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中美首場聽證會:中方設置議題美方認真考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4日 08:11 中華工商時報 | ||||||||||
本報記者 程凱 美國當地時間6月3日,中美之間的新一輪博弈開始上演,美國商務部將就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召開首場聽證會。與一年以來中美間的多次對話不同,這一次對話的議題實際上為中方所設置。
一年以來,無論中美貿易逆差問題,還是人民幣匯率問題,中方都保持了防守的姿態。而現在美國人自己開啟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聽政會,則完全是中方不斷進攻的結果。 中國此次派出4名代表,包括商務部公平貿易局的兩位官員、一名駐美使館主管商務的外交官,以及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一名副會長。他們將在美國表達中方的聲音。 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要被美國承認,可以算是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的一次新長征,過程的曲折可以預料。但是,由于中國在外交上的不懈努力,我們第一次掌握了主動權,把議題拋向了美方。 中方的戰略是從外圍開始進攻,新西蘭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了,新加坡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了,歐盟6月底也將提交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初評結果”。近期商務部部長薄熙來正在南美國家訪問,爭取市場經濟地位被承認應該是其行程目標之一。 今年5月,溫家寶總理出訪歐洲,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被重新提出,“希望盡早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當世界都開始為這個議題而設置時間表時,理所當然,出于經濟上的考慮,美國被迫開始重新考慮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進程問題。 中國是否完全符合市場經濟地位的標準,更客觀的辦法是用技術標準衡量。不過客觀的講,中國邁向市場經濟的道路并沒有最終完成,甚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商務部評價市場經濟主要有六大標準:貨幣的可兌換程度;勞資雙方工資談判的自由程度;設立合資或外資企業的自由程度;政府對生產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政府對資源分配、企業的產出和價格決策的控制程度;以及美商務部認為合適的其他判斷因素。 平心而論,這些標準或重或輕,都會碰到中國的軟肋。但是美國考慮是否給予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國家地位所依據的卻不是這些表面上的標準,而是潛在的規則。 潛在的規則就是是否有經濟上的好處,而好處有多大就要看中美雙方博弈的結果了。誰都知道更加開放的自由貿易會給彼此帶來好處,但是如果大家都不坐下來好好談,可能得到的利益就被浪費了。 美國人心里應該清楚,最近自己頻頻針對中國產品展開反傾銷,最終能夠成立的原因都是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結果。但是恰恰是那些彩電、家具等產品,中國企業都是在缺乏政府扶持下打進美國市場的,拒絕了這樣的商品并不是要求公平貿易的結果,而是不公平貿易的表現,損失的不僅是中國企業,還有美國消費者。 同時,美國人心里也很著急,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并沒有完全對它敞開大門,這也許才是美國人愿意坐下來和中國談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根本原因。美國商人們一定很期待這次對話的開啟,因為有了討價還價的余地,有了更加方便進入中國市場的談判籌碼。 中國產品要進美國市場,美國企業要進中國市場,這就是中美雙方能坐到一起的原因,好在現在一切都開始了,無論是爭吵也好,討價還價也好,有利可圖就有個商量,有個商量就有利可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