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悄然變革 縣域擴權大范圍試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8日 07:40 中國青年報 | ||||||||||
相關專題:行政區劃改革激活 記者 董碧水 本報杭州6月7日電 浙江能放都放 強縣發展迅猛
6月1日,為500噸聚酯切片的加工貿易業務,沈強來到浙江省紹興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外經貿窗口的工作人員看過材料,很快便為他辦妥了手續。 沈強是紹興縣一家紡織品公司的負責人,他辦理的項目屬于“特殊商品的加工貿易審批”,此前這一審批手續必須到省經貿委才能辦理。“那時要往市里跑,報省里批,手續經過的部門也多。部門領導總是很忙,不是出差就是下基層檢查工作去了。”沈強說。 從以前要等十天半月到今天的當場辦理,這得益于浙江省于2002年8月推出的一項新政策。 擴權對經濟強縣是“真金白銀” 這一年8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一舉打破以往上級向下級“放權”采取的逐級讓權的傳統做法,省級政府行政部門繞開市級政府行政部門直接“放權”。全省共有17個經濟強縣(市)同時受到“擴權”的惠澤。 “擴權”的范圍包括12大類、313項具體的審批權限,幾乎囊括了省市兩級政府經濟管理權限的所有方面,涉及計劃、經貿、外經貿、國土資源、交通、建設等10多個政府部門。 這份浙江省委辦公廳下發的浙委辦[2002]40號文件,用4個字表述了擴權的總體原則:“能放都放”。即除國家法律、法規有明文規定的外,須經市審批或由市管理的,由擴權縣(市)自行審批、管理;須經市審核、報省審批的,由擴權縣直接報省審批,報市備案。 同時規定,對國務院有關部委辦文件規定的,須經市審核、審批的事項,原則上也要放,具體操作中可以采取兩種形式:一是采取省、市政府委托、授權、機構延伸、個案處理的辦法,二是積極爭取中央有關部委辦授權或同意。“盡管文件語言是枯燥的,但對于經濟強縣,這些話的意義卻是實質性的,字字都是‘真金白銀’。”紹興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嚴百興說,幾乎是一夜之間,縣里在經濟管理權限上幾乎和行政上級地級市“平起平坐”了。 這一行動被稱為“強縣擴權”。 減少審批環節讓強縣快步走 擴權后的直接效應是:減少了環節,簡化了手續,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率。 一位縣領導告訴記者,就土地審批來說,擴權以前縣級政府只能批兩公頃以下的土地,現在5公頃以下的也能自己批了。僅在擴權文件后的10天時間里,該縣就為6家等得著急的企業辦理了供地手續。而擴權前,一個面積兩到5公頃的建設用地項目審批,報到市里去最快也要一個星期,慢的要兩個月。 “從項目報上去的那一天起,用地單位就不斷催。我們夾在中間很被動,只好一方面和市里不厭其煩地電話聯絡,另一方面對用地單位反復解釋,直到土地批下來為止。”縣土地管理部門的一位同志說,由于審批時間太久,建設工期耽誤不起,一些企業便只好把建設項目拆分成一期、二期工程,分幾次在縣里報批。 “縣里很多政府部門都碰到了這種現象,但考慮到企業的難處,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樣一來,審批窗口的工作量自然增大了,許多不規范的審批也由此產生。 紹興縣發展計劃委員會吳強的感受是,擴權之后,工作總體上比過去更輕松也更規范了。 當然,真正享受到擴權好處的還是企業。長期和企業打交道的吳強說,減少審批環節和縮短審批時間,企業生產經營不受影響,其得到的好處“完全可以用金錢和效益來計算。” “其實,很多審批環節毫無意義。”沈強說,其中的費用不說,我們公司曾有好幾筆出口業務因此被耽誤,“損失了找誰賠都不知道”。 浙江省政府的一位同志認為,現在計劃經濟的殘留主要在行政領域,審批制度里面太多的東西已經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了。“如果嚴格按照原來的審批制度,都管死了,下面沒法發展。如規定3000萬元以上的技改投資項目,要報省級部門審批,但下面這樣的項目太多了,根本就批不過來。有的項目要蓋100多個章,跑了兩年下來,項目已經沒有意義了。” 由繁化簡,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工業處處長朱衛江認為,擴權放權,其實質是減少審批環節,降低“過程成本”,“讓經濟發展得快的縣,給它快步走的條件”。 行政體制接近“省管縣” 事實上,近10年來,浙江省一直推行擴大部分縣市經濟管理權限的實踐。朱衛江說,最值得注意的是繞開市級政府行政部門直接“放權”后市級政府的態度。 據了解,在此次擴權中受到影響最大的是嘉興,全市5個縣中海寧、嘉善、平湖、桐鄉均為擴權縣,僅海鹽未能進入,但嘉興市政府自動對海鹽全面放權。寧波和杭州索性讓未進入擴權縣名單的其他縣區全部享受“擴權縣”的待遇,就連經濟欠發達的衢州、麗水也參照省里的擴權政策,宣布給部分縣區放權。 “改革的目的不僅是去除經濟發展中的制度弊端,而且也是節約行政成本的過程。”嘉興市的領導說。 據了解,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在主持制定“擴權”政策時,根據調研情況曾提出這樣一種方案:經濟強縣直接劃歸省里管轄,形成“直轄縣”,但考慮到這么提,有關部門肯定批不下來,所以換了相對讓人能接受的現有方案,“低調處理”。 “當時我們期望的最好結果是,兩種方案同時執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同時,對行政管理體制創新作一些探索,但擔心這樣會讓擴權改革變得更復雜。”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同志解釋說。 目前,浙江名義上實行的是市領導縣的體制,但除寧波市外,浙江一直實行“省管縣”的財政體制,縣財政直接歸省財政管轄。同時,縣里主要領導均由省里直接任命。在財權和人事權方面實際上接近于“省管縣”行政體制。 朱衛江認為,“強縣擴權”有效地推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這是浙江經濟發展的一條“真經”。 紹興縣2002年成為17個“強縣擴權”縣之一,2003年GDP達到272億元,增長15%,財政收入增長了28.2%,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更是增長了49.8%。 據介紹,1991年全國百強縣排行榜初次排定,浙江入圍縣(市)是12個,到2002年全國百強縣(市)名單,浙江26個縣(市)榜上有名,連續3年百強縣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浙江縣域經濟獨占鰲頭,固然離不開浙江人的勤勞、務實、創新,但應當說也與強縣擴權息息相關。 中編辦:尚未考慮對省直管縣統一規劃 本報北京6月7日電 (記者 崔麗) 記者日前就河南、浙江等地進行的“縣域擴權”改革采訪中央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時,該機構值班室有關人員稱,目前中編辦尚未考慮就省直管縣進行全國統一規劃,各省市進行的“縣域擴權”改革,只要是在憲法、法律允許范圍內即可行。 這位人士認為,目前在河南、浙江等地進行的縣域擴權多是進行某一局部的改革,如在財政體制、行政審批等方面,并不涉及省、縣體制的整體布局變化。 對中編辦的態度,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說,這等于發出了一個信號:省直管縣改革不能“一哄而上”。 “中國地域廣大,地方政府應探索自主權行使的不同模式。”毛壽龍說,“如果強調出臺全國統一的政策,肯定會出問題,省直管縣在有的地方可能會‘水土不服’。” “擴”了的權落不了地 湖北強縣擴權遭遇“腸梗阻” 記者 從玉華 本報武漢6月7日電 去年6月起,湖北省對大冶、漢川、宜都、京山、恩施等20個縣市實行“擴權”,將以前市州一級掌握的大部分經濟管理權限和社會管理權限下放,其格局接近“省管縣”。 一年過去了,縣市的權力半徑擴大了多少?審批權是否能落實?財政改由省直管,縣市進賬是否多了,財政總盤子是否大了? 湖北西部參加“擴權”的一位縣級市市長,對記者的提問感到很為難,他說:“這涉及好幾級政府,不好說,不好說!” 他表示:說起來是縣域權力大了,審批權多了,縣官更香了。其實,“這次改革把我們推向了更尷尬的境地”。 按說,省政府表示“能放則放”,放權決心很大:涉及20多個政府部門,包括計劃、商務、國土、交通、建設、稅務等,幾乎涵蓋了經濟管理權限的所有領域。“擴權”事項多達239項,省委、省政府的擴權文件長達18頁。但,“坦率地說,省委省政府的想法很好,但我認為此次強縣擴權并不成功。”這位市長說。 他舉例,按照文件,除國家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以外,目前經地級市(州)審批或管理的,改由“擴權”縣市自行審批、管理;須經市州審核,報省審批的,改由“擴權”縣市直接報省審批或審核,報市州備案。他們把相關報告給了省相關部門,可很多至今沒受理。以前沒權,還知道給人指路,現在擴了權,權是虛的。 “根本問題是監督落實不夠。18頁的文件早下了,但省和市州各部門的相關文件很多至今沒下,沒有具體實施方案,縣市的很多權就不是‘擴’,而是‘懸’,不能‘落地’。說白了,上下級政策工作沒銜接好,所以出現了‘縣市局可以批的項目,也報市州局批’這樣見怪不怪的事。中間環節一點沒少,甚至工作成本更高。” “再說財政。既然是省直管縣,就應該嚴格劃分哪級企業應該在哪兒納稅。可現在呢,縣市企業納的稅還要交給地市,跟過去有什么區別?為什么文件中不把這些操作層面的東西界定下來?”這位縣級市市長問。 另悉,漢川市3月30日公布了有關部門調查:在239項“擴權”事項中,落實較好的有87項,占36%,如3000萬美元以下的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等;未能落實的99項,占41.6%,如1000萬元以下的技改項目等;缺乏可操作性的27項,占11.5%,如利用外國貸款項目等。 今年4月1日,大冶市政府向湖北省委省政府遞交一份報告說,大冶真正落實的擴權事項僅106項,72項未能落實,49項則尚未啟動或沒實際意義,另有11項操作性不強。在落實擴權政策時,大冶遭遇“腸梗阻”現象,包括以下3方面: 一是省對口部門還沒有制訂出具體的落實方案。如外經貿、藥監等部門,至今沒有下文,也沒有明確實施方案,縣級部門無法操作; 二是省相關部門還沒有按擴權政策執行。如市經貿部門向省相關部門申報限額技改項目時,省廳仍要求轉黃石市逐級報批; 三是涉及教育系統的關于高中學校設立和撤并等事項,黃石市教育部門至今尚未放權。 鏈接 我國市管縣體制進程 起始 最早的市領導縣:1950年10月,旅大行署改為旅大市,為東北行政區直轄市,下轄旅順市和金縣、長山縣。 盛行 1958年,受“大躍進”思潮影響,市領導縣的體制再度盛行。 1959年9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規定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可以領導縣、自治縣。 到1960年底,全國80多個地級市中領導縣的市有50多個。 調整 在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國家對市領導縣的體制也進行了調整。到1977年,除京津滬3個直轄市外,全國90多個地級市只有39個市領導縣。 全面推行 市領導縣體制首次在憲法中的確立:1978年3月,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新《憲法》規定“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 1982年,為促進城鄉經濟共同發展,中共中央決定改革地區體制,推行市領導縣體制,并以江蘇為試點。 198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通知,要求積極試行地市合并,實行市領導縣體制。截至2001年底我國共有地級行政建制332個,其中地級市265個,占地級行政建制的80%。地級市領導的縣數量占全國縣總數的70%,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 市管縣的7種形式 以原來的地級市為基礎,劃入幾個縣;地市合并;地改市;原來不領導縣的市,劃入幾個縣;把原來的縣屬鎮升格為省轄市,劃幾個縣歸它領導;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劃幾個縣歸它領導;將縣直接升格為地級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