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挪用了淮河救災資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30日 09:27 新京報 | |||||||||
本報記者 錢昊平 安徽報道 審計淮河流域安徽、河南、江蘇14個災區縣的救災資金,發現一些地方虛報套取、甚至挪用私分的問題比較嚴重。有9個縣采取重報、多報移民遷建戶數等手法,套取災區群眾建房補助資金1.36億元,占9縣遷建補償資金總額的19%.安徽省霍邱縣降低上級補助標準,克扣1804戶災區群眾的建房資金360萬元。阜南縣3個鄉鎮的17名干部弄虛作假,騙取并私分
去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最大的洪水。 災后,黨中央、國務院首次在安徽省實施行蓄洪區運用補償工作。 截至今年2月,中央下達安徽省的各項救災補助資金已陸續到位。 2004年3月15日至4月21日,國家審計署駐南京特派員辦事處對安徽省2003年淮河流域洪災救濟補償資金項目進行了審計,被審計單位是安徽省人民政府。 七干部虛報截流5萬元 安徽懷遠縣常墳鎮位于淮河北岸,在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中,全鎮4萬人口有3萬多人受災。 與淮河流域所有受災地區一樣,常墳鎮也得到了國家下撥的救災補助資金。但在救災資金發放上,常墳鎮被指出現了違規行為。比如在常墳鎮澗口村,就有村民稱7名村干部在領取蓄滯洪區資金補償時,虛報147.7畝受災田畝,領取并截留了5萬多元補償資金。 “按照規定,能得到補償的應該是已經承包給農民的土地,那147畝是村里的集體土地,沒有發包給農民,可農民已經在上面耕種,是村里在申報時沒有將政策理解透徹!背炴傸h委書記常凱解釋說。 目前,澗口村村支書孫林坤受到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副書記兼會計則受到了開除處分。 實際上,澗口村干部虛報受災田畝領取補償款的問題,只是安徽淮河蓄滯洪補償資金違規使用案例中的一例。 今年5月21日,國家審計署駐南京特派員辦事處2004年第1號審計報告指出安徽省淮河蓄滯洪補償資金存在六大問題。即:補償辦開政策口子,超范圍申報蓄滯洪補償資金,將非計稅農作物、非經濟林損失和不符合規定的水產養殖水毀損失列入申報;將非因蓄洪造成的損失列入申報獲取蓄滯洪補償資金;午季收成損失小于申報損失,剩余的補償資金沉淀在省財政不能發揮作用;未按規定進行蓄滯洪區居民財產登記和變更登記;少數鄉鎮弄虛作假,重復申報,騙取蓄滯洪補償資金;借補償金發放之機,搭車清欠和收取合同承包費。 不清欠款不給補助 “我們都是把欠村里的錢還清了,才領到了救災補助!6月27日,安徽省懷遠縣常墳鎮澗口村村民孫金柱回憶,去年11月,在領取救災補助前,村干部在廣播里通告:“請大家先把歷年尾欠的欠款交齊,否則將不能領取補助資金! 孫金柱說,去年領取補助資金時,他與村里進行了結算,最后他交了300多元的尾欠,拿到了村委會出具的領取蓄滯洪區補償資金存折的證明,領回了3900多元的補助資金。 而據國家審計署南京特派辦的審計結果,從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澗口村共扣回了110戶村民55970.9元的歷年尾欠款。做法違反了財政部《關于對安徽省蓄滯洪區運用補償問題的批復》第五條"補償資金必須?顚S,嚴禁擠占挪用,弄虛作假和代收代扣".國家審計署南京特派辦審計報告中還提到,在發放補償資金時,有的地方以虛假合同收取承包費。比如安徽省阜南縣部分鄉鎮為了爭取蓄滯洪補償資金,制作了一些以前年度的虛假承包合同,補償資金到位后,借機收取了部分承包費。張寨鎮6個行政村按每畝每年20元從農戶手中補收了2001年到2003年三年的非計稅耕地承包費79795元,用于各村的經費開支。 安徽補償辦帶頭“作弊” 在此次審計報告中,安徽省行蓄洪區運用補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補償辦)是被點到的省一級部門。 審計報告稱,霍邱、懷遠、阜南經安徽省補償辦同意,將由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同時又發包給農民個人承包的非計稅耕地列入補償范圍,共上報非計稅農作物損失48788.59畝,獲取補償資金1809.38萬元。 與此同時,上述三縣經安徽省補償辦同意,將13394.74畝意楊、杞柳等非經濟林視同經濟林損失予以申報,獲取補償資金623.68萬元;羟瘛⒏纺蟽煽h根據省補償辦的同意,將不符合補償條件的水產養殖損失206561.46畝予以申報,獲取補償資金4100.04萬元。 審計組統計,安徽省補償辦開了政策口子,全省共超范圍申報蓄滯洪補償資金6533.1萬元。 對此,安徽省懷遠縣監察局長章平的解釋是:“去年,有省領導看到災民的生活后都流下了眼淚,感嘆災民的生活太難、太苦。很多作物不在補償之列,但農民確確實實是進行了投資,損失慘重;厝ズ笱a償辦決定將有些農民已經實際投資的農作物和經濟林作物都列入了申報范圍! “我們有些工作做得是合情、合理,合乎補償辦的規定,但不符合上面的調子! 安徽省有關部門一位官員表示,審計報告送達安徽省政府后,安徽省將針對報告中提出的問題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但這位官員透露說:“安徽省政府對審計組提到的省行蓄洪區運用補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補償辦)開政策口子,超范圍申報補償資金是不認可的。” 6000多萬元沉淀資金用途不明 按國家審計署報告所指,2003年汛期安徽省從沿淮的12處行蓄洪區轉移23萬人,同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按當時實際淹沒的耕地面積40萬畝向國家申報午季收成損失補償資金11200萬元(其中中央補助70%)。 截至今年4月16日,安徽省財政廳按受損面積16.27萬畝下撥午季補償資金4556.42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償3189.49萬元。但安徽省財政廳對余下的23.73萬畝則不再補償。 國家審計署的審計報告這樣表述:“23.73萬畝因(安徽)省里采取措施加快排澇,已經種上午季小麥的耕地不再補償。尚余6634.58萬元(中央財政4650.51萬元)午季補償資金沉淀在省財政! 審計報告中提出:“為發揮其資金的作用,安徽省人民政府應當向原申報單位作專題報告,妥善處理! 但安徽省并沒有對這6000多萬元沉淀資金的用途進行說明。安徽省財政廳辦公室一姜姓副主任以“有些問題根據審計署的報告正在進行檢查,還沒有匯總”為名拒絕接受記者采訪。 眾多地區虛報損失獲取補助 國家審計署南京特派辦在霍邱縣孟集鎮姚元村抽查發現,2003年8月,姚元村共20個村民組以村民個人名義多申報蓄滯洪區319.9畝水稻補償,有4個組領回了74537元補償發放給了村民,另16個村民組的68330元被村、組干部以化名存儲、占有。 阜南縣張寨鎮王新村在蓄滯洪區實際有245.2畝耕地,在蓄滯洪補償申報過程中,王新村各生產組分別以人均0.4畝至0.8畝統計申報,全村共申報698.2畝水稻損失,虛報了453畝,獲取了補償資金20.3萬元。 在阜南縣,除了這種以集體名義虛報損失獲取補償資金的,有一些干部以個人名義虛報損失獲取補助。 曹集鎮財政所長、補償辦主任張后起虛報楊樹損失250畝,獲取國家蓄滯洪補償款99500元。 除了虛報,有的地方則通過重復申報損失的辦法獲取補償。 在阜南縣曹集鎮任郢村,共有計稅土地2209.06畝,2003年,村委會與4個村民簽訂了4份土地轉包合同書,將該村的1351畝計稅耕地轉包給他們種植楊樹。 2003年蓄洪后,任郢村申報計稅農作物水毀損失2209.01畝。同時又將1351畝的楊樹林申報水毀損失,按豆類農作物損失補償標準每畝397元標準計算,共獲取補償資金53.63萬元。 在虛報之外,有的地方采取了“堤外損失堤內補”的辦法;羟窨h將非因蓄滯洪造成的損失也列入申報補償范圍,多申領了補償資金652.37萬元,在審計署南京特派辦審計的時候,霍邱縣已上繳六安市財政186.35萬元。 安徽全面檢查補償資金發放問題 6月16日,在安徽省全省行蓄洪區運用補償資金監督檢查工作會議上,安徽省財政廳副廳長項仕安對檢查監督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要求依據國家審計署南京特派辦送達的正式審計報告中所反映的問題,全面、徹底地組織一次“回頭看”,認真核對,逐一查實。 安徽省審計廳副廳長戴克柱表示要“嚴格執法,加大對違紀違規問題的查處力度,對審計中發現的截留、擠占、挪用、公款私分補償資金的行為,要一查到底,查深查徹! 李金華任上屢揭大案 從1998年開始,李金華擔任國家審計署審計長,過去5年,在他的領導下,審計署每年都查出了多起大案要案。 ●1998年,清查糧食系統違規違紀問題,立案2268起,1302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1999年,審計三峽移民資金和移民建鎮資金,擠占挪用現象嚴重,審出重慶豐都市國土局原局長黃發祥貪污移民資金1556萬元。 ●2000年,審計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999年國債重點建設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發現挪用國債資金4.77億元。 ●2001年,審計貴州省國債資金中發現,貴州省交通廳原廳長盧萬里在國債項目招標中弄虛作假造成國家建設資金損失9800多萬元。 目前,盧萬里已受到法律嚴懲。 ●2002年,查出中國建設銀行廣州地區8家支行10億元虛假按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8.1億元資金投資股市,所獲收益去向不明。 ●2003年,查出財政部違反預算法問題、社保基金問題、國資流失問題,掀起2003“審計風暴”。中人壽被查金融違規。 ●2004年2月,查出中國工商銀行系統存在偽造虛假資料騙取貸款以及信貸損失等違規行為。查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涉嫌各類違規資金約54億元。 ●2004年6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對200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清單,揭出一批中央部委違規違紀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