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富龍”難住地方監管部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5日 01:10 南方周末 | |||||||||
本報記者 徐楠 □實習生 駱樂 周志慧 “特富龍事件”已被媒體炒得全國矚目。可對于“不粘鍋到底對人體有沒有害”的問題,各方說法卻莫衷一是,弄得消費者如今“提鍋在手心茫然”。 國家質檢總局已經說了,正組織專家進行論證,結論還得過一段時間才能出來。那
記者近日采訪了廣東省的相關監管部門。沒想到,他們不僅跟廣大消費者一樣是從媒體上得知特富龍事件的,而且同樣也被特富龍給難住了。 “按照職責權限的劃分,我們地方監管部門沒法對此作出判斷。如果國家質檢總局或是衛生部發了文件,說這材料不能再用了,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清楚了:檢驗檢查,誰還用就查處誰。”廣東省質監局的一位領導說得很坦白,“而在此之前,我們很難有實質性的舉措。” 而該局下屬的技術機構——省技術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給記者的回答是:相關的檢驗不在其“授權范圍”之內,特富龍這個東西“比較奇特”,他們不能發言。 “特富龍是不是致癌,質監部門一般是驗不出來的。”一位資深質監人士明確表態說,“因為這涉及到藥理試驗或臨床試驗,只有衛生部門能做。” 記者就此致電廣東省衛生檢驗中心的業務部門。對方接電話的人員表示對有關情況不了解,“此類產品的檢驗不在我們的業務范圍內”。 廣東省衛生廳衛生法制與監督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依據《食品衛生法》,吃的東西和裝它們的容器雖同屬食品衛生監管范圍,但管理起來并不相同:前者必須有專門的衛生許可證才能在工商部門注冊,才能生產流通,而后者“只需要經過檢驗”。 據了解,無論是質監還是衛生部門,對類似不粘鍋這樣的食品容器實施檢驗的直接依據,都是國家的技術法規和標準。 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國內與此直接相關的正式標準只有3部:《鋁及鋁合金不粘鍋》(QB/T 2421-98)、《食品容器內壁聚四氟乙烯涂料衛生標準》(GB11678-89)和《食品容器內壁聚四氟乙烯涂料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5009.80-2003),其中第二個是國家強制標準,具有技術法規的效力,除了感官指標,對聚四氟乙烯涂料所作限定主要集中于蒸發殘渣、高錳酸鉀消耗量、鉻和氟的理化指標,只要被檢驗的涂層產品在這些方面達到要求,即視為合格;換句話說,據此實施的檢驗,只能針對標準里規定了的項目。 而除了GB11678-89,其余兩部均為推薦標準。也就是說:就算有的產品達不到這兩個標準,也沒人能攔得住它們上市。 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標準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建平對記者說:“從邏輯上來說,標準必定滯后于現實水平的前沿。” 而質檢部門更對《南方日報》明確表示:“我國目前執行的不粘鍋產品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中,尚沒有涉及到毒性物質的限量和有毒物質的強制性檢測規定。因此,可能對‘特富龍’材料是否會致癌的鑒定將很難進行。”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食品相關的容器、工具、設備及包裝材料等越來越復雜。因此早在幾年前就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制定《食品安全法》”的議案,一條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在食品的加工、貯藏、運輸、包裝、銷售過程中都可能有有毒有害物質”。 如今,沒等相關立法完成,“特富龍”就跳了出來。這無疑是監管機構面臨的一個新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