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圈水”運動:難以逾越的生態考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1日 07:36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程必忠 怒江、昆明報道 沿怒江州府所在地六庫鎮上行10公里,就是新村。 新村2組組長茶紹光說:“養牛是村里主要副業,一些村民僅養牛收入1年就是1萬元左右,新村收入排在全州第二位。”
2003年8月,怒江流域水電開發報告通過國家發改委評審,按照規劃,怒江流域的第一個電站就在新村附近的小沙壩村。 而位于上游的新村的住民則將全部移民。 “明天的生活怎么樣?”新村村民心中沒有譜。 水電扶貧引來了天價電 村民們沒有等多久。在云南省民間環保組織——大眾流域的幫助下,新村及小沙壩村的14名村民代表,來到了距離怒江不遠瀾滄江上的漫灣電站。 離怒江最近的漫灣水電站,位于云南省西部臨滄地區云縣和思茅市景東縣境內,是瀾滄江8個梯級電站開發中的第一期工程。 18年前動工興建曾經喊出“漫灣發電之日,也就是百姓富裕之時”的口號。當時漫灣電站因為投資最省、見效最快而成為中國“七五”、“八五”期間的重點水電站建設項目“五朵金花”之一。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員于曉剛說:“投資節省的一個途徑是給住民的補貼達到了當時全國最少,人均還不到3000元,而后期發展扶持基金,電站也按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每個移民每年只給400元。” 1993年漫灣正式發電后,老百姓的土地、森林、牧場、漁業和水資源普遍減少,生計來源變得狹窄而又充滿風險。 盡管電力公司承諾將發電量的3%~5%返還當地百姓,幫助他們“以電代柴”。但是沒有人出錢為這些生活在高山上的農民架線輸電。電站就在身邊,但移民用電沒有什么優惠——從漫灣水電站到漫灣鎮供電所,再到村,然后到農戶家里,電價已經從每度0.17元漲到近2元。 漫灣電站的田壩村,修電站之前是庫區環境最好的一個村,村民是作為農轉非的移民安置,這在當時可以吃上商品糧。但現在這些移民被懸在了半空中,既不是下崗職工,也沒有耕地,不是農民。再也無法買到每斤0.13元的“平價米”。有幾十人天天都靠撿電廠的垃圾過日子,每人撿一天可以賣一塊錢,還有的人去打工,甚至去賣毒品。 2003年8月17日,漫灣爆發了建站以來的最大上訪事件:3000群眾在漫灣電站靜坐。此事讓一些專家學者和機構開始反思“水電扶貧”的初衷。 根據云南省農調隊組織的調查,水庫淹沒前移民純收入高于云南全省壩區平均值11.2%,1996年水庫完工淹沒以后,現在只有全省平均值的46%左右。 相反,國家財政每年可從漫灣電廠獲利1億多元,云南省財政獲利5000多萬元,所涉及的4縣共獲利5000多萬元,漫灣電廠和云南省電力公司共獲利1.2億多元。 與此同時,漫灣的生態環境開始出現了變化。 云南大學亞洲國際河流中心主任何大明稱,漫灣水電站1993年一期工程完工蓄水,泥沙很快淤積,僅3年后,水庫有效庫容淤損率已達到第15年的水平,水質嚴重惡化。 何大明稱,在1993年蓄水后的很短時間內,就發生了100多處崩塌滑坡,1995年3月一個短期的水庫調節,水位線下降數十米,竟然造成多處山體整體滑坡,許多移民的房子被損壞,涉及移民上千人。 “圈水”叫停兩難之間 與瀾滄江相鄰的怒江,是地球表面地形最為險峻的地區之一,也查明的水生生物魚類有48種,其中有4種珍稀魚類和一些特有魚類,包括怒江在內的三江并流地區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完善的動植物基因庫。 漫灣電站的現實,及國家環保局和國內一些 專家學者的不同意見,讓怒江開發被國家決策層領導緊急叫“停”,即怒江的開發要“謹慎研究,科學決策”。 然而,在能源緊缺的現實下,怒江開發的暫時叫停,卻成為西部圈水運動中普遍的不確定性因素。 電力告急,西部正成為中國解決未來電力短缺的重要“著力點”。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信息稱,到2020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要達到9.8億千瓦左右才能適應經濟增長的需求,到2020年需要水電裝機容量3億千瓦。而到2002年底,國內水電開發只占全部可開發量的15%左右,其裝機容量僅為8600萬千瓦。 國際能源署副執行主任威廉姆.萊姆西在最近完成的一項世界能源投資估算報告中稱,未來30年中國能源發展預計,能源部門需要投資2.3萬億美元,平均每年約合6366億人民幣元,其中80%要用于電力投資,約為1.84萬億美元平均每年約合5096億人民幣元。 于是,水資源豐富的西部成為各路資本逐鹿的“主戰場”。 隨著“圈水”運動的風聲水起,西部在承載著解決中國未來電力缺口希望的同時,這種希望也面臨著難以逾越的生態考驗。 水利部官員稱,水電開發在經歷了技術、資金、市場制約后,正面臨著生態制約這一難題。 “怒江開發被暫停,說明由水電開發帶來的生態問題開始引起國家層面的關注!7月6日,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員于曉剛說,在單一價值取向的思維方式下,當一部分人津津樂道水資源的能源價值時,卻忽略了水資源的生態價值和綜合價值,事實上,由于大規模的水電開發,西部的生態環境也危機重重。 西部“圈水”運動背后 “無論是漫灣的現實狀況,還是怒江電站開發被叫停,都透露一種信息,西部水電開發正面臨著生態環境的考驗”,于曉剛說,“圈水”運動已經給西部帶來嚴重的生態危機。 “圈水”運動始于2002年底的電力改革,從原國家電力公司分出的5家全國性電力集團相繼來到了西部。 在電力需求出現快速增長的情況下,位于西部的大渡河、金沙江、岷江、谷腦河、怒江、瀾滄江、嘉陵江、烏江、珠江流域的上游南北盤江等主干河流先后被國電集團、長江三峽總公司、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大唐電力等納入囊中。 與此同時,大量的民間資本則盯上了五大集團“圈”剩的中小河流。在6月舉行的昆交會上,浙江、福建、湖南等與云南簽約開發地方水電的資金就達62億元。 于曉剛說:“在西部,大江小河的上游到下游。到處可見大興土木,開發水電。但隨之一些問題開始暴露! 據四川省水利廳官員透露,在四川屬于“四無”(無立項、無設計、無驗收、無管理)的電站就有128座,云南有21座。建在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仁宗海水電站,就是違規修建的梯級電站。 雅礱江在建設中,由于趕工期,進行大面積山體爆破,形成滑坡踏訪,造成多人死亡,河道被阻的嚴重事故(本報曾作過報道)。其它流域在建的一些大中型水電站建設過程中,大量的建筑垃圾被就地傾倒。 就此,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副總工程師何少苓在兩會期間呼吁:包括怒江等諸多流域在內的水電梯級開發建設前,有關規劃環評的狀況令人堪憂。 何少苓認為,西部地區有著豐富的水電資源,同時也有許多國家級甚至世界級自然保護區和稀有物種的所在地,并具有許多珍貴而獨特的地質地貌,景觀等。水電建設筑壩之后阻斷了原有河道的水流連續性,從而會使河道上下游的形態、流域內的河源關系、河口特性等發生顯著變化,進而使原本依存于流域的物種構成、生態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隨著電站越建越多,對河流整個流域的生態破壞則是無法用錢來量化的”,于曉剛坦言。 水電善治 2003年4月初,在中國水利學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水利部部長汪恕誠稱,水電建設在經歷了技術、資金、市場制約后,正面臨著生態制約這一難題,修建大壩可能帶來的生態問題中,主要是移民問題和泥沙對河道的影響,“生態問題處理不好,水電發展可能會遭受挫折”。 于是,致力于推動水電開發進行善治,一度成為國內學者、一些政府部門及民間環保組織努力的一個目標。 基于水電開發面臨的移民和泥沙兩大主要問題,何大明稱,首要解決的就是建立公眾參與機制,特別是要建立決策執行監督機構,對重大建設項目的社會影響應該從國家立法來促進,比如像大型電站對生態的影響會不會有一票否決制,對重要決策者要追究刑事責任等。其二就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機制來保證各方利益的平衡。 于曉剛認為,目前,國家有必要按“大水利”的思路,兼顧生態環境、綜合效益、可持續發展及相關法律的原則,對西部地區水電開發進行重新規劃和修訂,對不宜進行水電項目建設的區域,應劃定保護河段和保護流域區,禁止進行水電工程建設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設。 “在制度的基礎上對項目進行綜合的社會影響評估,它會使項目更加理性、系統、預警性地研究和利益表達,既有利于發展,又有利于社會穩定”,于曉剛說,這是水電善治的初衷和目的。 鏈接.西部未來主要水電站規劃 嘉陵江:從重慶至廣元740公里河段,已規劃為17級開發方案,馬回樞紐和東西關樞紐已建成。 岷江:自上游至汶川河段,實行六級開發方案,太平驛和映秀灣水電站已建成,正在建設的紫坪鋪水庫裝機76萬千萬,壩高186米,都江堰近在咫尺。 大渡河:干流已規劃十七級開發方案,河口的龔嘴、銅街子電站已經建成。 漢江干流:在陜西安康境內,將有喜河、蜀河、白河三個水電站上馬。 瀾滄江:規劃了14級梯級電站。 金沙江:梯級開發也在進行當中,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壩、溪洛渡電站,已列入開發規劃。金沙江中游規劃了一庫八級的梯級開發方案,金沙江第一座大壩云南省金沙江金安橋水電站要爭取在“十一五”期間投產。 雅礱江:已建成江口的二灘電站,正在做前期準備的錦屏一級是目前亞洲同類型中的最高一個水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