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藍皮書透視深圳對外經貿增長的各種問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3日 10:58 國際商報 | ||||||||||
本報記者 易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最近推出系統分析預測深圳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現狀及其趨勢的深圳藍皮書——《中國深圳發展報告(2004)》。其中的對外經貿發展部分,既展示了深圳仍位居全國領先的一面,又多視角勾畫出深圳外向型經濟發展現狀和將來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揭示了經過高速發展后的深圳面對經濟轉型所表現出的某些不適,及其可能制約深圳外向
第一,國際經貿的宏觀發展環境已經變化,中國與主要貿易對象國之間不斷增加的多種形式的貿易沖突,將給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深圳企業發展帶來風險和更多的不確定因素,保持外貿出口的進一步高速增長的目標將面臨壓力; 第二,經濟特區政策優勢的基本喪失及其出口退稅比例的下調,增加了深圳大部分生產企業的經營成本; 第三,沿海地區之間的區域競爭帶來的挑戰日趨強勁,作為支撐經濟高速度成長的外商投資增長一定程度上呈現乏力之勢; 第四,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傳統制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間關系仍未真正理順;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不夠確定或存有分歧; 第五, 土地開發利用空間愈來愈狹窄,土地稀缺成為面向跨國公司開展招商引資的最大制約; 第六, 迅速增長的人口同勞動力素質相對低下之間矛盾愈來愈大,職業技能及高級人才的短缺,嚴重制約了深圳經濟結構的轉型; 第七, 民營經濟成長已具有相當基礎,但推動民營企業發展成長的公平競爭環境仍需改善; 第八, 政府行政效率及其法制化、透明化運行仍需做重大改善。 深圳外經貿總體地位仍高 深圳市對外經濟貿易總體發展快速,其各領域的增長速度及其在大中城市間的排名,至今仍占據著領先和超前地位。僅就進出口看,2003年深圳外貿進出口總額及外貿出口總額均位居2003年度世界銀行發布的《改善投資環境,提升城市競爭力:中國23個城市投資環境排名》(以下簡稱《研究報告》)的首位,這也是在該兩項指標中深圳連續第十一年列居全國首位。2003年深圳外貿進出口總額首破1000億美元大關,達到1173.99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為629.62億美元,比第二位的上海市多出145.04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4.4%和廣東省出口總額的41.2%。 2003年深圳實際利用外資50.42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金額為36.23億美元,超過天津19.90億美元,在全國23個城市中僅次于蘇州的68.05億美元和上海的58.50億美元,比2002年排名提升一位,居第3位。 深圳外貿出口及其招商引資正面臨多重外部壓力 2004年深圳預計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為1350億美元,其中出口708.9億美元,進口640.7億美元,均比上年增高。但今年由于受多個因素影響,外貿進出口增長勢頭將會面臨較大壓力。 第一,出口退稅率下調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企業成本,深圳大部分生產企業將受到影響。 從今年1月1日起,我國將出口退稅率調整為17.0%、13.0%、11.0%、8.0%、和5.0%五檔。按深圳現行的商品出口結構計算,出口退稅率平均降低3個百分點。這一調整給深圳企業帶來較大影響,受波及的產品有機電、服裝、棉紡織品、玩具、鐘表、皮革制品等。此外,生產型企業的出口,尤其是“大進大出”的生產型企業,受此次出口退稅率結構性調整影響,不再享有目前“零稅負”待遇,“免抵退”稅之后仍將繳納一定的稅款。據有關專家測算,出口退稅率平均每下調1個百分點,出口增長率將下降4.9個百分點,成本會上升1.33個百分點,深圳的大部分生產型企業都將因出口退稅率下調,使生產成本不同程度受到影響。 調整出口退稅率的目的主要在于優化出口產品結構,但在客觀上給深圳的利用外資帶來負面影響。有些外資很可能將投資企業轉做來料加工,但按新口徑這種投資無法統計;另外,某些有意向的外資可能因退稅率調整而轉移投資國別方向。 第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給具有出口競爭力的生產型企業的產品出口帶來直接影響。 隨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國加入WTO以來針對我企業的反傾銷、保障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等有增無減。繼日本、歐盟之后,美國2003年出臺的限制中國紡織品進口的文件、我國機電產品在歐盟等發達國家的市場準入限制、特別是美國針對康佳、長虹、TCL等彩電企業的反傾銷措施等,都不利于深圳紡織、電子信息產品的出口。 第三,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有可能削弱深圳出口產品競爭力,給出口帶來不利。 第四,引進外資增速放緩,來自“長三角”的挑戰已成不爭的事實。 深圳外貿乃至整體經濟的高速增長,一直建立在對國際市場的高依賴性上。據藍皮書所公布數據,深圳是國內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城市。2003年,深圳外貿進出口依存度、外貿出口依存度分別達到了339.7%和182.2%,而同期上海為248.8%、164.2%,北京為256.9%、138.6%,廣州為183.4%、140.3%,蘇州則是167.1%、96.4%。2003年,深圳的港澳臺及外商投資企業產值占限額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74%以上,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占到全市出口總值的64.12%。在出口總額中,“三來一補”與進料加工貿易又占了79.1%,大大高于一般貿易的12.7%。無疑,外商投資既是創造深圳出口的主要力量,又是拉動深圳整體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但深圳實際利用外資已出現增長乏力勢頭。從全國23個大中城市比較來看,深圳實際利用外資的總量雖以50.42億美元僅次于蘇州和上海位居第3,但其引進外資的增幅同比上年僅增長2.9%,在23個城市中排在了第17位,低于廣東省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從引資結構來看,2003年深圳工業利用外資占58%,比上年的69%驟降11個百分點,成為制約深圳引進外資規模進而影響到外貿進出口的不可忽視因素。 不可否認的是,深圳在吸引外資方面的既有優勢似乎正在逐步讓位給長三角地區。從招商引資勢頭來看,在全部23個城市中蘇州最引人矚目,2001——2003年的三年中蘇州實現了三級跳,在23個城市中的排位由2001年的第3位躍至2003年的第1位。蘇州外商直接投資金額2002年比2001年凈增17.92億美元,2003年又比2002年凈增19.91億美元,分別比上海這兩年的凈增額高出11.54億美元和11.71億美元,比深圳高出13.60億美元和13.91億美元。2003年深圳在23個城市中的排位雖然比2002年提升了一位,但與排位第1的蘇州相比,差距已由2002年的18.39億美元迅速擴大到2003年的31.82億美元。 深圳外向型經濟發展面臨內在深層次矛盾 深圳外經貿長期持續增長所面臨的壓力,除了作為國家整體經濟走向這個外部原因及其區域競爭態勢的變化以外,主要決定于深圳內在要素、發展結構、政策導向及其市場層次提升等內生因素的變化。從城市經濟運行的系統相關性方面來看,也決定于城市定位、功能發揮、經濟協作機制、及其推動經濟持續良性成長的投資軟硬件環境、文化建設等內容。藍皮書在這些方面所披露的深層事實及數據,一定意義上揭示了深圳經濟的內在深層次矛盾,暴露出妨礙其外向型經濟良性發展的壓力來源: 第一,深圳經濟目前仍然是以第二產業為主的成長型工業經濟,其發展未能實現以知識經濟和第三產業為主導的帶動。 2003年深圳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860.51億元,第一、二、三產業構成比例為0.6:58.9:40.5。深圳經濟在去年的業績,首先歸功于工業企業新增總產值首破1000億元(1020.36億元)。從歷史上看,深圳經濟增長的高速度主要歸功于工業高速增長。 自建市以來(除1982和1992兩個年份外),深圳歷年工業增長速度一直高于同期GDP增速,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穩步上升。2003年深圳全年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5073.77億元,增長29.1%,在23個城市中僅次于上海(10342.80億元)居第2位,工業對深圳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9.7%,拉動增長12.1個百分點,比去年高出2.9個百分點。2003年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47.7%提高到52.4%,工業已占據深圳經濟的一大半。 由于深圳經濟主要由工業拉動,因此其對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要求非常強烈,盡管2003年深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比前三年有顯著提高,但投資增速在23個城市中僅排名第16位,呈逐年下降趨勢。此外,深圳固定資產投資中工業投入比例偏低總量偏小。2003年深圳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僅為21.0%,而上海、蘇州、無錫三市則分別占到了32.6%、59.7%和58.2%。2003年深圳基本建設新開工項目盡管有206個,比上年增加45個,但新開工項目規模偏小,平均只有1.42億元,比上年少了1.05億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乏力,一方面在總體仍屬投資拉動型的增長模式下成為經濟總體增長的重要制約點,另一方面也直接影響外貿進出口可持續能力的發揮。 近六年來,深圳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一直低于同期GDP增速。2003年深圳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156.98億元,增長10.7%,低于同期GDP增速6.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從2002年的44.5%驟然降至40.5%。在第三產業內部,金融保險和其它服務業增速明顯較低,證券市場連續幾年表現不盡如人意,中小企業貸款難、融資難一直是突出問題。在世界銀行發布的《研究報告》中,作為投資環境因素之一的金融狀況,深圳排名不僅在上海、廣州和北京之后,而且未能進入前10名。 深圳在第三產業、特別是建立在知識經濟經營基礎上的高端部分的不足,一方面使深圳在實現經濟轉型上顯得后勁不足,另一方面也難以承載深圳建設高科技城市、現代物流樞紐城市、區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美麗的海濱旅游城市、高品味的文化——生態城市的定位。 是繼續工業化?還是率先進入知識經濟?深圳經濟面臨的一系列挑戰,正是其在城市發展定位上處于彷徨階段的一種體現。 第二,工業發展結構優化方向存在不確定性,高新技術產業戰略定位和傳統工業發展方向關系不明晰。 電子信息產業在深圳工業中居支柱地位。2003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937.6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57.6%,同比增長33.8%,高于全市工業產值平均增速4.8個百分點。需要說明的是,深圳電子信息產業中絕大部分企業屬于高新技術企業,2003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為2237.24億元,同比增長44.21%,同比增速高出整個電子信息產業10.4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值比重已占到76.16%。 深圳早已將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作為三大高新技術重點產業,但實際上幾乎是電子信息業一枝獨秀,其份額占到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的90%以上。隨著前些年全球IT行業整體性滑坡,深圳便希望通過推進后兩大領域發展以使結構失衡問題有所改變,但最終效果甚微。 隨著外資向長三角地區大規模轉移,許多人開始懷疑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前途和原有的城市發展定位。爭論從2002年開始,去年達到高潮。其明顯表現是發展傳統工業的思想開始抬頭并占據上風,決策部門已通過“適度重型化”方針,致力引進汽車、機械制造、石化等重型工業以改變深圳工業結構“偏輕、偏小、偏外”的現狀。問題是深圳目前的“適度重型化”會否產生與高新技術產業爭有限資源的問題。另外,上重型工業的方針對于除高新技術以外的其它的深圳城市定位是否構成沖突?藍皮書對此問題存在爭議。 第三,產業空間趨于極限,工業及高新技術產業未來發展受到極大制約。 深圳現有國土總面積2020平方公里,由于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迅速發展,深圳的土地承載極限即將到來。 2003年深圳一共新出讓土地11.7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及物流業用地6.48平方公里,占總量的55.3%。據有關方面測算,如按這樣的批地速度持續下去,最多10年,深圳不再有可批之地。目前用以發展高科技的深圳高新區共11.5平方公里土地已全部開發出讓,2001年深圳新規劃的高新技術產業帶號稱總面積158平方公里,但實際可用于產業發展部分只有100平方公里,能用于高新技術產業的僅50平方公里。 從深圳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的現實來看,已經不是能引進多少外資的問題,而是現有土地資源能承載多少外資加工業的問題。由于近年來深圳本土高新技術企業快速成長,目前已經形成本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爭奪有限資源的局面,深圳亦不時出現因外商要地不能滿足使跨國公司舍深圳轉至內地其它城市的景況。 第四,深圳人口機械增長迅速,但總體文化素質低,職業技能及高級人才無法滿足需要,難以應對經濟結構轉型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1979年3月深圳建市時,總人口僅35.19萬人,2000年11月深圳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記數為700.88萬人,其人口快速增長主要源自機械增長。 深圳人口年齡結構較輕,中位數為25.37歲。在總人口中,15——59歲的勞動適齡人口比例高達88.41%,且青壯年居多。但深圳勞動人口中以初中文化程度比例最大,在受教育人口中占到54.26%。深圳現有受教育人口素質,已經不能適應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向資金、技術密集型轉變的需要,成為深圳產業發展升級和經濟持續發展的障礙性因素。2002年,深圳失業并正在找工作的人口中,中學學歷人口占到了80.09%,并且這部分人整體年齡偏輕。由此表現出深圳經濟轉型一方面缺乏較高素質勞動力的補充與替換,另一方面也開始面對較大規模低技能勞動力失業問題。 在高級人才方面,深圳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相比,人才總量明顯不足,隊伍規模偏小,同時人才結構與經濟結構也不相適應。 深圳高級人才多集中在教育、衛生系統,約占市屬企事業單位的58%。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結構單一,且較多集中于個別行業,如第二產業中專業技術人員大多集中于電子信息行業,而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及其它關鍵性專業技術人才短缺,擁有原創性核心技術的專家更是短缺。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深圳大專以上人口占從業人口比例的8.867%,而北京為21.8%,上海為13.8%,紐約高達52%,漢城亦超過50%。 在高級人才隊伍方面,兩院院士深圳有6名,青島35名,大連18名,上海146名,北京達600多名;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深圳有34人,青島35人,大連5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深圳有533人,青島760人,大連1300多人;博士生導師、正高職稱人員深圳均少于青島、大連。在金融、外貿、法律、現代管理方面,深圳缺乏懂國際慣例、又熟悉WTO規則的國際化人才。而在企業管理方面,深圳更缺乏既懂經營管理,又精通專業技術的企業家人才,特別是缺少能帶領企業走向國際的領軍級人物。 技能型人才總量嚴重不足,結構性緊缺矛盾嚴重。 深圳僅有技師和高級技能人才1446人,占全市技工總量的0.13%,遠低于上海高級技能人才占技工隊伍1.2%的比例,更低于廣東省的2.34%。根據預測,2001年全市各類企業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約3.3萬人,其中高級技能人才占1/3。 此外,深圳常住外籍專家(含港澳臺)近6000人,占常住人口的0.1%;而上海常住外國人約7萬,占城市人口近1%;香港常住外國人口49.5萬,占城市人口7.1%。深圳的歸國留學生數量約4500人,而上海坐擁2.5萬之眾。根據預測,從現在至2005年,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和金融業需要人才數分別為4萬、1萬、1萬,盡管深圳已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但仍存在較大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在引進高素質人才方面已呈后繼乏力之勢,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從以前全國大中城市排名第1降至2002年的第4,居上海、北京、廣州之后;深圳對內地高級人才調入的吸引力也在減弱,對北京、上海、江浙一帶城市的高級人才幾乎沒有吸引力。深圳特區建立以來的高速發展,根本上靠的就是大力吸引全國各類人才,但人才成長軟環境的相對落后,正給深圳的可持續發展帶來重大不利。 第五,民營企業在深圳外向型經濟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作用,但發展環境仍有待進一步改善。 深圳民營經濟總量已占全市半壁江山:2002年全市個體私營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4.85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39.5%,占全省民營固定資產投資的51.87%。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民營企業是外向型經濟的有生力量。據統計,民營企業目前在境外共設立境外企業18家,占全省境外企業的64.29%,境外投資額占全省一半以上。深圳民營企業產品現已打入4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約30%以上的民營企業開展和參與國際化經營。2002年,全市獲得進出口經營權的私營企業累計達4145家,實現出口額25.43億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長196.3%,占全省私營企業出口的61.28%;出口額占全市一般貿易出口的比重已達41.79%。近三年來,全市民營企業出口額年均增長204.2%,成為支持深圳出口的重要增長源。 但深圳民營企業亦需要進一步落實國民待遇,減少仍然存在的政府對民營企業限制過多問題。在諸如銀行貸款、土地供給、經營領域準入等方面,民營企業仍受到較多不公平限制。此外,政策支持力度不夠、融資渠道不暢、對民營企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夠健全等問題仍普遍存在,這就從創業環境方面制約了民營企業的更快速成長。另一方面,民營企業自身素質也需要提升,其內部存在的管理不規范、不科學,經營決策盲目等弊端,最終都將制約深圳民營企業的長遠發展。 第六,政府行政效率及其法制化、透明化運行仍需進一步改善。 藍皮書未能就政府行政效率及其法治化問題進行專門研究分析,但也提及目前深圳的部分政府公務人員存在素質、責任心、工作效率及其服務水平與要求不相適應問題,個別人甚至很差。2003年底世界銀行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調查的23個城市中,杭州的企業給政府和監管部門送禮與行賄的費用(稱非正式支付)所占銷售額比例最低,為0.007%,而深圳非正式支付則很高,約為0.32%——0.50%。這說明深圳政府在簡化辦事程序和保證規章制度透明化方面,在狠抓政府部門廉政建設方面仍存在很大改進空間。 深圳經年累積而成的經濟發展質量優勢非同一般 城市競爭力基礎依然牢固 深圳的外向型經濟發展雖面臨內外壓力和挑戰,但其改革開放以來打造出的經濟發展質量優勢、領先地位及拼搏精神仍在。深圳能夠基本保持各方面的長期性全國領先,與其經濟運行質量的良好密不可分。 第一,深圳經濟增長過程伴隨著明顯的技術進步因素,與那種僅靠資本、勞動投入的外延式擴張迥然不同,因而有著較強的可持續增長能力。 深圳多年來堅持一方面狠抓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注重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其結果必然會不斷提高各行業技術水平,從而促進深圳經濟整體技術進步,其具體表現是要素生產率不斷提高。 近10年來,深圳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幾乎呈直線上升勢頭,深圳工業增長的50%以上由技術進步帶動,這表明深圳的工業推動型經濟增長特點,盡管有著“成功的農村工業化、外資流入、貿易導向”等新興工業化經濟模式的某些共同特征,但可以從容應對“東亞無奇跡”之類的批評(即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是建立在持續的投資增長基礎上,技術進步非常緩慢,是一種前蘇聯式的外延型增長,好景不長)。 第二,深圳經濟運行質量的改善與可持續增長能力增強,還表現在工業單位總產值的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的持續下降上面。 1998年以來工業單位總產值能耗及其污染排放情況。 深圳能耗及污染排放的下降與受到控制,表明深圳在發展工業的同時實現了可持續增長,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方向。 第三,深圳民營經濟的快速成長使經濟增長的自主性增強,成為支撐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如前所述,深圳民營經濟近年發展迅速,涌現出一批如華為、中興、創維、比亞迪這樣的全國知名企業。2002年深圳產值或銷售額100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有3家,10億元以上的超過20家,1億元以上的超過200家,進入深圳工業百強的民營企業已有16家。需特別提到的是,深圳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已撐起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半邊天,一批優勢民營企業已成為深圳乃至全國高科技行業的龍頭企業,例如華為和中興的程控交換機占全國市場的80%,比亞迪已成為全國最大、全球第三的充電電池生產商,金碟是國內財務軟件行業的領頭羊等。在程控交換機、無線接入網、光通訊、軟件、醫療器械等領域,深圳民營企業創立了一批在國內外市場占重要地位的民族品牌。2002年,全市民營科技企業有19800家,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752億元,占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46%,當年民營科技企業投入研發經費23億多元,占同期全市企業研發經費近一半,全市研發人員有40%以上集中在民營企業,64%的民營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第四,深圳經濟效益總體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 2003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917.97億元,同比增長25.4%;實現利潤總額336.96億元,同比增長32.7%;實現利潤增速高于產品銷售收入增速7.3個百分點,反映出深圳的工業企業仍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2003年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下降21.7%。全市工業總資產貢獻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同比分別提高1.4和0.3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達98.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94.9%,比上年提高13.9個百分點;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39479元/人,同比增長14.7%。 從反映社會整體投資效果的投資效果系數指標來看,深圳高于全國和廣東省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上海、北京、廣州和蘇州,顯示深圳投資對經濟的拉動效能大。 第五,深圳經濟與社會保持了較協調的發展局面。 這種協調發展主要表現在近10年深圳經濟在高速成長的同時,財富分配也比較公平,沒有出現貧富分化日益加劇的趨勢。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恩格爾系數亦呈持續下降勢頭。 深圳經驗的啟迪意義 深圳仍然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具有競爭意識、且城市功能較為完備、擁有獨特區位優勢、現代化程度較高、對全國影響較大并起多方面示范作用的新興城市,也仍然是追求并致力于實現創業理想人士的心中熱土,從這一意義上說,深圳的經濟特區作用仍將繼續發揮。 但深圳作為中國外向型經濟的集大成實踐地,它的成功歷史及今日所面臨的挑戰和矛盾,其必然要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及戰略定位,其由工業化向信息化成長過程中的角色扮演和作用發揮等,都不僅僅屬于一般意義上的單個城市,深圳的經驗及所面臨的問題,它的解決方案及其探索,正在昭示沿海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進而昭示中國在加速融入國際化過程中的某種未來“定數”。 關注深圳的對外經貿形勢就是關注整個沿海經濟發展的未來,同時它也是實現東、中、西部經濟梯度成長和謀求國內市場、區域發展與國際經濟相銜接所必須加以認真研究的一個現象。從這個意義上說,深圳的經驗及其歷史并不僅僅屬于深圳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