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初評無礙中國最終“市場經濟地位”結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30日 07:25 21世紀經濟報道 | |||||||||
“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連續報道之五 本報記者 陳楫寶 段德峰 北京、上海報道
歐盟給中國打分:不及格 等待因充滿期盼而美麗。 然而,今年6月底,歐盟卻用“溫柔一劍”挑破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美麗的面紗。 據英國《金融時報》6月28日率先報道,歐盟將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歐盟以其自行做出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經濟仍存在過多的政府干預、法律規則無力以及公司管治不良的弊病。這樣的結論似乎令人失望。 其實,據記者獲取的信息,歐盟初評結果早在6月17日就傳到國家商務部,當天商務部立即組織以進出口公平貿易局為首包括部分專家在內的團隊研究對策。 “實際上,這份報告還是沒有結論,只是指出了需要改進的內容”,商務部一位官員稱,初評無礙最終結果,商務部將繼續申請。 據已經接觸該份初評報告的人士稱,這份英文評估報告大概15頁,報告認為“歐盟有義務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中國政府目前為止僅實現了歐盟委員會制定的5項標準中的1項”。對于這樣結論,歐盟駐華代表團新聞官靜安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歐盟正是根據中國政府所提供的資料和歐盟從其他外部渠道獲得的信息作出這一否決的,否決的依據就是初步評估。” 歐盟貿易代表拉米的新聞發言人安卡.古琪在接受本報記者越洋電話采訪時表示,“此次初評充分考慮到了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中在市場經濟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與美國提出的6條標準略有不同,歐盟則為5條,簡單說就是:(1)關于價格、成本及投入品的決定是因應市場供求而作出,國家并無重大干預;(2)企業具備經過獨立核數師核實的基本會計記錄;(3)企業的生產成本及財政狀況,并無受到以前非市場經濟體系的重大影響(例如資產貶值、償還債務);(4)企業受破產及財產法例監管;(5)根據市場匯率兌換貨幣。 今年2月,歐盟針對中國將該5項標準進行了細化,分別是:(1)政府對資源分配和企業決策的影響程度,是直接還是間接的(通過公共機構),例如政府定價的運用,或在稅收、貿易和貨幣政策上的歧視;(2)在與私有化相關的企業運作中沒有國家導致的扭曲(即舊體制的“結轉”),沒有使用非市場的貿易或補償制度(例如易貨貿易);(3)透明和非歧視的公司法,保證公司較好的內部治理采用國際會計標準,保護持股人、公司業績的真實信息,對公眾的可獲得性;(4)存在并實施一致、有效和透明的、能夠保證對產權的尊重和有效的破產制度運作的法律體系(5)存在真正獨立于政府運作,并在法律及實踐中被置于充分保障和監督之下的金融業。 在此次歐盟所做出的初評結果報告里,被歐盟認為達到標準的即為第二項。然而,遺憾的是,報告同時指出,這項要求只是“次重要的要求”(the least important.)。 最主要的障礙還在于其他四項。報告明確指出,政府對整個中國經濟影響程度過高,比如,通過歧視性的稅收政策來影響經濟;缺乏一個透明的、非歧視性的公司法,來確保和完善公司治理;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含知識產權產品的保護體系存在漏洞,保護力度不夠;尚未建立起一個獨立于政府運作的、真實的金融體系。 實際上,初評結果已經表明歐盟在目前階段對中國說“不”。 繼續申請 目前,無論在歐盟還是中國,該份報告,尚未公開。 商務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馬宇認為,這樣的初評結果早在預料之中。他認為,所謂的“市場經濟地位”,本來只是中國企業在應對反傾銷和反補貼時的一個專業問題,現在卻似乎演變成了是否承認中國改革開放成果的問題,是否承認中國已經建立了市場經濟的問題,其中的政治、外交因素明顯上升。 不過,歐盟也辯稱,初評結果只是根據純粹的技術因素。“這只是一個技術性的評估而不是一個政治性評估,所以不會影響到歐盟和中國的關系。”安卡.古琪強調說。 據悉,中國商務部正在根據歐盟初評結果進行評估,然后提出針對性意見,在適當時候繼續提出申請。“這次評估并不是對于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最終裁決。”安卡.古琪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稱,在實際操作中,一旦上述四個條件得到滿足,歐盟將盡快地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此前,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在回應溫家寶總理訪問歐盟期間,重申此項提請時表示,給予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是歐盟努力實現的目標,因為這不僅對中國有利,也有利于歐盟經濟的發展。不過,他話鋒一轉,表示“2004年6月底向中國提交初評結果,該結果將無損于最后結果的達成”。 目前,該份評估報告尚未提交歐盟理事會討論。中國駐歐盟使館一位官員對本報記者稱,如果要歐盟認定中國為市場經濟地位,在歐盟內部要經過系列法律程序。比如,如果經審議認定中國確實符合市場經濟條件,歐盟委員會將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作出一個最初的肯定判斷,然后再把這一結果提交歐盟理事會批準通過,從而使歐盟在對中國進行反傾銷調查的過程中,適用市場經濟國家的有關程序。 而按照歐盟委員會的程序,6月30日只是歐盟審議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第一階段”的時限。在這個階段里,歐盟委員會完成“技術評估”,在技術層面作一個“初步”的結論,但這一結論“并沒有上升到決策過程”,因為歐盟委員會并不能代表歐盟理事會。 目前可以預見的是,是否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今年下半年將不會有新的結論。因為根據早些時候媒體的報道,今年2月由商務部組織的代表團赴歐盟游說“入市”,歐委會貿易總司貿易救濟司司長溫納格(Wennig)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暗示中方說,由于9月1日起將開始搭建新的歐盟委員會,7月份后現任歐盟委員會就不會有重要決定,因此,建議中歐雙方加快工作,爭取上半年就推動并作出初步決定。 更重要的是,目前歐盟政治氣氛不利于繼續討論中國“入市”問題。有專家分析,歐盟委員會即將進行換屆。今年10月,現任歐盟委員會班子,包括歐委會主席普羅迪、對外貿易委員拉米,將任期屆滿。在3個月的時間里,現任歐盟委員會實際上是一個“跛腳鴨”,對許多重大問題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不可能匆匆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做出突破性決策。 歐盟的一家智庫——“歐洲亞洲研究所”的主任范.德.吉斯特博士此前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認為,新一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對中國來說非常重要。在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新主席的態度是否積極,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何時獲得歐盟承認,將起關鍵作用。他預計,“非常有可能的是,在下一位歐盟委員會主席的任期內,這一問題得到解決”。 “我個人認為,如果從技術層面而言,中國基本達標。”直接參與此次歐盟申請活動的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李曉西教授堅持認為,繼續爭取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還是很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