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經貿:曲曲折折尋突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1日 10:51 經濟日報 | ||||||||||
“沒想到俄方企業的報名如此踴躍,我們還得想辦法努力擴大招待能力。”離首屆中俄經貿高層論壇開幕只有幾天的時間,籌備工作小組組長、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姜國文有些著急了。 論壇原來主要邀請的是中俄政界高層人士和經濟官員、重要的經濟團體負責人以及有關科研機構的學者專家,但是反應靈敏的俄羅斯商人意識到了論壇的“含金量”,紛紛要
相對來說,國內企業的反應有些平淡。據悉,論壇委托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向全國20多家大型企業發出了邀請函,回音寥寥。倒是江浙一帶的不少民營企業聽到消息,不斷致電組委會詢問論壇情況。 這幾年,中俄經貿頗有進展,2003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57.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但只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8512億美元的1.8%,占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額1920億美元的8.2%。這與兩個大國的國際地位顯然極不相稱。 1996年,中俄兩國領導人曾提出到2000年使兩國貿易額達到200億美元的目標,但是8年的時間過去了,離既定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以此來衡量中俄雙邊貿易的現狀,只能說是有發展,但無突破,好似進入早春二月時節,正是乍暖還寒時候。 促進發展,尋求突破,在更高層次上推動中俄貿易,這也是首屆中俄經貿高層論壇的一項主要任務。 一張87萬美元 采購單背后的商機 來自伊爾庫茨克的俄羅斯商人葉夫根尼·康斯坦丁諾維奇,剛從深圳和香港采購回來。他手里有一張采購單,上面列著:毛料、絲綢、華達呢布、化妝品、衛生用品、食品冷凍機、暖氣片、暖氣管、小型拖拉機、日光燈啟動器、生產錄音帶的壓層機、數字電流計量器、服裝。總價值87萬美元。 這張普通的采購單,反映出來兩個信息:一是中國市場上供給量極大的日用消費品在俄羅斯市場上頗有需求;二是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商人對中國市場有了更廣泛和深入的了解,他們的交易不再局限于邊境地區,轉而南下尋求價格更廉、品種更多的市場。 自古以來,商人就是國際交往的探路先鋒,這在近幾年的中俄經貿關系中反映的更為明顯。兩國市場經濟的平穩發展,對雙邊貿易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畢竟,中俄兩國在商品、技術、勞動力、資源、產業結構諸方面都有很大的互補性,貿易能增加兩國福利,使兩國居民受益。 俄羅斯的重工業、軍事工業比較發達,但輕工業、農業相對落后,日用品、食品、蔬菜、肉制品的自給率在48%以下,這是前蘇聯“重工輕農”產業政策的惡果。俄羅斯短缺商品正是中國生產的長項,如電子產品,在這方面中俄之間的互補性十分明顯。俄羅斯國內的家電市場被進口品壟斷,價格很高,許多消費者無力購買,因此,俄羅斯缺乏適合于普通消費者的食品、服裝、家用電器,而這為發揮中國的優勢、開展中俄合作提供了機遇。 莫斯科有家很有名氣的空調經銷企業北方帝國公司,擁有遍布整個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的銷售網絡。幾年前,他們帶著現金直接到海爾集團實地考察,嘗試購買了300臺空調,并第一次把中國空調帶到了莫斯科國際空調設備展覽會上。沒想到引起了轟動,在一天時間里,300臺空調銷售一空。 到俄國去?那里的市場有多大呢? 且以莫斯科為例,俄國總人口為1.39億,莫斯科人口為900萬,略少于北京市,但莫斯科的商品零售額至少是北京的兩倍,莫斯科市場中70%的食品,80%的日用品均來自國外。莫斯科人均月收入為180美元,還不算灰色收入和存款,而且莫斯科的社會保障能力很強,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9.8平方米。他們沒有后顧之憂,愿意消費。對于中國這個日用消費品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來說,這個市場何其誘人! 而且中國是個資源消費大國,木材、化肥、廢銅等資源緊缺,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而俄羅斯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蘊藏豐富,例如:石油、木材、天然氣、礦產等,以自然資源為重要生產原材料的工業相對發達,在俄羅斯國內市場上,資源產品供過于求。俄羅斯出口的資源性產品正好能夠緩解中國資源緊缺的瓶頸。 跑到中俄邊界 學俄語的浙江商人 2003年,浙江省派出調研組到黑龍江,考察有關“兩江聯手”的區域合作事宜。在邊境城市綏芬河和東寧看到的景象,令帶隊的省政府領導大為吃驚:在這里,到處都是來自溫州、寧波、臺州的商人。 一向以商業觸覺靈敏而著名的“浙商”,早就跑到中俄邊界來“淘金”了。他們在這里學著說俄語,雖然有些蹩腳,但并不妨礙他們做生意。在與俄羅斯商人的交談中,充滿了數量詞、“很好”、“不行”以及各種各樣奇特的手勢。 兩個月前,浙江和黑龍江兩省政府,商議擬出了聯手開拓俄羅斯市場的初步方案。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浙江制造業,素來以“小產品、大市場”著稱,其量大、優質、價廉的日用小商品和輕工產品,對重工業發達而輕工業薄弱的俄羅斯而言,具有極強的市場針對性。而黑龍江與俄羅斯有3000多公里的邊境線,有25個邊境口岸和3個邊境互市貿易區,輻射俄羅斯遠東地區,具有十分突出的地緣優勢。結合雙方優勢,兩省政府在雙邊貿易、出口加工、資源開發、科技合作等領域提出了共同開拓俄羅斯市場的重點。 明智的浙江人看好俄羅斯市場,不僅僅是因為俄羅斯目前已成為浙江的第二大出口市場,更是看好中俄貿易的發展道路或許會有曲折,但前景是光明的。 中俄邊貿的悄然復蘇,與穩定的政治保證有著重要關系。2001年7月16 日,中俄兩國元首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將兩國“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確定下來,從而使兩國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該《條約》的第十六條指出“締約雙方將在互利的基礎上開展經貿、軍技、科技、能源、運輸、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術及其他雙方共同感興趣領域的合作,促進兩國邊境和地方間經貿合作的發展,并根據本國法律為此創造必要的良好條件”,就此,兩國經貿合作亦成為未來20年雙邊戰略合作的重要領域,并成為“中俄平等信任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物質基礎”。《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兩國經貿合作的發展提供了政治外交上的體制保障。 2002年12月初,普京總統訪華期間,兩國首腦聯合發表的《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將力爭在雙邊經貿關系整體發展和質量提高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由于中國已經成為了世貿組織成員,而俄羅斯也將加入世貿組織作為其近期對外經濟活動的主要目標,因而在《聯合聲明》中雙方提出,要按照國際規范完善雙方的貿易秩序和服務貿易體系的思想,從而確立了雙邊經貿合作的新原則。 根據樂觀的預測,在未來5年—8 年,中俄兩國經濟都將進入一個較快的增長時期,彼此間在經濟上的需求將會逐漸增強,經濟上的互補性和依賴性也將更加充分地顯現出來,再加之獨特的地緣優勢,為兩國經貿合作的發展開辟了良好前景。 從俄羅斯方面看,普京就任總統以來,國內政局趨于穩定,為經濟穩步恢復和增長創造了重要政治條件。2001年3月22 日,俄聯邦政府通過了《俄聯邦社會經濟長期發展基本方向》,其中說,隨著GDP 的增長,俄國內的生產和消費需求也將逐步擴大,進口亦將不斷增加。這無疑為中俄兩國間的貿易,尤其是中方擴大出口創造了有利條件。與此同時,在俄羅斯經濟不斷增長的帶動下,其國內的生產能力也將隨之提高,一些大型設備和制成品的產量會逐步增加,擴大出口將成為俄主要的外貿政策。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必然成為俄主要的出口市場之一。 從中國方面看,要實現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必須著重解決一系列問題,如能源問題、裝備工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問題。這其中有不少與發展中俄經貿合作密切相關。由于中俄之間獨特的地緣優勢,以及俄羅斯在資源以及應用技術和尖端技術上的優勢,開展中俄合作對我國實現“十五”規劃目標將發揮積極作用。 中俄經貿奏響了新的進行曲。這一曲,勢必比從前更加高亢嘹亮,更加引人入勝。 用什么架起 “走出去”的橋梁 需要看到的是,在目前的中俄貿易中,結構單一化很嚴重,以初級產品為主,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所占比重不高,雙方還缺少大規模投資合作項目。中俄經貿關系的發展水平同中俄兩國所擁有的潛力極不相稱,與兩國政治關系的發展水平也不協調。充分認識當前中俄貿易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提升雙邊貿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影響中俄正常貿易的因素很復雜。 比如,經營環境。俄羅斯近年來通貨膨脹率不斷下降,但仍高于一般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商業銀行貸款利率長期偏高而且不太穩定。同時,由于俄羅斯中央銀行發行的短期國債由政府擔保而且收益率很高,使得金融機構寧愿經營短期債券,也不愿把資金貸給企業用作生產性投資。企業流動資金缺乏,相互拖欠的“三角債”也就越積越多。放開物價后,鐵路運價上漲,電價也一再上調。再加上俄經貿法律法規不健全。法律不完善、政策隨意性強、缺乏透明度、經營風險高,已成為外來企業在俄投資和經營中最頭疼的難題。 還有不可忽視的社會心理環境。黑龍江省商務廳的喬光漢對記者說,他在俄國考察期間,看到一個俄羅斯老太太站在鐵軌旁邊失聲痛哭。一輛滿載木材的火車剛剛開過,老太太指著遠方說,“那是俄羅斯的東西,俄羅斯的好東西都被賣掉了。” 據俄國遠東經濟學家米納基爾先生透露,俄遠東有約45%的被調查者認為,把外國企業家吸引到俄羅斯,會使資源外流,導致經濟下滑更為嚴重。雖然社會心理因素對投資環境并沒有直接影響,但它對制訂或執行政策的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遠東地區鼓勵吸引外資的措施力度始終不夠,一些明文規定的對外資企業減免稅及其他優惠政策往往不能落實。這與當地俄羅斯人的種種疑懼和戒備心理的潛在影響不無關系。 也有中方的一些問題。在莫斯科街頭,很難發現中國大型國有企業的廣告,中國企業大多缺乏對俄羅斯市場的調查研究和評估,缺乏對俄投資的長遠戰略目光,對俄羅斯的國情也了解不夠。更重要的是,曾經盛極一時的“倒爺經濟”敗壞了中國商品的聲譽。上世紀90年代初,眾多小販子的“倒包貿易”,倒過去了開線的運動衣、塞雞毛的羽絨服、穿一周就露腳趾頭的旅游鞋,使中國貨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成了劣質產品的代名詞。一直到現在,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中國貨只能在集市上靠低廉的價格參與競爭。目前,在西方優質商品大量擁入俄羅斯的情況下,中國商品要想在俄國消費者中重新找回信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開始重新認識中國。 一位俄羅斯經濟學家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俄羅斯的繁榮有賴西伯利亞,西伯利亞的繁榮有賴中國。”具有遠見卓識的一些國家領導人更是認為,俄羅斯的繁榮及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發展是實現整個歐亞大陸和平與穩定的保障,是亞太地區共同發展的關鍵所在。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加強與中國的政治經濟合作。 加強溝通,互相理解,才能放大這些清醒聲音的音量。 黑龍江省的一個課題組經過調研后認為,必須積極利用新聞媒體以及其他各種渠道,如政府有關部門、企業、學術機構、民間團體的互訪、考察,舉行雙邊和多邊的政策說明會、研討會,加深與周邊國家的相互了解。 只有了解才能增進信任,只有信任才能消除不應有的疑慮和戒心,從而掃清各方進一步加強合作的障礙。 這也可以從側面解釋首屆中俄經貿高層論壇為何會備受關注吧。 立足“雙贏” 開創中俄經貿新局面 俄羅斯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但同時也是一個正在規范之中的市場,因而在開拓這一市場過程中需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才能有所作為。泛泛地談論中俄貿易重要性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需要雙方進行務實的合作,才可能將中俄貿易帶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這十幾年來,中俄在政治、外交方面確立了平等的合作關系,但在經貿合作領域中,則進展不大。縱觀世界上任何國家之間,尤其大國之間的合作,都是相互博弈、彼此妥協的結果。雙方只有在互有得失的情況下才容易達成合作協議,如果單純強調某方的利益,合作就難以成功。中俄經貿要發展,必須遵循互利雙贏的原則,力求找到更多的利益交匯點。 有專家指出,在宏觀層面上,國家應制定中俄經貿合作發展戰略和分行業的投資發展規劃,重點在能源和高科技領域的合作項目上。從中俄經貿合作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加強相互投資,尤其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是今后拉動中俄貿易快速增長的“火車頭”,也是對俄產生吸引力、加強兩國經濟紐帶的最重要條件。 專家提醒,在中俄經貿合作的各個領域,應加強中方各主管部門之間的合作與協調,提高辦事效率。特別是在林業采伐領域、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領域、國際鐵路聯運體系改革的問題上。同時政府決策部門應加強決策前的調查和研究,建立官、產、研相結合的現代決策機制,減少決策中的盲目性,以使兩國政府間的協調機制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在眾所關心的資源領域合作,必須看到俄羅斯在中國開展資源領域的合作亦有其戰略。中國只是其開拓國際能源市場戰略中的一步棋。出于對自身經濟安全的考慮,在大型資源合作項目上俄將選擇不同的合作伙伴。因此在能源合作項目上,應首先找到雙方利益的結合點,然后在此基礎上制定發展規劃,再一步一步落實,才能取得實效。 在我們的貿易優勢領域,如日用消費品的出口,關鍵在于重建信用。如今的俄羅斯,假冒偽劣已沒有了市場和利潤,即便是在批發市場,商品質量也提高了好幾個檔次,中國企業要進入這個市場一定要做很好的市場調查,要有信心,有投入,有長遠打算。一流的產品不能用二流的包裝,更不能只賣三流的價格。 從目前看,中國傳統的絲綢、地毯、中草藥已有很好的銷路,而白色家電、家具、建材、燈具、時裝等也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德國、意大利、芬蘭、土耳其、日本、韓國已紛紛加速搶灘俄羅斯市場,作為近鄰的中國更不能忽視。一位中國駐俄使館官員說:“要真正贏得俄羅斯消費者的信任,樹立我們商品的形象,改變一部分俄羅斯人對中國商品只是低檔次的觀念的看法,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要更多的商業企業、國內的貿易單位來共同努力,只要俄羅斯的消費者親身體驗到產品是可靠的,是優質的,價錢是合理的,他們就會購買,會認可。” 看到了機會,更要看到危機。對于中國企業來說,當前的首要任務不是面對歐美日韓等國的競爭,而是應當適應貿易秩序規范化的要求,加快經營體制創新,提高營銷水平,樹立法制觀念,進行合法經營。一定要吸取歷史教訓,防止重蹈覆轍。 在未來的5年-8年,中俄兩國在經濟上的需求量、互補性和依賴性將逐漸增強,兩國經貿合作有著廣闊前景。 本報記者 齊東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