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人民幣升值是“雙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1日 09:12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趙明 “人民幣升值是一個‘雙輸’的結果,中國應該堅決拒絕人民幣升值。” 在5月30日舉行的“中國人文科學論壇”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蒙代爾,當代金融發展理論奠基人、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羅納德.麥金農教授均持人民幣不必
人民幣升值壓力來自外部 蒙代爾表示,一直以來人民幣維持良好運行,升值的主要壓力來自其他國家而非自身利益,因此,中國對升值當然沒有太大興趣。不過,現在各方面又在討論升值是否會緩解經濟過熱的壓力,這種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蒙代爾對當前以緩解中國經濟過熱為借口使人民幣升值的做法表示反對。 蒙代爾分析說,上世紀90年代中國是通貨緊縮的情況,現在是通脹率向零發展,未來可能突破零達到3.5%的通貨膨脹水平,不能夠把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和經濟過熱聯系起來。 蒙代爾表示,人民幣大幅升值可能帶來嚴重后果: 導致外國投資下降;經濟增長急遽放慢;銀行不良貸款問題全面出現;國有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延緩人民幣可兌換化進程;增長失業率水平;導致中國農村地區出現通貨緊縮壓力;在東南亞地區造成不穩定因素;給市場投機者帶去非常好的機遇;影響未來人民幣在中國以外地區的地位。 去年10月隨美國財長斯諾訪華,以游說中國政府改變人民幣匯率從而讓人民幣升值的麥金農教授如今承認,“這個政策是不對的”。 “我建議中國如有可能的話,首先要跟格林斯潘講美國利率要提高,短期的銀行利率要提高,不能維持在1%的水平上,另外一點跟美國的財長和商務部長說,不要繼續壓迫我們升值人民幣了。” 麥金農認為,現在中國面臨的問題跟上世紀70年代很多經濟體面臨的挑戰是非常相近的,當時美國政府對其他歐洲國家和日本施壓,迫使他們的貨幣相對美元升值,美元大幅度貶值,這樣雖然匯率政策有變化,但美國仍然保持原來放松的貨幣政策不變,結果造成70年代整個10年都是非常動蕩不安的,通貨膨脹的壓力也一直困擾著美國。 中國經濟過熱與美國有關? 盡管在中國是否出現經濟過熱問題上麥金農和蒙代爾有分歧,但他們都認為這和美國不無關系。 “中國出現的經濟過熱是由華盛頓的政策造成的。”麥金農說,“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始終把短期的銀行借貸利率維持在1%的低水平上,這個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全世界的基本商品價格都出現了快速增長,以至在去年和今年達到了30%。而這是促成中國現在經濟過熱的主要原因。” 麥金農認為,中美兩個經濟體的最大差別在于,中國很大一部分市場集中在消費品上,其中農產品又占了很大比例。但工業品以及對工業品需求的快速增長卻是反映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指標。這造成了在以美元為本位的情況下,當中國受到美國較寬松的貨幣政策影響時,其價格受到的影響甚至比在美國國內感覺到的還要大。 麥金農認為,美國采取寬松的匯率政策,對貨幣政策的干預使得中國一些持有美元的人在過去一兩年中大量釋放手中的美元資產,導致中國市場面臨很大貨幣壓力。 他認為,中國銀行業可以提高準備金率,這樣能幫助沖銷外資通過外匯市場流入中國的影響。盡管目前已達到7.5%,但還有一定的上調空間。 中國當前的匯率政策是成功的 談到中國匯率政策成功的原因,麥金農認為,8.28元人民幣對1美元的匯率是非常有效的——中國資本項目不可兌換,使得沒有有效的外匯市場供外資進行外匯對沖;另外,中國出口增長速度非常迅速的情況下,它的平衡性價格以及勞動生產率增長都是互相保持一致的。這種現象和日本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歷的經濟現象差不多,日本在這一階段始終采用固定匯率制度,沒有不均衡現象,中國也是同樣的道理,不需要在短期內升值匯率。 麥金農說,中美雙邊貿易中,中國的出口一直大于進口,經常性項目處于盈余狀態,從多邊貿易角度上看并沒有貿易不平衡的現象,美國希望中國以及其他東亞國家貨幣升值,以降低美國的貿易赤字,實際上與事無補。 他舉例說,1971年日元對美元是360對1,1995年是80對1,這是很大的匯率變化,但日本對美國經常性項目盈余一點沒有減少。 麥金農將高儲蓄國家面臨指責的現象稱為“受挫的美德”。 麥金農認為,現在對于中國來說最重要最合適的一個政策就是維持原來8.28的中心匯率不變,在這個中心匯率周圍保持一個1%到2%的區間。他建議,東亞經濟可以考慮在匯率政策方面的聯盟,以保持相對之間的匯率穩定,從而使東亞經濟隔離美國內部大規模通貨膨脹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