%。 造成電力緊張的另一個原因是電源結構失衡,火電所占比例過大,煤荒加劇了電力緊張。目前我國火力裝機占總量的75%(美國火電占51%)。中國煤炭資源雖然豐富,煤炭產能建設卻嚴重滯后。加之鐵路運力有限,煤炭和運力瓶頸雙雙制約著電煤供應。 “這次大面積缺電最主要反映出了我國的體制性缺電!敝袊茉磳<、中國能源網CEO韓曉平直言而論,“目前的行業管理體系和項目審批體制造成了電力需求與電力建設難以匹配。電力項目的審批程序極其繁瑣費時,而電力建設還需要根據電源規劃,但這些規劃與市場實際變化差異很大,甚至比較混亂。常常是按照規劃該建的電廠沒有市場,而市場需要的電廠又沒在規劃之中。這也是地方政府趨利行為而造成的惡果。 專家建言 6月15日,國家發改委調整了南方、華東、華中、華北4個區域電網的電價,以著力疏導電價矛盾,規范電價管理,積極引導電力投資,鼓勵電力企業降低成本,緩解電力供需緊張局面,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此外,國家發改委近期還將按照以上原則對東北、西北地區電價進行調整。很顯然,此次全國銷售電價水平每千瓦時平均提高2.2分,旨在解決電網投資還本付息、電廠煤炭漲價、新投產發電機組定價等因素對電價的影響。 對于目前的電力工業改革來說,電價是整個市場化導向改革的核心和溫度計,它能測量出電力的溫度,從而暴露出這個機體存在的問題,而這個信號的上漲與下調直接反饋于改革的“業績盤面”!叭绻妰r改革不能順利進行下去,那整個電改將很難邁出實質性的步伐。”華北電力大學研究電力市場的曾鳴教授說。 國家電監會同樣動作頻頻。近日設立華北、東北、西北、華東、華中、南方6個區域電力監管局,并向有關城市派駐監管專員。與此同時,被喻為電監會“立身之本”的《電力監管條例》已起草完畢,并送交國務院,等待審議。 電監會主席柴松岳坦陳,盡管矛盾千頭萬緒,但建設電力市場是中國電力改革的主要內容,區域電力市場建設是當前市場建設的重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戒驕在今年6月曾經撰文,談《解決電力短缺要有長期綜合考慮》。他認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二次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將繼續增長。在終端能源消費結構中,電的比例仍將不斷提高。我國電力工業不僅要解決規模和速度問題,而且要加快解決電源結構不合理、電網建設滯后等結構問題,以及電力產業自身的體制和效率等深層次問題。當前,對電源結構要有長期規劃和綜合考慮,避免臨時和缺乏系統規劃的盲目性。電源建設應轉向優化結構上來,重視發展熱電聯產、核電和天然氣發電,并著重提到,電力超前發展是工業化進程中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 《經濟觀察報》亦刊發文章稱,應建立科學的決策和糾錯機制,最終形成電力這個國民經濟的第一基礎產業和國民經濟總體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 專家指出,首先,在目前電力緊缺時期,應注重盡快培育市場,而非強化代表市場的行政手段。絕不能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場,靠愈演愈烈的行政手段限電,甚至靠行政手段在各省之間進行分配電量解決問題。而應是敢于正面和反思5年來的電力體制改革,找出經驗教訓,通過打破行政壟斷的改革,通過電力改革的難關。 其次,要重點明確主體,搞好我國電力工業中長期發展的科學規劃,建立并形成電力與煤炭、運輸等產業上下游連動的整體市場體系。 第三,盡快培育和完善電力市場,靠加快改革盡快打破行政性壟斷。在電力盈余的地區和季節時段盡快實現競價上網。要借鑒并吸取美國加州電力危機的經驗和教訓,適當允許電力價格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第四,根據中國兩個80%的特點,即全部電量中80%是工業用電,工業用電中80%又是重工業用電的特點以及國民經濟在總體上需要靠市場和電力價格這樣的經濟手段作為杠桿來調整不合理的國民經濟結構。我們在產業結構上是需要進行調整的,從電力需求側進行調整的潛力也是巨大的。通過改變用電側結構,提高電力能源的利用效率,優化中國市場經濟在重化工業、制造業及第三產業之間的合理結構,就必須從電力發展的內延擴大再生產入手,來帶動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并建立電力和國民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就在記者截稿后,22日從北京電力公司度夏供電指揮部傳來消息,21日16時45分,北京地區電網拉路限電7萬千瓦,時間47分鐘。范圍涉及十個郊區縣的部分地區。這是今年夏季以來北京第一次拉路限電。原因是華北電網區域內,分屬不同發電集團的發電機組出現事故或故障,機組出力減少70萬千瓦。當日17時32分,限電地區全部恢復正常供電。當時,北京地區用電負荷為811.3萬千瓦,限電負荷不足總負荷的1%。當日北京、天津、河北電網相繼啟動事故拉路預案。- ——【評論】 ?如何應對季節性用電高峰 ——劉戒驕/文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推進,人們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居民和商業電力需求穩定增長,我國正經歷著一個以電能替代非電能源和不斷擴大用電范圍的過程,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當前,我國電力供求總體偏緊,缺電覆蓋了幾乎所有的跨省市區大區電網。 從結構上看,我國工業消耗的電力最多,但由氣候決定的負荷,主要是居民和商業電力消耗,成為影響電力需求變動的關鍵因素。由于空調、采暖等生活用電的大幅度增長,我國一些大中城市在電力負荷快速增長的同時,呈現出電力負荷峰谷差擴大的趨勢,季節性負荷峰谷差和日負荷峰谷差都在增長,氣候成為影響高峰需求最主要的因素。 高峰需求應該成為電力系統規劃的關鍵參數。高峰需求與溫度高度相關。高溫對居民和中小企業電力消耗的影響較大,大企業電力消耗與溫度關系不大。與其他商品不同,電力需求每天和每季度都會發生劇烈的變動。自電力產生那天起,就面臨高峰需求問題。在高峰期,幾乎所有的電站都超負荷運轉。電力不能經濟地儲存,供給和需求必須保持動態平衡。電力必須在需求產生的時候被傳輸到特定地點。電站報批和建設需要2-5年甚至更長時間,短期內發電能力很難改變。因此,改進效率、控制需求顯得十分重要。減少電力需求,可以減少發電和輸電消耗,增加電力系統穩定性。 在電力需求達到高峰時,電力企業必須使用高成本的發電方式,高溫對發電、輸電設備具有負面影響,電力系統可靠性十分脆弱。美國一些州普遍規定,電力事業公司必須擁有比高峰需求更多的發電能力(如威斯康星州為18%)。這樣規定的目的,是提高電力供給的可靠性,在天氣異常和主要發電廠出現故障時保障高峰期的電力供給。 我國電力消費水平還不高,對電力的遠期需求應當估計充分。2003年年底,我國人均裝機容量為0.3千瓦,不僅低于美國(人均裝機2.8千瓦)和OECD國家(平均1.8千瓦)的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55千瓦)。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單位GDP能耗和人均能耗將繼續下降。但隨著人均GDP的提高,居民生活電力消費將隨著人口增長、工業化和城市化而穩定增長,人均電力消耗會增長。我國電力的增長,其中相當部分是滿足生活用電的增長,用于空調、取暖的電力負荷將繼續增加,日負荷和季節性負荷的峰谷差將成為我國電力工業長期面對的問題。 解決電力短缺,從長期和根本上看,正確把握電力超前發展的客觀規律,確保發電能力大于高峰需求,同時完善電力需求側管理。從世界各國經驗看,需求側管理在引導用戶更有效地使用電力,控制高峰期電力需求和總電力需求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必須指出,由于長期的壟斷經營,我國是世界上電價最昂貴的國家之一,按現行匯率計算電價比美國、歐洲一些國家高,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幾乎是世界之最,電力工業壟斷和低效率問題十分嚴重。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電力具有很高的前向產業關聯性,電價高低成為促進或制約其他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提高電力工業整體效率,控制電價水平,把不合理的電價降下來,對于保持和提高我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從這一點看,當前我國需求側管理的重點是降低高峰期間的電力消耗,確保低收入者和最基本、最必須的電力需求,特別是醫院、居民、商場、辦公場所的電力需求。需求側管理的手段不是提高電價水平,而是調整電價結構,廣泛推行季節性電價、分時電價和可中斷負荷電價,激勵電力用戶改變其用電方式,實現移峰填谷、主動避峰。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國電力改革大事記 1979年2月,水利電力部撤銷,電力工業部成立。 1982年3月,水利部和電力工業部再度合并為水利電力部。 1984年12月,中央、國務院領導就組建“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利用外資辦電、加快電力建設作出批示。 1985年5月,國務院批轉國家經委等部門《關于鼓勵集資辦電和實行多種電價的暫行規定》的通知,集資辦電政策正式推出。 1987年9月,國務院提出“政企分開,省為實體,聯合電網,統一調度,集資辦電”的電力改革與發展“二十字方針”。 1988年4月,煤炭工業部、石油工業部、核工業部、水利電力部撤銷,組建能源部。 1988年10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成立。 1991年,中國南方電力聯營公司組建。1999年11月,該公司實行廠網分開,其電網部分資產重組后,改制為國家電力公司的分公司——國電南方公司。 1993年1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成立,同月,東北、華北、華中、西北、華東五大跨省電網組建電力企業集團。 1993年3月,能源部等7個部委撤銷,組建電力工業部等6個部委。 1994年1月,國務院批準山東華能發電、華能國際電力、山東國際電源和北京大唐4家電力企業作為首批到海外上市的預選企業。8月起,4家公司陸續在紐約和香港上市。 1995年12月,八屆人大十七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并自1996年4月1日正式施行。 1996年6月,國家電網建設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1月16日,國家電力公司正式成立。 1998年3月,電力工業部撤銷,電力行政管理職能移交國家經貿委。 1998年9月,國務院批轉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關于停止執行買用電權等有關規定的意見》,這標志長達20年的電力短缺局面基本結束。 1998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計委“關于改造農村電網改革農電管理體制實現城鄉同網同價請示”的通知,“兩改一同價”正式啟動。 1998年12月,浙江、山東、上海、遼寧、吉林、黑龍江等6省(直轄市)成為“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的改革試點。 1999年5月,國家經貿委發布《關于做好電力工業政企分開改革工作的意見》,就改革省級電力行政管理體制、實現政企分開提出具體要求。 2001年6月,廣東省電力體制政企分開廠網分開改革實施方案出臺。 2002年2月,國務院印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3月,電力體制改革工作小組成立。 2002年10日,柴松岳任國家電監會主席和黨組書記。 2002年12月29日,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等5家發電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公司等4家輔業集團公司同時掛牌。 —— ——信報記者 姜新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