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能否不傷及無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0日 05:21 中華工商時報 | ||||||||||
程凱 各項宏觀調控政策究竟如何影響經濟的各個層面?有些是一開始就可以預計到的,有些則是在初期難以把握的。一開始就可以預計到的,比如不得不運用行政手段來控制信貸規模的方式難免傷及無辜;一開始難以把握的,比如給經濟降溫是否會減少外資的流入。
對于后者,目前的結果倒是樂觀的。盡管擔憂一直存在,但是外國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熱情不減。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上半年全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平穩增長,今年1-6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1688家,合同外資金額726.97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38.83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89%、42.66%和11.99%。 而對于前者,一開始的擔憂就是后來的事實。加息這種更為純粹的經濟手段沒有被采用,主要是為了避免讓原本就困難重重的國有企業陷入更深的危機,進而讓大量貸款給這些國企的銀行壞賬比率進一步上升。于是,政府以前慣用行政手段被迫再一次使用。 考慮到用行政手段難免傷及無辜,信貸控制被限于幾個重點行業,而且發改委等部門也多次強調不會一刀切,但是結果仍是不樂觀的。事實是很多并非信貸控制的行業,尤其大量原本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根本在如此環境下獲得維持運營所需的貸款,甚至出現普遍的民間高利貸現象。這一點被大多數反對用行政手段調控經濟的人所詬病。 想要給經濟降溫,讓它回到資源可以承受的軌道,又想讓經濟活躍健康的部分完全不受傷害,按照中國改革的發展階段,沒有這種兩全其美的事。問題的根本解決辦法還是加速市場經濟改革,尤其是政府行政體制的改革,而同時必須保證的是國有企業的穩定,否則沒有社會經濟的穩定就一切都免談。 這樣的說法,不是要犧牲民間的活力來保證國有企業的生存。因為經濟要發展,最終要靠經濟中的良性發展領域。綜合來看,由于各方數據已經得出“宏觀調控已經初見成效”的結論,那么現在是重新調整政策的時候嗎? 上周的7月13日,國家發改委表示,從4、5月份經濟運行情況看,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主要表現在投資增長過快的勢頭得到遏制、貨幣信貸增幅明顯回落、基礎產品價格上漲得到抑制、部分過熱行業生產增速明顯回落等幾個方面。 不過最后發改委的結論還是“經濟運行問題仍大”,例如“投資增幅仍然偏高,投資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還比較明顯”、“基本建設貸款繼續增多,貸款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比較突出”、“煤電油運供求關系依然相當緊張”、“價格總水平上漲壓力依然較大”等。發改委因此認為,宏觀調控目前的成果是階段性的,宏觀調控仍處于關鍵時刻,加強宏觀調控的決心決不能動搖。 由此可見,基本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不會在近期改變,難道要等待經濟的良性面被繼續扼殺?慶幸的是緊接著7月14日,事情就出現了轉機。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上半年經濟形勢和宏觀調控的情況,研究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提出了10項工作重點,其中兩項涉及到解決調控問題的關鍵所在: 一個是認真做好貨幣信貸工作,合理控制貨幣信貸總量,優化信貸結構,及時為有市場、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業的企業提供正常流動資金貸款,切實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條件的項目建設。 另一個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出臺投資體制改革方案,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抓緊研究制定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 從第一條來看,應該說“三有企業”的提出只是表明了政府的一個態度,因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所謂“三有”還是較難把握的,但是畢竟針對行政手段難免“一刀切”的特點,“三有企業”的提法重新為那些良性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開了一道口子。如果把握得好,大量受到信貸壓制的“三有企業”會重新獲得生機。進一步說,可以把“三有企業”的提法看做一個信號,就是在宏觀經濟調控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時候,中央政府已經有心把重心偏向保護經濟良性部分的那一面。 我看改革開放以來政府部門一條基本路線從未改變,就是在任何事情上都“摸著石頭過河”,穩定被放在首要地位。這一輪的宏觀經濟調控也是如此,一步一步地嘗試,一步一步地修改。 當然,所有的謹慎都源于我們特殊的經濟階段。都知道深化市場經濟改革是攻堅戰,是解決大多數問題的根本所在,但是加快市場經濟建設也得一步一步來。市場改革不能一步到位的主要原因應該有兩個:客觀上國有企業改革需要取得突破,主觀上政府部門改革行政體制的決心還要進一步明確。 這兩條都在下半年經濟工作另一個重點中被提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出臺投資體制改革方案,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抓緊研究制定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 如果說,“三有企業”的提法如何操作是這一輪宏觀經濟調控的一個轉機;那么,如何將后一個工作重點中提出的概念落實成具體可操作的政策,將是下一輪乃至今后所有宏觀經濟調控的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