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茅于軾 > 正文
 
從糧食安全到石油安全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1日 11:37 中評網

  天則經濟研究所 茅于軾

  近來參加的幾次會都直接間接地談到糧食安全問題.最近在討論煤的潔凈利用時更把能源的獨立自主和石油安全看成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糧食安全,石油安全等等,是中央政府和廣大百姓都應該關心的事.

NEC百萬象素手機1元拍 第39屆世界廣告大會
2004環球小姐總決賽 新浪招商引資征代理商

  我曾經問過參加會議的同志,你們每個人有過糧食安全問題嗎?大家都說沒有.我又問,你們是不是有一塊保留地用來種糧食,以防萬一呢?大家都說沒有.我再問,你們家里有沒有一口大米缸,存放應急儲備糧?大家仍然說沒有.既然如此你們的糧食安全靠什么保證的呢?大家說只要超級市場開門,糧食隨時隨地都可以買到,沒有什么糧食安全問題可擔憂的.

  這樣的回答雖然極其簡單,沒有任何高深的學問,但是把當今經濟生活的根本特點說得一清二楚.事實就是這樣,我們非常地依靠市場,它變得須臾離開不得.如果市場不再存在,正常生活立刻全被打亂,豈但是糧食要出問題,水電交通,醫療教育,通訊娛樂,統統都要停頓下來.三年災荒就是沒有糧食市場,中國餓死了大約三千萬人.三年災荒的頭一年我國出口了四百多萬噸糧食,這些糧食足夠兩千多萬人吃一年.糧食從特別稀缺的地方流到了不稀缺的地方去,完全違背市場規律.當市場存在的時候,糧食稀缺,糧價就會上升,外地的糧食很快就會流入,人就不會餓死.因為沒有糧食市場而餓死人的事現在還在我們的鄰國發生著.如果我們不注意保護糧食市場,以為只要鼓勵農民多種糧就能有飯吃是極其錯誤的.人們為市場而生產,或者說為利潤而生產,大家就不會挨餓;為了吃飽飯而生產,反而可能挨餓.這就是市場奇妙之處.

  沒有市場意味著自給自足,社會沒有分工,其結果必定是災難性的.我們太習慣于市場和分工,對他的功能大大地低估了.確實,計劃經濟可說沒有市場,但是有分工.它比完全沒有分工稍微強一點.問題在于這種分工不可能發揮比較優勢,很有可能是發揮了比較劣勢.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外貿大部分都賠錢就是證明,不該出口的卻拿去出口,不該進口的卻拿來進口,結果當然要賠錢.沒有了自由交換形成的價格,一起交換都陷入了盲目性.

  個人的糧食安全依靠市場,國家的糧食安全同樣依靠市場.這沒有什么本質的不同.世界市場上從來沒有缺過糧,倒是總是生產過剩,為賣不出去發愁.因為過剩,過去半個世紀雖然人口增加一倍半,人均消耗增加17%,種糧食的人減了大概三分之二,而糧食價格卻降低了一半.中國的情況也如此,一點也不例外.展望未來,因為有了基因工程,農業增產的前景非常樂觀,糧食不足的問題完全不是一個現實問題.當然,如果發生核戰爭造成核冬天,或者哪個小行星撞上地球,糧食當然會減產,但是那時候就不僅僅是糧食問題,人類的根本生存條件出了毛病,誰也救不了人類.

  我國生產生活等所消耗的能源一直有四分之三左右來自煤炭.正好我國有極豐富的煤炭資源.但是近年來由于我國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優質能源的消費上升很快,石油,天然氣等消費量大增,煤炭所占的比例已經降低到65%,今后優質能源的消費肯定還要繼續增加.我國生產的石油多年來穩定在1.6億噸上下,而消費量已經超過2.3億噸,不足的部分完全靠進口,現在還以每年增加進口一千萬噸的速度上升.這一形勢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擔憂,萬一外國的供應中斷將產生重大的國計民生問題.所以提出發展煤炭的液化氣化,以策安全.

  是否存在石油安全的問題,可以歸結為石油市場是否有可能解體.如果石油市場解體,一切石油進口國都會碰到大麻煩.那就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了.有一些國家或地區,石油完全靠進口,像日本,意大利,瑞士,瑞典,土耳其,德國,新西蘭,還有非洲的贊比亞,津巴布韋,博茨瓦納等幾十個國家.他們將遭遇的困難比中國更大,因為我們多少還有一半以上的油是自己生產的;而他們幾乎全得靠進口.所以石油市場的解體對世界上相當大一部分國家和百姓來講是絕對不能接受的.非但如此,石油出口國同樣經受不起石油貿易的停止,其實他們對于石油貿易的依賴更甚于石油進口國.這些國家除了石油業之外其他行業都極其薄弱.因為有巨大的石油外匯可供使用,他們都大量進口從糧食到衣服,從機械配件到醫藥用品.石油出口的停止意味著這些須臾離開不得的商品統統都要停止供應,這樣造成的后果無疑是可怕的.以上的分析說明,不論是誰都不希望石油貿易中斷.萬一發生這樣的事,對于全世界將是災難性的.其實,不僅僅是石油如此,我們生活所依賴的千百萬種商品全都依靠市場的正常運作.如果市場停止工作,每個人都好像漂流到了荒島,重新遇到魯賓?曾經碰到過的一切困難.我們已經太習慣于市場提供的好處,以至于忘記了它的偉大貢獻.

  雖然誰都不愿意石油市場的崩潰,但是意外的事總是可能的.一些石油輸出國內部政治很不穩定,一旦發生政治動亂,生產很可能會停頓.恐怖分子可能故意破壞,各種天災也有可能降臨.所以短期的供應中斷是有可能發生的.正因如此,除了極力保護石油市場之外,還有戰略儲備的必要.美國,日本等國家都有可供兩三個月的戰略儲備.專家們認為不論什么原因造成的短期供應中斷,在各國百姓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兩三個月之內市場一定可以恢復.所以更長時間的儲備是不必要的.

  雖然說市場被永遠破壞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但是有沒有可能對中國實施禁運呢?這種可能性不能說完全沒有,這要看中國會不會做出天下所不容的事來,像拉登那樣,與全世界人民為敵.這在毛澤東時代都沒有發生,雖說要解放全世界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無產階級兄弟,但也只是說說而已.再說如果中國人和中國政府真的干出那樣的事來,比如出兵攻打臺灣,出問題的就不光是石油了,我們就要倒大霉了,就算有了石油麻煩也難免了.

  在世界石油市場存在的條件下,我們要不要利用它?我們可以自力更生自己發展替代能源,也可以進口石油利用外國的石油資源.這要看哪個方案成本更低.如果替代能源的成本低,當然應該使用替代能源,但是如果進口石油的成本更低,就應該用進口石油.這完全是一個經濟問題,沒有必要強調自力更生.我們不少經濟學家說,六七十年代石油只有三塊美元一桶,可是我們忙于文化大革命,錯過了石油低價這班車.現在石油價格上漲到了25美元左右一桶,這班車還要不要搭?如果它仍然比自己生產的替代品成本低,我們是不是應該用自己的高價能源,把石油資源讓給別的國家去用,為全世界人民作貢獻呢?答案是很清楚的.

  總結以上的討論可以得出結論,短期的能源供應中斷是可能的,因此應該有所準備.但是就長期的,比如說,從半年以上到十年,十五年的期限而言,完全沒有自力更生的必要,應該充分利用國際石油資源.只有當我們能夠發展出價廉物美的替代品時,我們自然不再依靠進口石油,反而可能出口這種替代能源.至于更長遠的石油供應,則有資源枯竭的必然趨勢,應該作出相應的技術準備.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國工人在阿富汗遭襲
胡錦濤出訪歐亞四國
雅典奧運圣火全球傳遞
美國前總統里根病逝
八國首腦會議
紀念諾曼底登陸60周年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赴美
《后天》 孫燕姿巡演
2004歐錦賽 NBA總決賽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