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專家警告中國經濟粗放型增長模式開始回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7日 07:01 中國青年報 | ||||||||||
記者 劉世昕 本報北京6月6日電 “我們正在自覺不自覺地回到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長、低效益的老路上。”在最新一期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和北京科博會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發出了這樣的警
資料顯示,國家宏觀調控部門對鋼鐵、水泥、電解鋁3個行業早已亮起紅燈,但這3個行業的投資增長仍像勒不住韁繩的奔馬。 鄭新立認為,“九五”計劃到“十五”計劃前半期,國家大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消耗一度下降。但去年以來,粗放型的增長模式開始回頭——— 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投資結構與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相背離。投資增長最快的是高消耗、高投入、低產出的粗放型產業,而符合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求的產業,如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業、第三產業以及農業等,明顯投入不足。 業界認為,投資增速過猛、規模偏大已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它加劇了煤電油運供求關系緊張的矛盾,影響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還加大了通貨膨脹壓力和增大了經濟運行的潛在風險。 鄭新立分析說,粗放型增長方式回潮的首要原因是,技術瓶頸卡住了資金投向符合新型工業化要求的產業。數據顯示,日本和韓國引進技術的投資和用于對引進技術、消化投資的比例是1∶5,而國內企業的比例是1∶0.07。就是說,韓國、日本花1塊錢引進設備和技術,花5塊錢消化創新,而我們是花1塊錢引進,花7分錢對引進技術消化創新。 市場需求導向也是粗放型增長方式回潮的重要原因。比如一些新建鋼鐵企業9個月就能收回投資成本。此外,不良的政績觀、民營資本向重化工等領域傾斜,都為粗放型增長方式回潮提供了可能。今年前兩個月,中央項目投資只增長了12.1%,而地方項目投資增長卻高達64.9%,增幅同比提高24.7個百分點。 如何按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投資結構?鄭新立提出,首先要建立產業、金融、土地等綜合應用的調控體系;其次要設法把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財政資產置換出來,引導和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