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下的民營企業百強 重型化且行且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9日 17:26 《東方企業家》雜志 | ||||||||||
一輪宏觀調控,打擊最大的還是民營企業,”當有人認為,此次宏觀調控對民營企業影響不大時,西安海星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投資集團董事長榮海反駁道,他認為,反倒是很多國有企業趁此時機加速擴充。榮海更是透露,在剛剛舉辦的全國省級工商聯副會長的學習班上,大多數民營企業家都向中央統戰部反映,本次宏觀調控對民營企業造成了巨大沖擊。 “已經有一批民營企業倒下去了,其中不乏非常知名的、巨人般的企業,我想在今
2003年是民營企業發力狂奔的一年,由于市場對鋼鐵、有色金屬、機械、建材、化工行業的產品需求大增,民營企業因而凝聚了驚人的成長爆發力,交出了一張張漂亮成績單,本次的百強民企的合計凈資產收益率高達12.54%。而截至2004年1季度,民營上市企業的業績仍一片大好,如百強榜單排名第4的南鋼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600282)每股收益高達0.45元,營收、凈利潤同比增長72.48%、132.95%;位居百強榜單第31位的三一重工(資訊 行情 論壇)(600031),其營收和利潤也出現巨幅增長,分別為97.67%和60.62%。 但就在短短的3個月后,卻有企業家預計,2004年民企經營受宏觀調控的重大影響,利潤將出現大幅下滑。更為嚴重的是,由于鐵本事件的爆發、德隆系的垮臺,民企在這一輪突如其來的宏觀調控中,無論信心、生存環境還是資金鏈都遭受了重創。 “至少有三家知名企業的董事長、總裁,在會議召開前一個禮拜打電話過來,告知無法來參加此次會議,缺席的原因就是宏觀調控。”《東方企業家》發行人楊振宇說道。的確,突如其來的宏觀調控,使得本次“2004民營企業100強揭曉典禮”失去了會議原該有的“快樂”感覺。以致于本次會議主持人——復旦大學蔣昌建副教授在總結時說道,本次會議的特點是“談民企遭遇問題的多了,而對民企取得成績的歌功頌德少了”。 民營企業儼然又成了弱勢群體。 民企重型化之年 2003年是民企重型化元年,敏感的民間資本從輕、重工業的發展速度轉換中找到了機會。在輕工業領域通過“快進快出”完成原始積累的民營企業,冀望通過與國家宏觀政策緊密相關、資本需求大、投資期長的重工業完成產業轉型。甚至需要大資本介入的金融業在民企手中也變得“舉重若輕”。 于是,吉利、比亞迪、奧克斯、長城、中譽等掀起民企“造車運動”;從飼料業起家的劉永行在山東、包頭、河南三門峽投資氧化鋁項目;河北唐山、浙江寧波、江蘇常州等地也形成了民營鋼鐵業產業族群;在全國各地,民企紛紛參股城市商業銀行,控股券商的更不計其數…… 正當媒體和公眾翹首以待中國鋼鐵業的卡內基、民企金控集團的誕生之時,宏觀調控無疑是空中澆下的一盆“冷水”。在此次宏觀調控中,鋼鐵、水泥、電解鋁、金融資本等行業成為“重災區”,而這些行業恰恰是近兩年來民企“重型化”巨資集結的行業。以鋼鐵為例,2003年國內新增加投資1427億元,其中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以自有資金為主的投資占58%,民間投資占32%,外商和港臺資本投資占10%;而新增產能的1/3來自民間資本——這似乎是民企重型化的一個表象。 如果沒有宏觀調控,2003年將是民企“重型化”豐收的一年。民企10強中就有兩家鋼鐵企業,這也是榜單中首次出現重工業企業。中國東方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HK,0751)更是以10.76億元的利潤、114%的凈資產收益率勇奪利潤“亞軍”、贏利能力“冠軍”。此外,民企百強中的比亞迪、長城汽車均為民企“重型化”的實踐者。 突如其來的宏觀調控,改變了一切,中國東方集團成了最幸運的民企。今年3月2日,東方集團趕在宏觀調控之前將旗下子公司——河北津西鋼鐵股份在香港掛牌上市,融資16.002億港元。雖然在本次百強評選中榮膺第6位,但與其說東方集團業績出眾,不如說東方集團上市趕上了中國鋼鐵行業被普遍看好的時機。但好景不長,由于市場前景不明,東方集團的股價已由上市初的3.65港元直線下跌到目前的1.48港元。南鋼股份股價的命運也大致相同。 2003年,也許是民企重型化的最后盛宴。 重型化且行且退 對于鐵本事件,有相當多的民企為之“喊冤”。制約民企重型化發展的最大瓶頸莫過于項目審批和資金來源,利用國有土地資源、進行立項審批、取得金融支援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而鐵本雖有盲目擴張的不理智,但另一方面,如果沒有當地政府幾十個部門的“放行”,“違規”把項目分拆成幾十個批文,鐵本怎么可能有100多億的投資? 而更讓一些民企想不通的是,在暴風驟雨般處理鐵本事件的情況下,國有企業——濟南鋼鐵(資訊 行情 論壇)、武鋼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照樣能夠獲準上市、增發,并被解讀為“國家宏觀調控下予以放行的個案”;而建龍、南鋼等民企鋼鐵項目卻連立項都倍受爭議。 在這場批判重型化的運動中,民營企業普遍因為“土地違規”、“違規建設”、“挪用貸款”等罪名而廣受質疑,被拋上了風口浪尖,這是非常可怕的。最近的德隆事件更加劇了金融部門對民企的歧視。宏觀調控的目的乃是打擊盲目投資、非理性擴張,但由于媒體公眾甚至政府部門過分強調銀行貸款的“成份論”,民營企業的貸款以及資金鏈受到很大的影響。 據說,德隆事件爆發后,唐萬里曾對媒體袒露:“金融風險太大了,還是做實業穩當,這次事情過去后再也不搞金融了。”繼德隆之后,復星也選擇了遠離資本之路。 “我們注意到社會上包括相當一部分投資者,不喜歡民營企業的產業資本加金融資本融合發展的模式,因此復星決定大力發展產業,不再投資證券、銀行等機構。”復星集團副董事長梁信軍的話里話外總透著些許委屈,復星感受到了政府監管部門、資本市場“對整個民營企業的誤解、曲解的壓力,這種壓力造成‘只要你參股到金融機構,就認為你想做資金鏈’的聯想”。 “我覺得中國前一階段金融機構的大筆壞賬一定不是民營企業造成的,”顯然梁信軍認為,民營經濟不能成為宏觀調控的替罪羊。 從目前來看,宏觀調控后,民企的經營環境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在惡化。梁信軍承認,“最近,幾乎所有的民營企業都在經受社會的信用拷問。”為此,復星已決定聘請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對集團進行全面的審計,并計劃在今年9月份正式向社會公開復星集團到今年6月底為止的全面報表。“復星將正式轉型為一個全透明運作的民營企業集團,”梁信軍說。 民企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民企一定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榮海的話中透著點無奈。 眾所周知,德隆“死”在“短貸長投”。德隆產業整合需要大量的長期投資,它往往依靠向銀行及其他機構短期融資,以保持資金平衡。但這是危險的平衡,一旦資金鏈斷裂,后果不堪設想。2004年,圍繞對德隆的質疑和宏觀調控政策的出臺,最終動搖了德隆客戶的信心,于是“短貸長投”的資金鏈斷了,游戲就此結束。 榮海認為,由于前兩年宏觀經濟的過熱,民企要取得銀行貸款相對容易一些,這時最怕民企一時頭腦發熱,沉迷于產業整合、大幅擴張中,雖然這看上去很風光,可一旦宏觀調控來臨,國家收緊信貸政策,便無法再取得“短貸”資金,資金鏈就立刻斷裂。在目前情況下,民企融資渠道普遍不暢,全是用短期資金來做長期項目,“而國有企業(有著銀行支持,甚至可以拿到長達10年的貸款)是不會出現‘短貸長投’的問題的,”榮海分析道。 去年記者采訪復星梁信軍時,梁曾表示,復星在建設寧波建龍鋼鐵時特別注意避免了“短貸長投”的現象,而以股東投資、資本投入為主,銀行資金為輔。而這正是寧波建龍至今仍平安無事的原因之一。“寧波建龍,85%是股東資金,并且已經到位,跟鐵本正好相反,鐵本有85%為銀行資金。”梁信軍說。 “民企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榮海充滿感慨地說。 以變應萬變 民企在進行大規模的產業整合時,不能“跟國家產業政策有悖,否則就是死路一條”,榮海認為,民企必須隨時盯住國家產業政策的發展,關注產業政策的變化。 “我想我今天能夠坐在這兒開會,與前兩年公司的調整不無關系。”榮海以自身為例,談及海星集團近幾年進行的相應調整,將原有的IT產業轉向投資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是“溫家寶總理在3月人代會上點名支持的項目,我們投資了六七十億元,買下一條高速公路,建成兩條高速公路。在現在宏觀調控這么嚴格的情況下,我們的資金流一直很充沛。我們符合國家政策的發展,因而使公司經受住宏觀調控的考驗,一步步堅實地走下去,然后在別的產業獲得更大發展。”榮海認為,“未雨綢繆”是應對宏觀調控的最好舉措。 “企業的決策人,一定要做一個長遠的、前瞻性的思考,一邊要考慮國家的產業政策,一邊要考慮市場的戰略預測。”榮海總結道。 而奉行“多元化投資,專業化經營”的復星集團對宏觀調控則有另外的應對之策。早在去年,復星就策劃收購一家金礦,今年復星與山東招金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發起成立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復星系控股比例為45%。梁信軍認為,目前復星旗下多為景氣型企業,而黃金業恰恰能在景氣不佳時起到增值保值的作用。 “在資本金許可的前提下,我覺得適當地多元化是有必要的。”梁信軍表示,以本輪宏觀調控為例,單獨做鋼廠也許會出現虧損,但如果同時投資一些零售業的話,損失也許就可得到彌補。榮海也認為,在這種變革時期,當某一行業下降衰退時,就必須提早在新的領域進行探索。相比發達國家,“中國企業的多元化有其一定的土壤”。 盡管民企遭受了宏觀調控的諸多影響,但摩根大通銀行香港區總裁及大中華區運作委員會副董事長郭明鑒認為,對于那些財務結構健全、本身營運良好的民營公司,宏觀調控反倒給了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在宏觀調控中,一些惡意的競爭者、弱小的公司常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優秀民企“剛好就應該借這個機會做適度的擴增”。 “景氣再好總有人虧本,景氣再壞總有企業賺錢,”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高希均教授認為,景氣總有循環,而企業發展的關鍵還在于擁有核心競爭能力。“民企的重心無論是產品出口還是品牌打造,都應形成自己的獨特核心競爭力、正確的企業戰略和卓越的執行能力。”中國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張維炯教授亦持相同看法,認為民企成功的關鍵還是練好內功。 “美國前總統里根曾有句名言:The government is not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it's the problem.(政府并非問題的解決辦法,政府的問題是政府)。”顯然,高希均教授認為民營企業并不能成為政府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