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判斷有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4日 01:24 中華工商時報 | |||||||||
劉杉 無論是“點剎車”,還是“踩剎車”,其實任何一次制動,都會將產生的物理力量傳遞到車輛的各個固件。盡管中國經濟沒有停下來,但此次宏觀調控的確對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了影響,流動資金緊張就是明證。
對于流動資金緊張問題,各方的觀點不太一樣。從企業層面看,確實存在著資金緊張的情況。在央行實行緊縮貨幣政策的環境下,商業銀行都在上收貸款權,對流動資金的貸款也相對減少。對于以銀行貸款作為外部融資主要渠道的中國經濟來說,緊縮的效果無疑是全面的,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流動資金供應偏緊,民間高利貸激增。公開的報道說,溫州民間借貸的年利率已經達到近15%。而坊間流傳的是,一些地區民間借貸的年利率甚至達到40%的天價。 黑市利率是不是真的達到40%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流動資金緊張局面已經威脅到一些企業的生存,已經影響到正常的民間投資活動。正如一些民營企業家所說,價格高不高已經不是問題,因為企業面臨著是死是活的抉擇問題。 但央行的態度與企業看法相差甚遠。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上周在一次國際論壇上表達了另外一個意思,他說,為什么資金吃緊之聲喊成一片?這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問題,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很多時候是個博弈,甚至一些數字如何報、如何統計及使用都有這樣一個關系。對于流動資金緊,各人會引用不同的數字,這就是GAM E。 不過,據我了解,喊流動資金緊的不是地方政府,而是大量的民營企業。如果說宏觀調控過程是一個博弈過程的話,那么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在于官員的政績和升遷問題,而企業與銀行的“博弈”則是生死問題。這個時候,叫得響 的自然不是地方官員,而是民間的企業,因為刀被架到脖子上的是企業而不是官員。其實,周小川自己講話的另一部分,就驗證了資金緊張的局面。因為,他也承認,流動資金貸款壓縮得比較大,固定資產投資性項目的貸款壓縮得比較小。這就是流動資金緊張的直接原因所在。 這個時候,央行應該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操作進行“窗口指導”。如果央行存在誤判,那么對企業的影響就可想而知了。 不錯,作為央行,充分考慮銀行體系的信貸風險是必須的。但對于作為調控宏觀經濟的中央銀行來說,對幣值穩定和經濟增長的平衡,則是其首要工作。也就是說,央行首先考慮的是如何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問題,至于對商業銀行風險監管的工作,直接交給銀監會就好了。 對于資金吃緊,周小川還有另外一個觀點。他認為這是一場大型商業銀行改革和風險控制的博弈。在不良資產壓力下,銀行不斷強調要加強內控和扁平化管理、嚴格貸款程序,但一旦流動資金緊缺,卻又開始抱怨權力上收。“不能稍微形勢有變化,就好了傷疤忘了疼”。 對于這一點,我認為,商業銀行加強內控,集中貸款審批權和實行扁平化管理都是正確的。但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而恰恰是銀行效率不高,導致了信貸發放過程緩慢,這也是資金供應偏緊的原因。而商業銀行權力集中的另一個后果就是,銀行博弈的利益主體由分散變成了集中,總行在權力集中的同時,也更容易忽略對一般企業利益的關注。總行除了考慮銀行的商業利益,也追求政治利益最大化。原來分支行與總行各有各的利益,在博弈過程中,實現利益平衡。但權力集中后,總行的“支付”顯然增加了,其實現利益最大化的過程簡化了,這一點在宏觀調控過程中表露無疑。如周小川所說,“對銀行來說,壓縮流動資金貸款更為容易”。總行在集中使用權力時失去了分支行提供的“信息集”,壓縮流動資金貸款也就是必然的選擇,流動資金供應緊張也就是必然的結果。 所有的博弈都會產生負的外部性,而流動資金偏緊,既是商業銀行博弈的結果,也是央行政策不到位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