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向宏觀調控目標靠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6日 07:25 新華網 劉東凱 | ||||||||||
新華網北京6月15日電 (記者 劉東凱) 盡管5月份中國經濟的主要指標出現了減速跡象,但中國政府并不急于斷言經濟走勢已出現拐點,而是采取“鞏固成果,防止反復”的宏觀調控措施,力爭使經濟回到平穩、較快增長的軌道上。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5月份,導致經濟過熱擔憂的根本因素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了增速明顯回落的跡象,同比增幅從4月份的34.7%迅速降至18.3%,回落了16.4個百
此間觀察人士認為,中國政府對經濟形勢的清醒認識以及采取相應舉措時的審慎態度,是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前提。盡管經濟學界對中國經濟是否整體過熱的問題頗多爭論,但中國政府從去年年中就已開始行動,采取“點剎車”的宏觀調控措施,從信貸和土地供應等方面,對一些特定的投資過熱行業采取了緊縮政策。事實證明這些措施是有效的。 統計顯示,1至5月,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中的鋼鐵、水泥和鋁的投資分別增長76.6%、55.3%和38%,明顯低于去年全年96.2%、113.4%和86.6%的增長速度。房地產開發投資也呈加速回落態勢。 實際上,中國經濟目前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與上個世紀90年代出現過熱時完全不一樣,而中國政府在選擇宏觀調控措施及其時機和力度等方面也與以往有很大不同。這一點在貨幣政策上體現得尤為充分。到目前為止,中國人民銀行采取了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對某些過熱行業貸款門檻等微調措施,而沒有選擇提高利率等劇烈的調控手段。這樣做,一方面是看準某些過熱行業主要依靠國內貸款擴張而對癥下藥,另一方面是避免加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以及由此引起的海外游資涌入和通貨膨脹風險。 中國政府在運用經濟、法律手段進行宏觀調控的同時,還輔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讓地方官員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并要求地方全面、正確、積極地理解和貫徹中央關于宏觀調控的決策和部署。 摩根斯坦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說,從中國應對以往的經濟過熱、亞洲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表現來看,中國經濟最終會實現“軟著陸”。 中國政府十分清楚,目前經濟發展中的許多問題歸根結底是結構、體制和增長方式的問題。今年1至5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4.8%,但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增長12.5%,而且農村與城市消費增長速度的差距呈逐月擴大趨勢,到5月份已經相差近1倍。由此可見,城鄉差距、收入差距以及由此產生的消費與投資比例失衡,是導致當前中國經濟周期性調整的根本原因。這些問題如何解決,直接關系到未來中國經濟的總體走勢,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的取向。 中國政府已經明確提出要把宏觀調控的著力點放在深化改革、調整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可以預見,初步建立的市場經濟體系將使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更具彈性,在“果斷有力、適時適度、區別對待、注重實效”的原則指導下,“鞏固成果,防止反復,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宏觀調控目標完全可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