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信社增資“大躍進” 重壓之下無劣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9日 09:56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杜艷 實習記者 梅潔 上海報道 距離國務院啟動農村信用社的改革試點已有一年。伴隨著央行1500億元專項資金的陸續到位,這項龐大而艱巨的改革工程漸入佳境。 江西幸運地成為八個改革試點省市之一。而當地某市的區信用聯社一名臨時工王某
“信用社實行改革了,是應該高興的事情,但又有點高興不起來,因為要壯大資本金,又要入股了。而我們已沒有工資再去入股了。”王說。 記者獲悉,自從2003年8月江西被確認為農信社改革試點省份以來,就擂響了農信社增資擴股的戰鼓。 王某的股金任務 王某說,這段日子讓他深刻體會到了什么叫做“大躍進”。 今年年初,王所在的區信用聯社制訂了增資擴股計劃:到2004年末,在年初的基礎上增資600萬元,通過股權改造達到自然人股約1800萬元,法人股230萬元,股本金總額約2000萬元,預計資本充足率可以達到8%以上。 而年初這家區信用聯社的資本金情況是:資本充足率1.81%,核心資本約1000萬元。 拿著新發的招股說明書,王覺得“那些數字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根本不可能拿到票據的”。 王所說的票據,指的是央行為扶持農信社改革而下發的專項票據,發行額按農信社2002年末實際資不抵債數額的50%核定。 但要拿到央行票據,就必須先達到資本充足率的要求。根據央行擬訂的《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專項中央銀行票據操作辦法》規定,申請票據的條件是:實行鄉鎮信用社和縣(市)聯社兩級法人體制的信用社資本充足率應達到零;實行統一法人體制的資本充足率應達到2%,農村商業銀行或農村合作銀行資本充足率應達到8%。 央行強調,必須在申請中將專項票據的發行與試點省市政府改革的實施進程掛鉤,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增資擴股、提高資本充足率和降低不良貸款比例等。 而這個申請條件,在王某所在的市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到2004年年底,三家區聯社的資本充足率要達到8%。 為完成任務,王某的單位要求,每個臨時工最低入股1萬元,正式工為2萬元,中層干部3萬元,主任4萬元。雖然要求中并沒有“強制執行”的字眼,但王某說,實際上每個員工必須入的。相比之下,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入股自愿”原則卻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這還不是王某的全部股金任務。其實,在去年8月之前,擴股的任務就攤在區信用聯社員工頭上。當時下達的計劃是:臨時工每人每年要募集2萬元股金外加一定的存款任務。而這個數字在8月信用社確定為試點后被刷新:根據市里新制定的增資擴股計劃,現在每個員工每年有5萬元的股金任務加20萬元的存款任務。 這個數字若放在經濟發達地區,也許只是小菜一碟,但江西當地的經濟狀況讓王嘆言,“這個任務當然重啦”。 王說,他這樣的臨時工一個月的工資是520元,其中300元作為考核款,根據計效考核的成績按年發放,平時不能動用。考核的內容有股金任務、存款任務、掛靠信用社的存款任務及掛靠信用社的不良貸款下降任務,每項占比25%。這樣,王每個月工資拿到手的只有220元,扣除每天的交通費4元,一個月只剩120元生活費。 以這樣的個人收入要面對動輒“萬”計的入股資金,壓力可想而知。 “以貸求股”與“以存入股” 重壓之下無劣績。 王某所在的區信用聯社僅用5個月的時間就超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計劃。截至5月底,該社的股本金已超過2300萬元,資本充足率達到10%以上。而當地的另兩家區聯社,用6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資本充足率由“負”到8%的變革,每家完成增資擴股數千萬元。 “(增資計劃超額完成)最大的動力就來自于專項央行票據,只要拿到票據,以往的負擔就可以砍掉50%。”王說。 超常規任務的完成,不得不有賴超常規的手段。 除了加大職工的募股任務外,有的區聯社采用了“以貸求股”。即主要突擊法人股,對有貸款需求的企業提出,要取得貸款就先在聯社入股。這個半強制性的要求頗為見效,不少企業按照不超過貸款總額的6%入了股,即貸1萬元入股600元。 另一種招募辦法是“以存入股”。一家區聯社的員工介紹,由于增資擴股的部分主要為投資股,而這部分股金只可轉讓不可退股,因此影響了入股積極性。所以不少員工在拉股金的時候就跟企業商量,如果沒有余錢,可以先以存款入股,利息按股息計算。“萬一碰到客戶用錢,就按照事先講定的我們自己掏錢分批買下這部分股權。” 但以存入股的方式使股金的風險遽然提高。比如,遇到客戶有轉讓要求,投資股就會大量集中于員工手中,倘若員工不能及時吃下轉讓股,由此導致的股權糾紛將異常難以處理。 聯社的員工不是不知道這種做法的風險,只是異口同聲地表示,“這都是逼出來的”。無奈之一,還來自于當地城市信用社的直接競爭。 “城信社也在募股,但實際是以紅利代替存款利息,用高額回報來拉存款,每年的紅利是7.2%,扣稅后還有6%,并且這種股權可以轉讓。”上述區信用聯社的員工說,農信社投資股不允許退股,且最高股息也不過5%,所以我們只能對客戶做一定的讓步。 6月3日,一切的努力終于有了階段性勝利:該區信用聯社申請的1700萬元的專項央行票據被批準下發。 貸款入股游戲 雖然票據已經拿在手里,卻并沒有遏止增資擴股的狂潮。“兩年后票據兌付的標準更高,所以增資的工作不會暫停。”王某說。 根據央行規定,票據兌付的條件是:實行鄉鎮信用社和縣(市)聯社兩級法人體制的信用社資本充足率達到2%,實際統一法人體制的資本充足率達到4%,農村商業銀行或農村合作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到8%;按“一逾兩呆”口徑考核,不良貸款比例較20O2年12月底的降幅不低于5O%。 一家區信用聯社的員工解讀為,“主要是資本充足率,其他都是技術性指標。” 當地流傳著一位農信社員工的打油詩,其中寫道:為了改革,我們不得不入股;為了拿到政府無償送的錢,我們不得不入股;為了入股,我們不得不掏出家底;為了入股,我們頂著壓力不惜貸款;為了貸款,我們不得不承受利息的壓力…… 原本以為這只是江西省一隅之地的現象,但是當記者采訪了山東、江蘇等部分省市的農信社后發現,不擇手段拿到專項央行票據的行為并非個案。 山東省的一名農信社員工表示,為了達到央行的票據申請條件,他所在的農信社要求理事長入股10萬元,主任8萬元,副主任6萬元,科長4萬元,職員2萬元,臨時工1萬元。這些都是必須達到的硬指標,沒有錢的可以用農信社的貸款入股。 “我們一起去跟聯社簽了一個名,(員工的)貸款利息按照優惠利息只有4%多一點。聯社口頭承諾,如果股息不夠造成的(員工)貸款損失,由聯社在年底以獎金等形式補齊。”山東省這位農信社員工說。 這些做法顯然違背了農信社募集股金的基本原則。為加強入股的規范性,銀監會今年4月27日下發的《關于規范向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入股的若干意見》嚴正申明:入股應本著自愿的原則,不得以實物資產、債權、有價證券等形式作價入股,不得以金融機構貸款入股。 根據記者調查,這種硬性入股,甚至拿自家農信社貸款入股的做法在多個試點省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在硬性入股要求面前,員工幾乎沒有“說不”的余地,有的信用社甚至以“不續簽勞動合同”相威脅。 江蘇省某農信社員工說,最近社里給每人又下發了8萬資格股的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如果完不成,將不續簽勞動合同。而前不久的3月份,每個員工已經投了3萬元職工股外加上兩萬元募股任務,這沉甸甸的5萬元換來的只是一張收據而已。 山東省一位農信社員工說,“我們已經揣摩透了,要在農信社干,只有兩條,要么家里很有錢,要么你的朋友有錢。” 當然,情況并不是那么糟糕。在某些利潤比較好的農信社,入股成為了員工的一種福利,有的社甚至職工持股遠遠超出了25%的限制,達到了40%。 據銀監會的統計,截至今年3月末,全國農信社實收資本已達720億元,比年初增加了88億元。其中,實收資本增加較多的省是山東27億元、吉林22億元、江蘇13億元、江西9億元、浙江7億元。這五省農信社的實收資本增加額占全國實收資本增加額的98.7%。 是什么創造了這樣高的增長速度?也許透過基層員工,對真實情況可以有所了解。 從各地媒體的報道中了解,部分試點省市農信社改革的專項票據已經發放。如江西11.3億元、煙臺5.5億元、重慶18.6億元等已發放到部分信用社手里。 央行對這部分專項票據的效用報有很高期待。2003年8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周小川在國務院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會議上表示,在目前貨幣政策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國家仍然決定拿出巨額資金支持試點地區農信社的改革,希望能真正達到“花錢買機制”的效果。 花了錢是否能買來機制?改革未止,無人敢下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國家如此堅決執行的農信社改革,沒有更多的機會可以重來。 專項央行票據的申請與兌付條件 申請條件 ●實行鄉鎮信用社和縣(市)聯社兩級法人體制的信用社資本充足率應達到零; ●實行統一法人體制的信用社資本充足率應達到2%; ●農村商業銀行或農村合作銀行資本充足率應達到8%。 備注:票據發行與試點省市政府改革的實施進程掛鉤,包括以縣(市)為單位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增資擴股、提高資本充足率和降低不良貸款比例。 兌付條件 ●實行鄉鎮信用社和縣(市)聯社兩級法人體制的信用社資本充足率達到2% ●實際統一法人體制的信用社資本充足率達到4%; ●農村商業銀行或農村合作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到8%。 備注:試點農信社按″一逾兩呆″口徑考核,不良貸款比例較2002年12末的降幅不低于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