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下利益棋局的多頭博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1日 14:35 南風窗 | |||||||||
周雪飛 (北京) 2004年的中國經濟注定是不平靜的。有關“經濟冷熱”、“通脹通縮”的白熱化論戰尚未塵埃落定,宏觀調控的舉措便已接連發力、頻頻出手。隨后開始的便是對如何調控的又一輪爭論。
從來沒有任何一次經濟決策引起過如此眾多的反應和評論,空前復雜的聲音表明,改革25年來,已經形成了多元的利益主體。他們在宏觀調控中悉數登場,基于各自立場發出不同的聲音,在現有的政治框架內,急迫地尋找利益代言人,尋求表達自己利益訴求的方式。形象地說,當前的經濟走勢更像是一盤多方參與的跳棋,地方、部門、國企、民企等各方都想以最快速度和最佳路徑向前推行。 利益的博弈需要成本,好的機制可以減少損耗,并保證博弈的結果是一個值得多數人追求的目標。 多聲部的喧囂 人民銀行(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下一階段穩健貨幣政策的取向是“適度從緊”,與此同時“要防止急剎車,避免大起大落,促進經濟平穩發展”。 央行報告對宏觀經濟的基本判斷是:當前投資出現過熱,必須采取措施堅決遏制。但是,在與市場對話時,央行似乎處于弱勢地位。如何對癥下藥,央行左右為難。由于傳導機制不暢,央行貨幣政策出現阻滯,導致貨幣工具的使用空間和有效性嚴重受損。 在改革向縱深推進的今天,政府的宏觀調控應以經濟手段為主,而這其中最具靈活性的首推貨幣政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向市場發出信號,但央行的預警往往被視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更何況,很多時候央行出臺的舉措并非無懈可擊、恰到好處。有學者認為,央行有時思路不夠清晰,關鍵步驟左右搖擺,致使其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當貨幣政策的權威性和有效性被打上問號時,必然導致銀行和企業對央行的預警信號置若罔聞。可以說,央行的政策遇到了包括其自身在內的嚴峻挑戰。 事實上,央行實施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一直受到外部的影響與制約。不僅一些中央部門帶有各自的利益傾向,地方政府更是權力沖動強烈。因此現階段的調控措施,最立竿見影的環節并非央行的貨幣信貸政策,而是計劃部門的項目審批、督導檢查或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 同樣耐人尋味的是,權威機構在決策過程中缺少中立和超脫的觀點,使得圍繞經濟走勢的爭論空前激烈。中央相關部門對形勢的判斷存在明顯分歧,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宏觀調控的時機延誤。 最為典型的紛爭便是“經濟熱與不熱”和“通脹會不會發生”。去年下半年開始,學界關于中國經濟是否過熱的爭論便不絕于耳,作為宏觀管理部門的央行與發改委也各持己見。即便是現在,關于“中國會不會發生通貨膨脹”的問題仍未達成共識。 今年2月24日發布的央行2003年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指出,通貨膨脹壓力加大。此間央行行長在公開場合亦表示,當前通貨膨脹的趨勢很明顯,值得關注。而來自國家統計局的分析則是,目前通脹壓力并不大,中國經濟發生通貨膨脹沒有基礎。不久前國家統計局局長也認為,就當前中國經濟而言,通貨膨脹還沒有出現。統計局和央行的口徑遲遲無法統一,政策的可信度由此而下降。 而且,當前經濟運行中的問題是結構不合理,從調控手段與政策分工來看,貨幣政策側重于總量問題,結構問題當由財政政策來進行調節。可偏偏現在只能依靠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好像沒有什么回旋余地,并且貨幣政策已經適當收緊,可財政政策還是擴張性的。 緊貨幣、松財政的政策搭配,放在當下的確有點難以自圓其說。因此,削減政府投資項目、暫緩實施促進投資的財稅改革、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就成為財政配合宏觀經濟的必然政策選擇。但是,要讓財政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發揮更大作用,顯然還需要更多的“政治智慧”。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 “管緊土地、看好信貸”的宏觀調控措施的著力點,將國土資源部推到了前臺。用最嚴格措施控制土地審批,在經濟發展和保護土地之間尋找最佳平衡點,是國土資源部對經濟發揮宏觀調控的應有之舉。但真正落實起來,恐怕并非易事。據調查,截至2003年底,國家土地儲備約為170萬畝,但囤積在開發商手中尚未開發的就有70萬畝。僅今年一季度,全國就發現土地違法行為1.6萬件,現已立案9900件。 針對當前產業結構、投資結構和信貸結構存在的諸多問題,為控制投資過熱和銀行信貸風險,發改委、央行、銀監會應加強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的協調配合,建立密切的協調和信息通報制度。雖然實際操作中可能會出現越界現象,但相關部門間的相互協作、密切配合,無疑會減小因權力掣肘、利益分割所帶來的博弈成本。 商業銀行乘虛而入? 其實,早在2002年下半年,宏觀領域便出現了貨幣信貸快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迅猛的苗頭。進入2003年,金融機構信貸擴張更是呈“超常規”增長趨勢,多數新增貸款投向了鋼鐵、建材、有色金屬、汽車、房地產、紡織等行業及地方開發區建設。 貸款投向的高度集中,不僅直接導致信貸風險的加劇,而且還會引發更深層次的問題,諸如行業無序競爭、產業結構失衡、地區發展不平衡等。這就好比是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倘若不慎失手,就將全部報廢。 而真正讓人困惑的是,銀行前些年尚處于“惜貸”狀態,不知何故突然間又轉向“熱貸”。去年“兩會”之后,各地“大干快上”意愿相當強烈,不僅地方政府從外部推動銀行放貸,而且各家銀行也有一種“配合的沖動”。 巧合的是,當是時也,央行和銀監會恰好處于分拆階段。從部門利益來講,傳統上長期由央行執掌的監管之權要讓渡給銀監會,當然是“忍痛割愛”、“很不情愿”的,所以兩者的關系顯得微妙復雜。 更由于央行和銀監會職能劃分困難、定位不清,并沒有原來想象的那樣簡單,這就造成一種事實上的“監管真空”。于是商業銀行普遍趁機“放水沖沙”、超常規放貸,從而上演了一幕銀監會成立后的“老鼠戲貓”。 個中原因在于,商業銀行急于通過增加“分母”方式來完成銀監會下達的降低不良貸款率的硬性任務。從其后公布的業績來看,四大國有銀行早在2003年上半年就基本上完成了全年任務。銀行業主力的四大國有銀行都有超額準備金,經濟過熱情況下貨幣流通速度也會加快,因此央行出臺的一系列舉措,諸如加強房地產信貸管理、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并未達到理想效果。 不僅如此,2004年一季度的貸款增速絲毫不減。在這種背景下,“五一”長假之前,中國銀監會要求相關商業銀行暫停所有貸款發放,這一罕見的“行政命令”,引起了廣泛關注。 央行兩種職能分離后,原有的央行內目標沖突轉變為部門間沖突,加之跨行業跨部門業務往來逐漸增多,各部門的摩擦不可避免。換言之,銀監會和央行之間的協調成本將會非常之高。因為這種部門沖突的背后,體現的是各方利益和權力的再分配。 正面的交鋒不乏其有。最為典型的例證是,央行和銀監會在事關房地產信貸政策的“121號文件”上存在較大分歧。由此引發的思考是,像這種既涉及產業政策又涉及銀行監管的規定該由誰來制定,兩家機構之間應如何協調?顯然,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這種沖突在今年央行出臺差別準備金率措施時再次凸現出來。有關人士認為,這一舉措與銀監會的風險監管產生“撞車”。央行的本意是控制信貸過熱現象,可是卻不由自主地干擾了銀監會監管權力的完整性。 實際上,矛盾在日常工作中便已有所顯現。突出的表現是,如果沒有監管職能,央行擔心自己制定出來的貨幣政策無法實現,而銀監會則更擔心自己成為央行的附庸。 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建立中央銀行與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配合機制已成為非常緊迫的任務。然而,難點在于,銀行監管者與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者的工作思路與習慣要求各不相同。并且,在監管信息的共享問題尤其是信息來源上,兩個機構也會存在摩擦和障礙。 地方政府的利益沖動 毋庸置疑,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表面看來是經濟過熱與投資增幅過大、結構不合理現象,實質上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與片面追求經濟增速的落后發展觀和錯誤政績觀之間的博弈和對壘。 長期以來,地方政府一直熱衷于較快的經濟增長。時至今日,許多地方依然沒有擺脫盲目、片面追求經濟增速的思維模式,還是把增加投資作為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手段。政治周期與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的上升期相互疊加,強化了地方政府的擴張沖動,這對投資增速過猛、規模偏大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由來已久。雖然在1994年分稅制實行以后,財權大多集中到了中央,地方不能發行地方債券,但地方政府依然想盡辦法進行投資。現在不少地方領導的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去北京跑部委要項目上,被戲稱為“跑部前進”。 除了爭取中央的投資項目外,地方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就是銀行貸款、出讓土地使用權、挪用養老金以及拖欠工程款等辦法。問題就在于地方政府沒有約束機制,它替企業擔保、出讓土地、經營城市等等,但是公眾卻看不到它的資產負債表。地方政府究竟有多少欠債,目前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 然而,一個國家某個時期內資源的可動員量是一定的,在經濟高漲時期,地方政府對經濟增長速度的過分熱衷,勢必形成過度投資、重復建設,由此導致經濟過熱甚至通貨膨脹。這種粗放型經濟增長是以投資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喪失為代價的,中央政府從全局出發,必然要對其進行限制和矯正。 于是,中央和地方便會圍繞經濟增長速度展開博弈。而問題在于,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對陣中,后兩者往往存在著逆向選擇,甚至會形成某種“合謀”。 事實上,目前地方政府與企業之間已經結成“利益同盟”。地方政府為企業提供優惠政策、廉價土地、隱形擔保,甚至直接干預銀行貸放,結果形成財政風險與銀行風險的雙重疊加。如果說企業的盲目投資沖動是由于受自身素質和客觀條件的限制,那么一些地方政府則是在明知違規、明知與國家宏觀政策相背離的情況下越權審批項目。 有分析認為,現在投資中市場的因素越來越大,但很多民營企業家坦言,他們的投資還是通過地方政府向商業銀行施加壓力借來的錢。這種“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做法,頗有點類似“迷魂陣”,將中央政府置于自鎖定的“套牢”狀態—最終所有問題都不得不由中央政府來扛。 不僅如此,在那些大相徑庭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和觀點背后,都可以找到利益集團的影子。正是交織于重重矛盾之間,中央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執行受到了各方力量的牽制。 應當講,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轉型,不僅僅只是資源配置方式的變化和經濟體制的轉型,而是包括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深刻變化的整體性過程。伴隨市場分化,利益集團迅速出現和崛起,公開或半公開地表達和追求本集團利益目標的最大化。 與以往相比,現在的宏觀調控更像是在利益集團博弈中進行的。近幾年我們看到,利益集團對宏觀政策制定和政府的影響越來越大,利益多元化格局更加明顯。于是乎,中央出臺的政策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不一定執行,這也正是為何中央政治局出面強調“宏觀調控要統一思想”的原因所在。在體制轉軌尚未完成的情勢下,政府采取市場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結合的調控辦法,就成為現實的邏輯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