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國內市場油價為什么一路走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1日 10:44 經濟日報 | ||||||||||
目前國內油價大幅度上漲,有國內石油定價機制和生產、進出口壟斷的原因,有美元貶值的原因,有投機商興風作浪的原因,有企業沒有參與期貨交易、無法鎖定價格而只能被動接受的原因,但歸根結底仍是由整個世界石油市場持續出現的求大于供關系所造成的。 今年2月初,本報一報道在預測國內油價時說,“從2000年以來每當我國石油進口增多時,國際油價也同時走高的情況看,隨著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提高和成為世界第二大石
根本原因 求大于供 如報道所言,自3月以來國際油價一路上漲,5月中已突破每桶40美元大關,創21年來最高。按目前國內油價與國際接軌的定價機制,即順價銷售機制,在3月國際油價走高時,4月份國內油價已調高一次。隨著國際油價繼續走高,國內油價近期將有再次調高的可能。 4月份國內油價調高時,消費者接受了這個現實。但一些專家、學者譴責聲卻此起彼落,矛頭直指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化國際等4家有進口原油權利的企業。說其不會買油,買漲不買落。有的說,國內三大石油企業繳納的資源稅每噸只有8到24元,給了這么大的優惠,等到國際油價波動劇烈政府要你履行義務時,你卻以自己是海外上市公司為由來推脫…… 事實上,目前國內油價大幅度上漲,有國內石油定價機制和生產、進出口壟斷原因,有美元貶值原因,有投機商興風作浪的原因,有我們企業沒有參與期貨交易、無法鎖定價格而只能被動接受的原因,但歸根結底仍是由整個世界石油市場持續出現的求大于供關系造成的,與企業會不會買油沒有必然聯系。 高價危機 早有預言 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世界油價逐年下降,到1999年1月最終跌到了每桶10美元以下。世界油價長期走低,也像一次“洗牌”,在導致石油投資回報逐年降低的同時,也導致了國際投資從石油勘探開發領域大量撤離。如1999年11月銷售額位居世界第一的埃克森公司與美國第二大石油公司美孚公司合并為埃克森美孚公司,2000年4月位居世界第三的英國BP公司與阿莫科公司合并為新的BP集團。經過兼并重組,原先主導世界石油市場的7大石油公司由此變成了4大集團。 在油價一路走低的情況下,這一時期的世界石油勘探也沒有出現過任何稱得上是重大油田的發現。今年排行世界石油公司第三位的殼牌公司3次調減其控制的油氣產量,3次累計調減控制儲量共44.5億桶。石油采一桶少一桶的特點,決定了在國際石油市場新增產能停止不前的同時,原有石油產能卻在以每年10%的速度遞減。 有專家在1999年2月就預言,到2000年油價將回升到每桶30美元(當年世界生產石油量實際約33億噸,每天供應量約為6330萬桶)。進入2000年,世界油價漲到了30美元,當年9月達到34.9美元;天然氣價格也成倍上漲,在導致美國長達100多個月“新經濟”快速增長期結束的同時,也導致了美國加州長達3年電力供應危機的開始。 自那以后,世界石油價格的一路走高也同樣與供不應求有關。以2003年為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3年我國實際消費的石油量為2.52億噸,約等于當年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7.4%。按此計算,2003年世界石油產量剛好為34.05億噸,日均供應量為6521萬桶,而現在的日均需求量大約為7450萬桶,缺口分別在600萬到900萬桶之間。 還要指出,目前一些報道和專家說國際石油供求關系不緊張,并認為造成緊張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投機所致。形成這種觀點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把目前世界石油年產量誤認為是40億噸,比實際產量多了近6億噸而造成的。 參與期貨 避免風險 世界石油在2000年后沒有出現產能迅速增加的道理很簡單,因為從開發到形成產能至少需要4到5年。因此,專家預計,2000年以來出現的世界石油整體供不應求的情況還將延續相當長時間。有國際權威石油機構指出,由于現有油田設備陳舊,新油田產能還在開發中,歐佩克組織成員國即使有增產愿望,其現有的產能最多也只能增產50萬桶。 此外,企業是個賺錢的經濟實體,即使是由政府賦予進口石油權的企業也如此。當然,對目前已成為世界主要石油進口國的我國來說,我國石油企業應盡可能快地通過參與國際石油期貨學會做期貨,因為,這對降低石油采購成本,提高競爭力有好處。但參與期貨,避免風險,事實上也不是嘴上說說那么容易。期貨作為投資的一種形式,也像股票一樣,誰也不能保證只贏不賠,也需要企業以贏補賠。至于像有人說的因為政府在資源稅上優惠了,就要履行低價銷售油品的義務,這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也是說不通的。 當然,為了讓所有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都能公平競爭,對目前政府在資源稅上給予企業優惠的問題,也亟需政府按照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要求來解決。事實上,盡快解決這個問題,既有利于目前仍享有優惠政策的企業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也有利于全社會對石油資源的更有效利用。 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在國內外市場接軌情況下,進口石油逐年增多,國內市場油價高企的問題,除了需要繼續穩步推進石油價格定價機制外,當務之急要抓兩條:一是按照深化改革和入世要求,放開石油進口和銷售經營權,讓更多的企業特別是民營資本和外資共同參與石油的進口與銷售;二是提高全民節油意識,政府、企業和消費者都要各司其責,各盡所能,盡可能地提高石油的利用效率,減少進口。 文/本報記者 謝然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