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戰略鐵路有急有緩 中巴中緬鐵路尚未立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6日 07:00 中華工商時報 | ||||||||||
本報記者 李富永 最近,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正在積極籌建3條極具戰略價值的鐵路:中巴鐵路、中緬鐵路、沿海鐵路。此3條鐵路,有的已經開工,有的則正在研討中。文章認為:這是2004年中國鐵路網在全球略定位的基礎上發生的重要變局。
變局尚早 記者為此特意向國家發改委和鐵道部有關人士求證。國家發改委交通司鐵路處的周處長說:作為中國西南地區進出境通道的中緬鐵路,目前已經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但何時建設目前沒有定論;建設中巴鐵路的提議和建議倒是不少,但并未列入規劃;沿海鐵路倒是已經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經濟可行性充分,部分區段已經完成了可行性論證,已經列入“十五”建設項目之列。 鐵道部發展計劃司的一位先生說,規劃中的西南地區進出境鐵路,一共有三條,中國-緬甸鐵路只是其中之一;另外兩條分別是中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線,和中國-老撾-泰國線,統稱“泛亞鐵路”,是中國與東盟合作項目。目前來看,中國-緬甸鐵路還沒有動靜,最有希望先上馬的是中國-新加坡線:其中中國-越南段中國部分,目前鐵道部已經完成了項目建議書,并上報國家發改委,由后者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可行性論證。 因此,對于“中國鐵路網在全球戰略定位的基礎上發生的重要變局”的說法,有關人士指出,由于中巴鐵路、中緬鐵路都未立項,現在稱謂“變局”言之尚早。 經濟制約立項 既然中巴鐵路、中緬鐵路具有戰略意義、而且還能大大縮短海運距離,為什么沒有立項或納入規劃? 關鍵還是經濟因素。以中巴鐵路為例,即便是鐵路系統的專家,對修建這條鐵路的經濟合理性都吃不準,認為其前提是發生戰爭,如果不發生戰爭,和平時期可能并不合算。 記者的調查也說明了這個問題:鐵路成本高,跨國過境運費更貴;與鐵路相比,海運雖然距離遠,但成本和運費卻遠遠低于鐵路。如從中國連云港通過新歐亞大陸橋運貨到荷蘭鹿特丹,每標準集裝箱(TEU)需花費3500-4800美元,而海運費在里程兩倍于鐵路的前提下,只有1000-1500美元;此外,跨國鐵路運輸過程復雜,耗費時間長,新歐亞大陸橋需要45天,而海運則需要22天。 當然,上述假設是以我國沿海港口出口貨物為例,如果是新疆地區的商品出口歐洲或中東,則又另當別論,很可能是通過巴基斯坦過境最合理。不過,即使這樣,這時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新疆出口商品規模有多大?是否大到要修鐵路才能滿足運輸需求的程度?中巴鐵路有這個問題,中緬鐵路也同樣。不過,我國西南地區經濟規模超過新疆,通過緬甸進出歐洲和中東,有許多便利,必要性比中巴鐵路要大,所以目前已經納入規劃。 沿海空白亟須填補 至于沿海鐵路,其戰略性質有別于中巴鐵路、中緬鐵路,首先是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發展的需要,孫中山先生早年在《建國方略》中,就規劃建設;上世紀80年代,國家實施沿海開放戰略時,再次提出要修建;但出于投資規模的限制,一直沒有落實。至于為可能發生的臺海戰爭提供后勤保障,這個作用不言自明。但即使沒有這些因素,我國經濟最為發達、人口最為密集的東南沿海,至今還沒有一條鐵路串聯,這個空白早就亟須填補。當地官民呼吁建設鐵路已經一個世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