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財政部長預期積極財政政策淡出條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1日 07:00 中國青年報 | ||||||||||
積極財政政策何時、在什么條件下淡出? 2001年,時任財政部部長的項懷誠答問說,如果中國的經濟發展沒有大的變化,積極的財政政策將逐步淡出,淡出的時間估計會有兩三年。 時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易綱提問說,積極財政政策實施3年來,效果
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坦言:“由于積極財政政策是個新事物,沒有多少經驗可以借鑒,甚至國外也沒有積極財政政策的完整經驗。” 項懷誠表示,積極財政政策長期實行肯定不行,所以,積極財政政策一定會淡出。現在看,淡出的條件有兩個: 一、中國政府已經決定不再設立新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積極財政政策只用于已開工的在建項目。二、解決需求不足問題不能單純依靠政府投入的公共需求,更不能單一地靠國家發行國債。只有進行了投融資體制改革,這種完全靠政府發債投資的非市場經濟的辦法才會逐步淡出,但不會完全被取消。 項懷誠強調說:“積極財政政策的淡出基本依靠上述兩個條件。”(據《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3月27日單羽青劉建鋒) 名詞解釋 積極的財政政策 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減稅和增加財政支出等措施以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 減稅可以增加民間的可支配收入,在財政支出規模不變的情況下,也可以擴大社會總需求;財政支出是社會總需求的直接構成因素,增加財政支出會直接增加社會總需求。 1998年以來我國實施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針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而采取的措施。內容包括:向國有商業銀行增發國債,專項用于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稅收政策,分批提高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對有關項目實施稅收減免;推進“費改稅”改革,減輕企業和農民負擔;提高公務員工資、增加對下崗職工的社會保障支出等。這些積極財政政策有效地拉動了社會需求,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